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小丽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血管病;介入术

脑血管病指的是发生于脑部血管,可引发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脑组织损害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常见的脑血管病有脑梗死、脑动脉炎、颅内血管畸形等,这些疾病均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故需要尽早治疗和干预。介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脑血管病的主要手段,虽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受手术侵袭操作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易导致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脑出血等并发症,从而会对其预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1]。循证护理一种以循证医学为证据的护理模式,能有效防范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0,年龄分布:40-78岁,平均年龄(59.62±2.14)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8例、颅内血管畸形12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9:11,年龄分布:42-77岁,平均年龄(59.65±2.1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7例、颅内血管畸形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者,(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损害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患者提供抗感染用药、病情和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和协助其进行处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搜集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相关文献资料,以相关文献资源作为循证支持依据,并根据自身护理经验、患者实际情况等分析和总结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原因,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方案。(2)循证护理方案实施,患者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皮下血肿、血管痉挛、脑动脉扩张等,其中,皮下血肿与穿刺点按压时间不足有关,因此,术后,护理人员需适当延长穿刺点按压时间。血管痉挛的发生与患者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术后长时间卧床有关,对此,护理人员术后需给患者预防性静脉滴注尼莫通,并定期给其肢体进行按摩。脑动脉扩张与患者颅内压突然升高有关,对此,护理人员需给患者取平卧位,将其头偏向一侧,并将其床头抬高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从而能使脑水肿减轻,颅内压降低。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1.5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 SPSS19.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用tx2进行检验,P<0.05,表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例)

皮下血肿

(例)

血管痉挛

(例)

脑动脉扩张(例)

并发症发生率

[例/(%)]

对照组

30

3

2

1

6(20.00)

观察组

30

1

0

0

1(3.33)

x2

-

-

-

-

8.195

P

-

-

-

-

<0.05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5.21±0.45)d低于对照组(7.48±1.16)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9.267,P<0.05)。

3.讨论

介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脑血管病的主要手段,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但是,术中穿刺会损伤患者动脉血管与血管内皮,再加上术后对患者穿刺点按压时间不足、长时间卧床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血管痉挛、脑动脉扩张等并发症,若这些并发症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躯体痛苦,还会影响其术后康复,对此,就需要临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循证护理是一种将科研结论与护理人员护理经验、患者实际情况与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科学护理模式,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中,能指导护理人员通过查找科学循证依据结合自身经验、患者实际情况分析和总结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原因,并给其提供相应的护理,从而能有效预防或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2]

本研究中,对两组脑血管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常规护理组(20.00%),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5.21±0.45)d低于常规护理组(7.48±1.16)d,与刘蕾[3]等人研究中得出的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5.24±1.24)d低于常规护理组(7.40±2.17)d结论类似,说明循证护理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其预后周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娜.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9):3167-3168.

[2]邓丽芬,赵丽莹,曾涛.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4):146-147.

[3]刘蕾,卢琴,杨沙.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