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邢峰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江津 402289

【摘要】目的 对患者在接受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之后肺气肿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肺气肿治疗的患者,并且这些患者均进行了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将患者的各项肺功能以及胸部的X片与手术之前进行对比。结果 肺气肿患者在接受肺减容手术之后,其肺活量与接受手术之前相比,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接受该手术之后,患者的肺部纹理密度也比接受手术之前增大很多。此外,患者在采取平卧时,其膈肌也有所提升,肋间隙变窄许多。结论 通过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可以有效提升肺气肿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应该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下肺减容术;肺气肿;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肺气肿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肺气肿发病原因是,人体的支气管远端的气道,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弹性减退,从而使得人体的肺容量急剧增大,与此同时,还会造成人体的气道壁破损的现象出现的一类肺部疾病[1]。尽管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但是在发病后导致的肺部功能的损伤却十分的相近。病情严重的肺气肿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能自主呼吸,而是需要通过呼吸机的辅助进行呼吸的情况。这种疾病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不断影响着肺气肿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当前的临床研究中可以发现[2],当前,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方式,通常是采取内科加外科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由于手术中的一些漏洞,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变大。本文主要对患者接受在接受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之后肺气肿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手术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肺气肿治疗的60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标准是,患有肺气肿疾病三年及以上,并且,在患病期间坚持药物治疗,在来到我院就诊时,已经通过医疗器材和临床诊断确定属于肺气肿疾病的患者。同时,还需满足不具有精神类疾病,意识清晰,无过敏史,且无其他可能对本次临床观察造成影响的患者。在性别的选择上,为了确保本次医学观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选择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30人。并且,保证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0到70岁之间。在手术之前,将需要断吸氧气的患者控制在47例,将需要进行间断性吸氧的患者控制在13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次临床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且已经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1.2方法

对参加此次临床观察的所有肺气肿患者都采取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治疗。手术流程为:

首先,指导接受肺气肿手术的患者取侧卧位,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对其双腔奇幻进行插管通气的操作。接着,在患者胸前第八根到第九根肋骨中间,进行长度为1厘米的切口,目的是,通过这一切口将胸腔镜头放入患者的胸腔中。之后,通过医疗仪器显示屏对患者的肺部病变的具体程度进行掌握[3]。与此同时,在患者乳晕和肩胛骨连线间的第二条和第三条肋骨间,再切一个长为1厘米的切口,目的是,通过这个切口把手术所需要的鞘卡放入其中。在通过以上操作发现患者产生病变的位置之后,通过胸腔镜来进行已经发生病变肺部的切除。之后,通过GIA线把患者的肺部切口缝合并固定。全部完成后,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做基础的检查。在手术彻底结束后,指导病人从侧卧位换位平卧位,并且,再次确认患者的气道阻力和肺部的其他功能,在确认无误后,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为患者插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同时,为患者注射地塞米松以及和呋塞米,从而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在接受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之后,肺气肿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取s,并选用 t 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接受手术后,患者肺活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1所示。

1 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FVC(L)

FVC(%)

FVC 1.0(L)

手术前

60

2.00.31

59.86.90

1.40.69

手术后

60

2.60.39

62.47.21

2.10.72

t值

8.524

1.973

5.091

p值

<0.01

<0.05

<0.01

2.2 X 线胸片分析

通过胸片可以发现,患者在接受肺减容手术后,其肺部纹理密度与手术之前相比有较为突出的增大,当患者取平卧位时,患者在采取平卧时,其膈肌也有所提升,肋间隙变窄许多。

3 讨 论

随着医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术已经逐渐成为肺气肿患者进行治疗的较为优先的手术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肺气肿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发生病变或者丧失正常功能的肺部组织进行切除,来恢复患者胸腔内的正常负压。从而使得患者肺部的回缩率得到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膈肌运动能力,最后达到有效解决肺气肿患者呼吸受阻这一问题

[4]。尽管临床研究显示,通过这种手术形式进行肺气肿的治疗,可能会使得患者已经改善或者恢复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但是,这种治疗方式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这一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各项营养情况,特别是患者肺部的感染程度进行清晰的把握。并且,需要在对这些情况加以改善后,才可以进行手术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本文研究表明,接受手术后,患者肺活量明显提高,同时,其肺部纹理密度与手术之前相比有较为突出的增大,当患者取平卧位时,其膈肌也有所提升,肋间隙变窄许多。这也说明,通过胸腔镜下的肺减容手术可以有效提升肺气肿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应该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付鹏,龙发,黄文婷,陈明辉,董洪波,蒋慧,甘景帆,龙亮.经支气管镜活瓣植入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36例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03):364-369.

[2]梁忠,魏振宏,虎卫东,朱子江,金刚.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3):4087-4090.

[3]茅怡铭,魏长江,吴长江,秦元,陆佳昊,陆文强.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07):997-1003.

[4]张晓洁,陈志明,张秋实,黄世恩,邓旻.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0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