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易椿雨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泸州市6462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到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小球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6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36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心理护理的作用极为确切,能够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负性情绪,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舒适度

血液透析作为针对肾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过滤与净化血液,调节其血液循环状态。但是,其属于有创治疗,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还会导致其出现多种相关并发症,从而给患者在生理上带来一定的痛苦。同时,生理上的痛苦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致使其很容易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影响治疗的有序进行[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心理护理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到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小球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6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36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22:14,年龄为48岁到76岁,均龄为58.7(s=6.1)岁;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2:14,年龄为46岁到78岁,均龄为59.2(s=6.6)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首先,对透析室做好清洁工作,调节室内光线以及温度,讲解透析治疗的过程。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护,勤加询问患者感受,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最后,在完成透析后,对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其合理饮食。对研究组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首先,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对其热情接待,主动与患者介绍自己,使患者可以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同时,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基本情况,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消除其负性情绪。其次,在与患者交流时,需要多使用敬语,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获取患者的信任。同时,对患者的问题要耐心进行解答,主动为患者答疑解惑,促使其可以正确的看待治疗。最后,由于患者的病程较长,长时间的治疗必然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其心理压力会逐渐提高。所以,这就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减轻不良情绪对其心理状态的干扰。同时,需要促使患者家属也参与其中,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并获取家人的鼓励与支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护理前、后,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其生活质量。评分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等,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好。同时,通过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对其负性情绪进行评分。焦虑评分高于7分、抑郁评分高于8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明其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22.0统软件中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

表 1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

n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

研究组

36

62.2±3.6

74.5±4.2

参照组

36

61.8±4.0

88.7±5.6

t

/

0.446

12.171

P

/

0.657

0.000

2.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

两组护理前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

表 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

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

研究组

36

16.4±1.9

18.8±2.7

5.3±1.3

8.2±1.5

参照组

36

16.2±1.5

19.0±2.8

9.6±2.5

11.3±2.2

t

/

0.496

0.309

9.156

6.985

P

/

0.622

0.759

0.000

0.000

3  讨论

肾衰竭属于多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患者的肾脏功能会进行性下降,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缓解其病情进展,改善其生活质量[2]。但是,由于目前对该病无彻底根治的有效手段,需要患者接受终身性的血液透析治疗。随着对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很容易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治疗积极性下降,甚至还会导致其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对其病情的治疗。

为了保证治疗的有序进行,就需要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积极采取心理护理措施,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负性情绪,改善其治疗积极性。通过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促使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治疗,增强其耐受性,从而能够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同时,能够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取患者的信任与支持,保障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且,能够通过患者的家属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持,强化家人对患者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心理护理的作用极为确切,能够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负性情绪,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淑娉,刘雪琴.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03):101-104.

[2]王玉娟.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20,8(24):107-108.

[3]刘苏琪,孔竹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9):118-119.

[4]张威威.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2):227-228.邮寄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城新纪元25楼1号,邮编:646200,电话:15881975190,签收人:易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