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刘颖 ,陈秋旭 ,梁立男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时间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在2019.2月~2021.12月进入到我院小儿心胸外科和小儿普外科的实习护士,共24名,并对其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并观察其护士对带教老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以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的各项综合能力的评分结果。结果: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优秀评价为98.83%,而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的各项评价的综合能力如组织纪律、实习态度、理论知识以及仪表与沟通能力等优秀占比最大。结论:在小儿外科的护理教学中进行一对一带教模式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教学价值。

【关键词】一对一带教;小儿外科;护理教学

临床实习是护士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书本知识理解再次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护士实习生们工作能力和实践思维能力的重要步骤,是由一个理论向经验转化的过渡阶段[1]。而在现代医疗护理教育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便是如何将临床教育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护士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和实操能力,使得护士实习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儿童外科是一个相对于成人外科较为特别的科室,因其病种更加具备特殊性,而小儿外科中的护理工作中也包含了儿科护士实习生的护理,相比于成人外科的护理工作,小儿外科的疾病更具特点,这不仅是在给本就不是很熟练的护士实习生的护理工作增加难度,也给带领护士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点,本次研究特地选取我院的小儿外科护士实习生选择一对一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参考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在2019.2月~2021.12月间进入到我院小儿心胸外科和小儿普外科的实习护士,共24名,并对其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所有实习生中男性1名,女性23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59±2.12)岁,所有实习生均是护理专业的,其中本科16名,中专8名。本次研究的带教老师学历均为本科学历,且具有护师及以上的职称,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待工作均认真负责。所有护生和带教老师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全部签订知情同意书。

1.2带教方法

1.2.1 一对一带教[2](1)入科教育:对所有护生进行相关的入科教育,其中包括在护士长或带教组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病区环境、病区规章制度以及医疗组情况和护理大致队伍等情况的相关了解,并仔细进行记录;(2)进行分组流程:在护生对大致情况进行了解后,并进行分教流程,一名教师将带领一个护生,护生将按照带教老师的工作时间进行作息,包括参加晨会交班以及床边交班等;(3)对每一班次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细心完成,对患儿的病变化和生命体征等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4)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并对新手患儿和转科患儿的相关事项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书写记录进行及时的书写,以及对患儿和其家长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和带教老师一起参与查房和业务学习等;(5)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问,对可上手的操作简单的进行实操,带教老师也会针对护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和传授;(6)带教老师要进行不定期的随时抽查,护生不熟悉的地方及时查漏补缺,针对性的加强实践和理论的相互结合;(7)此外,实习生要对正式护士的各项工作以及工作流程等熟练的掌握,进行护理病历的书写等;(8)每月进行4次的护理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和操作示范各1次,且每个月开展1次大讲课和大查房等;(9)在护生结束1个月的实习后,对其的理论和操作进行考试,带教老师和护生进行互相评分,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质量进行相应的评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80分及以下为一般);②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各项能力(组织纪律、实习态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能力以及仪表与沟通能力)进行考核评分(同上)。

1.4统计方法

   此研究资料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为表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结果
    1.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分情况

在进行评分后,结果显示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总体评价较好,为95.83%,详见表1,。

表1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分情况([n%],n=24)

2.2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各项能力评分情况

在进行评分后,结果显示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能力评价结果良好,详情见表2.

表2  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各项能力评分情况([n%],n=24)

3 讨论

在护理实习中,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带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带教方法,也是一条将具备理论知识的实习生成功带入实践操作中的捷径。尤其是在小儿外科的护理教学中,小儿外科的各类疾病具有特殊性,也更具有难度。因此在进行一对一带教时,护士实习生需按照带教老师的上班时间和上班步骤进行同步作息,跟随带教老师一同工作,有利于接触到传统带教方法中无法涉及到的内容和领域,加快上手实操的进程

[3]。一对一带教相比于传统带教方法,其优点在于带教老师和护生之间可以相互换位思考,加强双方的互相了解,对待问题也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讲解,并且结合相应的病例和具体的情况可进行探讨,加强融会贯通,加速吸收相应的知识内容,并且进行随时的问题抽查,督促护生自行学习和查阅资料,带教老师以身教学培养护生各项工作能力,并在适当时候给予关心和鼓励,增强护生的信心,从多方位全面加强护生的工作和实操等能力[4]。本研究对小儿外科的护理实习生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加强了带教老师和护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

综上所述,在小儿外科中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教学,具有极高的临床护理教学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园园,张婷."同质化+个体化"教学在小儿外科护理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07):939-943.

[2]于美瑛,时巍巍.一对一带教及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3):132-136.

[3]辛光,闫立娟.“一对一带教”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176+185.

[4]郑先琳.“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小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2):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