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吴仓平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730900)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本院急诊患者中选86例,作为常规组;取2022年1月至6月8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总结护理中安全隐患,制定合理对策,改进护理方面的不足。对比两组隐患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常见隐患主要是护理人员患者因素而造成的院前院后急救隐患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结论:急诊患者危重,护理工作繁杂,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事件,要分析各类护理隐患产生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急诊护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

急诊医学包括院前抢救及院后急救院前抢救是在患者到医院间的紧急救治及转运监护,时间较紧急,其环境较差随机性较强院后急救是急救器材及相关药品准备工作[1]。急诊医学人流量大在实际护理中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护理服务,可致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对机体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要积极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事件,通过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护理中的常见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护理隐患事件,保障患者安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本院急诊20217月至12月8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221月至6月的8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总结急诊护理常见隐患,探究出防范措施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急诊护理隐患事件,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加强防范护理。

1.2.1 护理隐患事件分析

(1)院前急救过程中可能有呼救电话接听不详细情况,如出诊地址不详细或患者家属将联系电话报错等,易导致出诊错误,还可能出现出诊不及时等问题,延误患者急诊时间[2]。且部分急救护理人员本身缺乏急救知识,技术水平低,如心肺复苏技术不熟练,未能正确使用除颤仪等,会影响抢救整体效果,造成护理安全隐患。此外,在急诊转运过程中,易出现患者固定不当等情况,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2)院内急救未能完善准备相关急救药物、仪器等,延误急救工作的开展。且部分急救工作人员心理状态不好,易导致急诊治疗失败。此外,还可能出现护理文书书写不正确、沟通纠纷等问题。

(3)患者自身因素急诊患者有病情危重的特点,护理难度大,且急诊患者受疾病影响,患者意识清醒时会出现紧张畏惧心理,机体受到刺激,会产生相关应激反应,降低护理依从性。

1.2.2 实验组加强防范护理

(1)院前抢救方面接到急救电话5min内出诊,建立静脉通道,密切关注患者神志、血压等情况,及时给予心电监测,观察心率、瞳孔变化联系院内急救人员,告知患者具体情况使其做好急救器材及药品准备工作

(2)院内急救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护送患者做CT检查,予以吸氧和心电监护,结合其心肌标志物检查等判断病情[3]

(3)加强病情检测:判断患者能否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24h内观察其血压、神经功能等情况,如患者病情加重则予以相关有效抢救与治疗。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和生理状况,如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并处理。

(4)患者情绪疏导:若患者意识清醒,会受紧张救治氛围、自身疾病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通过抚额等方式使患者尽快从负性情绪中脱离出来

(5)护理人员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急救护理人员集中学习急救护理专业知识,可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及专家教育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实践操作技能可通过现场操作演示与讲解进行[4]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据统计数据,实验组护理隐患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具体情况见表2:

1 两组隐患事件发生率对比n,%

安全隐患

常规组

实验组

X2

P

例数

86

89

/

/

出诊不及时

3(3.49)

1(1.12)

/

<0.05

护理文书书写纰漏

3(3.49)

1(1.12)

/

<0.05

沟通纠纷

2(2.33)

1(1.12)

/

<0.05

收费纠纷

1(1.16)

0(0.00)

/

<0.05

总计

9(10.47)

3(3.36)

/

<0.05

2.2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见表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常规组

实验组

X2

P

例数

86

89

/

/

非常满意

33(38.37)

36(40.45)

/

<0.05

基本满意

25(29.07)

27(30.34)

/

<0.05

一般满意

21(24.42)

25(28.09)

/

<0.05

不满意

7(8.14)

1(1.12)

/

<0.05

满意率

79(91.86)

88(98.88)

/

<0.05

3.结论

急诊护理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当前急诊护理在院前院后均存在隐患事件,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因此要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类隐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5]

。通过优化院前抢救院内急救等工作质量,细化护理工作重难点,对各工作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防止隐患事件出现,避免患者受到伤害。通过本院对急诊护理隐患事件分析可知,实验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可得出结论,急诊护理工作需定期分析急诊隐患事件发生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方案,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与指导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程度,能有效避免各类安全事件发生,保障急诊工作有序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自凡,刘国强.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78+88.

[2]李英.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2):23+25.DOI:10.16484/j.cnki.issn2095-8803.2015.02.014.

[3]刘虹.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C]//.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14:303-306.

[4]孟庆霞.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265-266.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3.32.086.

[5]文菊,周礼平.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3):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