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制在惠州供电局消防管理的探索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楼长制在惠州供电局消防管理的探索实践

罗滨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探索在惠州供电局组织实践消防楼长制,创建“123”消防管理工作综合体系,提升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楼长制;消防管理;探索;实践

惠州供电局(以下简称“惠州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领导为消防安全管理人,指定消防管理联系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消防安全。按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中标单位开展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评估、咨询、监测等消防安全技术服务。

一、工作背景

(一)提出背景

惠州局消防管理具有点多面广、消防设施设备数量众多的特点。按公共建筑分,惠州局共有1栋超高层建筑,146栋高层建筑,710栋其他建筑。按场地分,147处办公场所,244处生产营业场所。惠州局配置的消防设施设备有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水系统、防火卷帘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报警电话及广播系统、防排烟系统和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系统。

(二)存在问题

消防管理特别是高层建筑消防问题,被称为“全球性”的难题。惠州局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消防应急演练、消防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活动组织方式呈现出被动的、静态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良性健康的运作机制。

二是如何消化吸收社会上家庭住宅楼院、出租屋消防楼长制经验,来为我供电局所用,目前暂无相关经验介绍和详细报道。

二、内容和做法

(一)工作内容

设置消防楼长,创建“123”消防管理工作综合体系,即1个管理信息系统平台,2个维护机制(消防器材设施维护机制、消防维保单位管理考核机制),3支队伍(微型消防站、技术处置队、楼层志愿消防组)。由消防楼长牵头负责“123”消防管理工作综合体系运作。

(二)具体做法

1.“123”消防管理工作综合体系

(1)1个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即依据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消防楼长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单位的消防安全态势。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便消防楼长使用APP端将物联网监测、巡检检查、手工上报等多种渠道发现的故障隐患统一管理。

(2)2个维护机制,即消防器材设施维护机制、消防维保单位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消防器材设施维护机制。惠州局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对消防器材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消防器材维护保养、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安全技术服务。二是创新消防维保单位管理考核机制。制定《消防维保单位管理考核办法》,从维保到位服务质量、响应度、其他要求等方面细化维护保养考核标准,分每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

(3)3支队伍,即微型消防站、技术处置队、楼层志愿消防组。

①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微型消防站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划定最小灭火单元,严格微型消防站队员选拔关,配齐消防应急物资,做到配置统一化、摆放规范化、数据实时化。

②强化技术处置队建设。技术处置队是微型消防站的专业技术重要支撑和补充。依托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特殊工种技术人员队伍,配备必要的专业器材,组建技术处置队,对建筑水电、燃气设备和消防设施开展日常功能性测试检查,协同微型消防站实施消防基础管理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发生火灾时,能做好设施设备应急处置,配合微型消防站实施初期火灾扑救和组织人员疏散。

③创新建设和管理楼层志愿消防组。楼层志愿消防组是消防管理的“终端”“末梢”,是最基本的消防管理单元,是最小的消防管理网格化场所。楼层志愿消防组由楼层长和所属楼层的志愿消防队员组成。根据实际情况,每层楼设置1-2名楼层长,组织管理所属楼层的志愿消防队员。

2.组织实施

(1)各单位的主要办公场所建立消防楼长制,每栋建筑确定一名消防楼长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楼长组织落实所在建筑物区域内有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部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组织火灾紧急疏散、扑救初起火灾。

(2)由消防楼长牵头,组织微型消防站、技术处置队、楼层志愿消防队一同教育、培训、演练,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即知道消防设施和器材位置、知道疏散通道和出口、知道建筑布局和功能;会组织疏散人员、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穿戴防护装备、会操作消防器材;公安消防队与微型消防站、消防控制室与微型消防站队员保持通信联络畅通)要求,提高消防技能水平,确保企业消防安全。

(3)微型消防站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将身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保安员吸纳到消防队伍建设,建成一支素质较高的应急处突队伍。每月组织队员进行一次消防理论知识、逃生技巧和救护知识的学习,对公共消防器材、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对过期、损坏的消防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做好动态管理,每年根据组织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动态更新消防楼长及其相关培训教育等。

(4)强化技术处置队的“五知一能”,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是每名技术处置队员应该掌握的。一是要知道器材装备的名称。二是要知道器材装备的性能参数。三是要知道器材装备的用途。四是要知道的产地品牌型号。五是要知道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六是能熟练操作每一样器材装备开展操法训练。

三、主要成效

目前,全局共有171名在册消防楼长及其楼层志愿消防组成员,同时张贴513块消防楼长牌、高层建筑安全提示等公示牌,进一步清晰楼层号、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明、任务清、管理严,让火灾防控有了“盯梢人”。三年来,消防楼长组织开展各类消防应急演练92次,开展线上线下消防培训54次。发放《消防重点单位知识卡》《火灾逃生自救知识》等消防宣传资料11400多份,印发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单张14500张,在我局逐步形成良好的火灾防范治理的氛围。同时,组织消防楼长以及微型消防站队员35人次到各基层单位宣传消防安全常识以及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教育培训780人。协助配合属地消防部门开展电气火灾防范与检查,出动17人次检查出43处电气火灾风险和隐患。联系邀请属地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培训人数260名,被评价为“做到了业务不生疏、热情不减退,扛得起责任大旗、做得好本职工作,抓得牢消防安全,当得好安全守护神”,创建了一支“有人员、有装备、有战斗力”的消防楼长队伍。

四、和推广价值

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优化。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楼长制,明确消防楼长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组织火灾紧急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真正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消防网格化管理体系更加扎实。组织消防楼长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使用,深入开展火灾防控信息化和大数据采集运用,探索推动消防物联网建设及智能消防系统建设,打造消防智能管控体系。

三是共建联动体系更加高效。与惠州市消防支队签订共建联动协议,紧紧围绕“加强工作沟通、共同提高效率”的目标,组织消防楼长与之加强工作交流,共同做好电气火灾防控工作,建立工作交流新机制,加强惠州局所辖范围内重要场所消防快速响应能力,加强惠州市消防支队及下属单位供电保障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工作交流机制。同时,在惠州市消防支队引导下建立消防公益事业长远发展机制,组织消防楼长和相关人员参与惠州市消防公益事业,荣获“惠州市2020年度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集体”称号。

五、总结

消防楼长制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链条传递机制有效方式,是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具体举措,也是消防网格化管理要求。通过实践,总结消防楼长制实施效果,完善优化消防楼长组织管理,更加扎实压实压紧消防安全责任全面打造“单位-部门-班(所)-消防楼(层)长”四级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参考文献:

[1][1]杨亮.关于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J].今日消防,2020,05(08):82-83.

[2][3]辛建义.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探讨[J].今日消防,2021060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