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ZJ118机组)延安(软)烟支质量标偏合格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提升(ZJ118机组)延安(软)烟支质量标偏合格率

叶林1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旬阳卷烟厂,陕西省旬阳市城关镇草坪村725700

 要卷烟卷制技术国内外一直在研究和运用,从卷烟机的机型发展的过程来看,卷烟设备的结构在不断的优化,产品的卷制质量在随之提高。我厂延安(软)质量标偏1】【2平均值已经达到了内控目标的21mg/支,但合格率仅为70%,与内控标准的80%相比较仍有待提高。分析ZJ118机组烟条重量控制系统3各环节功能与作用,主要原因为①ZJ118机组供丝机参数组合设置不合理;②ZJ118机组紧头位置控制准确性不高;③ZJ118机组重量控制不够精准性。针对以上问题分步进行实验验证,并确定最佳解决方案,最终将延安(软)质量标偏的合格率提升到了83%。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关键字:ZJ118卷烟机;参数;劈刀盘;微波;效益

提质降耗长久以来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部分,烟支质量波动大不符合公司提质降耗目标方针。卷包车间作为卷烟质量消耗管控主控部门,其中ZJ118卷烟机在卷烟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偏及合格率是主要控制目标之一。标准偏差4是描述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即,(其中X ̅代表所采样的样本X1X2…Xn的均值)。烟支质量标准偏差S越小,说明烟支质量值波动越小;烟支质量标准偏差S越大,说明烟支质量值波动越大。

1 现状描述

某年1-5月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厂延安软质量标偏平均值为19.2mg/支,低于工厂内控目标21mg/支;质量标偏合格率平均为70%,与工厂内控目标80%合格率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延安(软)质量控制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2 原因分析

从控制烟支质量稳定性入手,分析ZJ118机组烟条重量控制各环节的功能与作用,分部位进行实验、验证,寻找使延安(软)卷烟质量标偏更加稳定的方法。

2.1 ZJ118机组供丝均匀性是保证烟支质量稳定的基础

ZJ118卷接机组的VE(供丝机)采用了先进的流化床供丝方式,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VE(供丝机)的工艺流程图

分析VE(供丝机)的工艺流程,影响形成稳定均匀烟丝束的最大因素有针辊供丝量系数、风室负压、一次风分气压、二次风分气压等参数。

2.2 ZJ118机组紧头位置准确性是保证烟支质量稳定的前提

紧头位置的准确性与劈刀的类型及调整密切相关,紧头位置与劈刀盘相对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紧头位置与劈刀盘关系图

 ①对不同结构的劈刀盘进行试验,确定结构最适宜的劈刀尺寸。劈刀影响的主要是烟支的紧头,劈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一定的单支重量下减少卷烟的空松。

②确定劈刀偏移量的最佳范围。考虑到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烟条切刀与烟支的紧头位置会随着设备运行发生一定的偏移,所以要使重量控制稳定,还要对压实端位置也进行校准。通过提升烟丝紧头来使烟支的重量更加稳定。

2.3 ZJ118机组重量控制精准性是保证烟支质量稳定的关键

重量控制原理如图3所示:当实际重量与设定重量不一致时候,重量调节装置会计算出一个新的吸丝带位置,当位移传感器B19V报告吸丝带已达到新的位置,则实际重量和设定重量将会被重新比较。通过不断改善吸丝带的位置设定,使实际重量尽可能接近设定重量。

图3  重量控制原理示意图

比如:当实际重量超过设定重量时,必须适量减少烟丝,IPC通过控制换向继电器V1V和三相交流电机M10V的转动方向,使吸丝带向下,烟条中的烟丝量减少。如果额定重量的现有偏差处于允许范围内,则调整过程结束,直到再发现与额定重量的偏差超过允许值为止。其中偏差不是在某个单一的一支烟上得出,而是在一定数量烟支构成的各组烟支中得出。这种烟支组又称为样本4,重量在允许范围之外的烟支将被剔除,整个过程是连续的,在这一过程中,各组的烟支质量分布在额定重量附近。越是接近设定重量,标准偏差越小(其前提是烟条尽可能均匀,而良好的烟丝处理又是烟丝均匀的条件)。

①对重量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验证

重量控制主要依靠微波进行检测,通过目标重量取样对微波系统的稳定性进行验证。

②对重量剔除执行机构准确性验证

在烟支经过烟枪及检测鼓轮时,微波和质量检测系统会对经过的烟支进行检测,不合格的烟支要进行剔除。由于设备在长期运转过程中,轮槽会有细微的偏移,故其剔除的DCP脉冲也会发生细微变化。所以通过确定最佳的剔除DCP脉冲来保证剔除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重量的稳定性。

3 改进方法

3.1对供丝部分参数进行正交试验4验证

ZJ118卷烟机供丝机部分主要要供给稳定均匀的烟丝束,而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影响烟丝束稳定均匀的主要因素是风室负压、针辊供丝量系数、一次风分压力、二次风分压力。按照要求风室负压:-60mbar~-100mbar、针辊供丝系数:30%~60%、一次风分气压:30mbar ~40mbar、二次风分气压:30mbar~40 mbar。

针对以上四项影响因素,设计四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为:在风室负压为-90mbar、针辊供丝系数为60%、一次风分气压为35mbar、二次风分气压为30mbar时,烟支的质量标偏最小。

3.2 对劈刀盘结构、尺寸进行测试验证

3.2.1 卷烟机劈刀盘规格单因素试验。将ZJ118卷烟机机速设定为8000支/min,其它参数不变。分别使用:劈刀 “三深三浅”(劈刀深度3.5 mm、3.2mm、3.0mm)和劈刀“六槽等深”(劈刀深度3.5 mm、3.2mm、3.0mm)共六种规格进行试验。

通过方差分析4得出结论:槽深尺寸为3.2mm的“六槽等深”劈刀盘质量标偏最小。

3.2.2 对压实端位置的最佳偏移量进行论证

按照要求,压实端的位置在校准调整过后,一般在5mm以内认为校准完成。分析其左右存在偏移量可能会对烟支的质量标偏产生影响,因此针对劈刀最佳偏移量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劈刀盘在偏移±1mm以内时,质量标偏的平均值最小。

3.3对重量控制精确性验证

3.3.1 验证微波检测系统的稳定性

烟支目标重量标准偏差能够反映出微波系统工作的稳定程度,通过验证烟支目标重量标准偏差来判断微波系统稳定性。按照新一代智能微波检测器5要求,烟支目标重量取样标准偏差在6mg以内说明微波系统运行稳定。在设备稳定运行状态下,清空取样盘,在“取样/SRM/烟支烟支目标重量取样”画面中(每次30支),通过多次分别取样内外排的烟支质量标偏(取样选择内排时,外排烟丢弃;取样选择外排时,内排烟丢弃),然后统计内外排烟支标偏是否有大于6mg的情况,若有则说明微波系统运行不够稳定。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①校准增量脉冲

将卷烟机设定为“手动模式”,手动旋钮调节至4000cpm以下,启动机器,然后打开打条器防护罩,待烟条进入接烟轮后,关闭机器,测量M600的数值输入。使两次连续增量脉冲变化在±1以内即可。

②调整增量脉冲

在设备稳定运行状态下,清空取样盘,在“取样/SRM/烟支烟支目标重量取样”画面中,内外各取样一次(30支),测量内外排重量,如果外排>内排,则增加增量脉冲;反之减小增量脉冲,直到内外排重量一致。按照取样要求再次取样,通过不断校准和调试,直至内外排重量标准偏差均小于6mg,则保持微波信号稳定。

3.3.2 确定重量超限剔除脉冲精确

3.3.2.1 清空质量检测剔除箱,然后将长烟条切割与滤棒等长,放入滤棒料斗,观察剔除情况,若在剔除箱内剔除出六只无滤嘴烟,则证明剔除动作精准,若有无嘴烟通过,则调整剔废阀点火时间DCP20脉冲。

3.3.2.2 超限烟支取样验证剔除槽位是否准确,如果取样烟支数量不准,调整取样阀点火时间;如果取样超重超轻烟支不准,调整内部参数“状态(保留) DCP -108”,由-108调为-109或由-109调为-108。通过以上验证,可使重量超限烟支剔除精确度达到90%以上。

4 应用效果

连续5个月对ZJ118机组质量标偏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用于验证对策实施后其稳定性,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某年8月到12月ZJ118机组延安(软)烟支质量标偏统计表

时间

标偏平均(mg/支)

合格率

8月

18.8

82%

9月

18.8

82%

10月

18.4

83%

11月

18.3

83%

12月

18.2

84%

平均

18.5

83%

统计显示,延安(软)烟支质量标偏平均值由19.2mg/支降低到18.5mg/支,合格率由70%提升到83%,延安(软)烟支质量控制更趋稳定。此次改进降低了烟丝损耗,提升了产品质量,未对设备性能及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雷樟泉.烟草检验工(物理)基础知识(第一版) [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

[2]闫新甫.烟草检验工(物理)专业知识(第一版) [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5.

[3]丁俊,曹明,黄静.ZJ118型卷接机组(电气资料)培训教材[M].

[4]刘振学,王力.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二版)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3.1.

[5] 深圳市鸿捷源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官网: 新一代智能微波检测器介绍.2019.

http://www.hongjieyuan.com/zj118xingjuanjiejizu/32-40.html.

作者简介叶林、男、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旬阳卷烟厂、电工高级技师、工程师、从事烟草机械电气研究、专利9项,省级QC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七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