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众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坚实保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加强民众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坚实保障

肖英彬

【提  要】建立以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健康信息体系,不仅能持续推进全国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系统整合和互联互通,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应当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更能推进基层医疗信息互通共享。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档案管理  百姓健康 生活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可以这样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这条路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对、走得稳,就是因为它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立足国情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在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历程中。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人均预期寿命稳步提高等成效,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伟大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人民健康水平大幅度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人民健康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康中国建设驶上了“快车道”。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布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层面统筹谋划部署。二十大提出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高基层医疗能力、发展壮大医疗队伍等任务稳步、持续、高效推进公共卫生现代化,这就需要加强民众健康档案管理,建设信息档案,电子档案平台,这已经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坚实保障。

    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遍布国内各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入户服务(调查)、门诊接诊、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等渠道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以0~6岁儿童、 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免费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这个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是一份连续、完整的健康档案。而且有的已经转换成了符合现代化发展的电子档案,并入了信息化建设的时代。但在一些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这种民众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还不普及,有的地方甚至是空白,因此,民众健康电子档案及并入信息平台的建立,应该是当务之急。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它记录着居民疾病家族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状况。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等信息;尤其是妇女同志,女性的人生各阶段,特别是怀孕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总之,健康档案应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应该详实、完整地记录着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

    对于居民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居民看病时,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的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健康指导,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果将民众健康档案实现计算机化管理,设立信息库平台,那居民无论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到大医院就诊,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健康信息,减少重复检查、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医务人员也能通过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加快全民统一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一是能统筹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二是会加快国家基层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在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下建立国家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子平台,通过联通试点省市的基层系统和健康档案数据资源库,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基层健康信息资源,构建一套信息统一采集、多方共享、动态监测和量化评价的基层卫生服务档案管理新机制。

    如果能建立以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健康信息档案体系,不仅能持续推进全国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系统整合和互联互通,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还能推进基层医疗信息互通共享。更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档案系统建设,协同区域全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从而为基层提供公共卫生、医疗联动、运营管理等服务。

    全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不仅能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标准规范落地实施,加快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更能完善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安全互联共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的实应用。

    人民健康至上、健康优先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期卫生健康发展方针,打造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档案建设管理,这对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感受度是绝对

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

作者:肖英彬

作者单位: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松北智谷大街1333号天玖澜湾墅G3栋1单元1402室  肖英彬 138957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