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孔敬玲

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宾川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云南 宾川   671600

摘要:在近几年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同时,也是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全面关注、不断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解决。要想实现绿色环保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就要求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力度。但在实际环境监测管理中,存有未树立正确的环境质量管理意识、相关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环境监测的质量提高受到一定阻碍和困难。基于此,文本通过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以及强化管理重要性,探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和意见,从而为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强化措施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获得了不小进步与发展。其中建筑业、工农业、化工业、矿业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使得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各地环保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环境监测工作,但却无法做到实时和有效监管。最终致使环境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并且环境问题时有发生。为此,要想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以及重要性分析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在相关技术以及环保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背景下,使得环保监测工作的困难程度也随之提升。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是否具备较高质量,与是否存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着密不可分关系,因此,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案强化管理体系,对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来说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1]。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提高了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建设的重视程度,直至今天可以说获得不小的成就,并且大部分环境监测站已经达到了实验室标准。但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我国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仍然存有一些问题,需要环境监测机构正视、积极面对,并不断寻求解决对策,创建出更为完善、高质量的环境监测质量监测体系。

(二)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自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获得突飞猛进发展,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高新科技受到各行各业的追捧和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向可持续发展的迈进。可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土地的大量开发与建设减少了植被的覆盖率,导致一些不良气象的出现,如沙尘暴、雾霾等等;其二,工业能源需求逐渐上升,一些废弃、污水直接排放在周边的土壤或者是水质当中,过度的开采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小的负担。其三,城市中车辆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越来越多未经处理的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当中,致使空气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在这种环境的长期生活下,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是指收集环境当中的污染数据,针对水土资源、空气质量等展开全面调查与监测,为城市绿色环保提供评价标准。环境质量的好坏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而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将城市建设和治理力度、是否达到环保标准充分彰显出来,还能作为评判城市是否满足绿色文明城市要求的衡量标准,同时,还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要想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环保部门应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构建相对严格、完善、有效的监测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和落实环境质量检测,一方面能使各项数据监测具备较高准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能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精准数据作为支撑。另外,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区要展开全面监督与管控,已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情况。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点:第一,未对监测管理体系予以高度重视[2]。虽然说我国在环境质量检测上设立了专门部门,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存有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状况,放任工业生产以谋取更高的效益,同时,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环保监测措施、未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安装一系列环保装置、选择隐瞒不报、私自更改数据报告等因素影响,使得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向严重化演变。由此可以得出,如果政府部门不具备较高的环境监测意识,就不能为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提供较好保障,造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基于表面形式存在。第二,不具备较为完善的质量体系。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未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工作中未能以实际为出发点,使得建设体系存有顾此失彼现象,这就造成工作人员需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评审和复审环节上,从而陷入两难境地当中。即便是我国已经建立了环境监测体系,却仍旧不能与实际相符,最终对环境监测管理作用发挥造成制约和阻碍。

三、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与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环境保护和经济问题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形式呈现,与此同时,二者之间还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就提出基于环境监测技术上,运用绿色化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环保进程要求。为了能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对环境监测的相关制度以及法律不断完善与优化,并在法律手段的加持下强化自身执行力,另外,还能起到提高环境监测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效果。例如,通过合理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以更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对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相关工作人员的资格、监测设备的质量进行规范。除此之外,还要构建与预制相符的管理制度,尽可能将环境监测的标准向统一化靠近,以此来达到提高环境监测有效性目的,开展更为有效、高质量的监测工作。

(二)制定相对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环境监测的实施来说,主要是借助于相关监测技术完成,故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还需要以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规范约束所采用的监测技术,不仅能使监测数据的重复性和代表性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在面向统一的环境监测下,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工作。另外,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要完善与优化,同时,加强管理制度,积极借鉴和引用先进化的技术设备,以此来实现监测质量和效率的高效提升,并以较为严格的规范标准约束操作技术。除此之外,以时代发展特征为依据,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补充、更新,对设备、技术这两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关注,实际应用中,如果在监测方法和监测流程中出现不足、不恰当的地方,应在第一时间内补充和完善,还要在自身监测经验与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中,对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目的。

(三)注重人才培训和技术培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监测人员自身是否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与监测质量有着密不可分关系[3]。环保部门要想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就要求注重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监测技术水平培训,以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因缺乏经验、不具备较强技术对数据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首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拔,除了要对专业素养考核予以高度关注外,还要将具备丰富工作经验、责任心较强以及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作为首选。其次,应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良好的责任意识,将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到实际管理体系中,同时,以定期方式对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与考核,此过程,不仅锻炼工作人员的思维敏捷性,还能让其以统筹全局的眼光、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环境质量检测,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问题,促使所获取数据具备较高准确性、全面性。最后,以信息技术为主题开展培训,合理运用高科技,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并规范联网监测操作的流程,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贯彻和落实。

结束语:不管是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目标完成中,还是在发展思路带领下,都应以国家层面为出发点,然后对环境监测展开统一化的监督与管理。对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应提供良好的技术作为支撑,并在不断研究与分析下,制定出一套系统化、科学化兼备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另外,还要善于发现、及时发现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与完善,促使各项数据具备较高真实性、有效性,达到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题词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蔡秋嫒.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2(03):263-264+267.

[2]由希华,周成.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3):85+88.

[3]顾红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2011(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