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与桥梁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8
/ 2

关于道路与桥梁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及建议

刘海涛

120225199405016016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发展动脉”的道路桥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起步晚、技术积累少、地理环境丰富等特殊性,出现了许多由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安全事故,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施工技术重点、难点问题,选择更实用的施工技术,加强工程各个环节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项目;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建议

引言

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需要对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难度大,需要注重的方面较多,尤其是涉及到技术要点的施工项目,需要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关注。通过从技术角度进行强化,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

1.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1超短台阶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超短台阶施工的稳定性,施工阶段应将台阶长度控制在5~8m以内,循环尺度控制在0.5~0.75之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应优先于上台阶施工,然后才是下台阶施工,此时要注意保证台阶搭配的错落有致,从而保证施工时的稳定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台阶的承载性能,还应确保台阶的左右两侧可以放置两个钢架。台阶围岩一般不能裸露放置超过4小时,因此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初期采取合理措施,使围岩与掌子面紧密贴合。下台阶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仰拱和二次衬砌。

1.2满堂支架施工

道路桥梁结构施工根据设计类型不同,一般采用方法不同,常见的现浇箱梁施工方法有少支架法、满堂支架法、移动模架法等。少支架法适用于桥梁上跨公路或者河流,并且有限高或者通航要求的地方,支架要求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或者桩基础;满堂支架法适用于大多数现浇箱梁,能够适应桥梁上部结构变宽等问题,支架要求基础满足上部结构施工承载力要求;移动模架法是采用移动模架沿着桥梁纵轴线方向移动,以墩身或者承台作为支承受力点,形成一个类似于架桥机的施工平台作为现浇箱梁施工的区域,移动模架法适用于桥梁平纵曲线较小、截面变化较小和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施工。结合不同的桥梁特点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保障有重要的意义。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周转材料多、标高控制简单等优点,适合于道路桥梁建设施工。

施工进行有益的经验借鉴。

1.3路基压实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路面施工环节中保持路面摊铺速度和压路机碾压长度。一般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混合料粘轮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喷洒适量的水来提高碾压轮表面的光滑程度。如果沥青混合料路面较热,则禁止重型机械设备在路面上施工,防止油料和矿料洒在路面上。并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压实效果,可以利用夯板震动效果来加大碾压过程的控制力度。

1.4混凝土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的石料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其强度、粒径、形状等,都可能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在选择石材时,应当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施工要求,对石料的各类参数进行评估,结合混凝土配比方案,选择合适的石材。同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对道路桥梁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有详细掌握,对混凝土性能与配比进行研究,确保能够通过合理配比,让混凝土发挥最佳性能。混凝土配比时,需要了解到各种构成材料的影响。水的比例增加,会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和流动性,粉煤灰则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构成材料。在综合考虑到混凝土强度、凝固时间等性质后,按照相关要求完成配比。配比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将各种材料按照顺序投入搅拌机。搅拌时要控制好时间,每搅拌一定时间要暂停一会,待搅拌机中的混凝土热量散发后再继续搅拌,防止搅拌产生的热量影响混凝土性能。

2.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理念中,人们会认为普通混凝土有着很强的耐久性。然而,伴随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实践证明,普通混凝土具有的耐久性并不强,其中涉及到三个方面:首先,抗渗性。即为在压力水渗透的影响作用下,混凝土能否有效地进行抵抗的能力水平。其次,抗冻性。即为在混凝土使用期间,在受到霜冻等不良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其能否一直具有完整的外观。大量的实践结果发现,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其具有的抗冻性不强。一旦气温在0℃以下,其膨胀率会持续地增大,于是会削弱其强度,在此基础上就会发生裂缝的情况。第三,抗侵蚀性。即为处在酸碱环境状况下能否实现对水泥石的侵蚀免疫。在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假如没有充分地做好混凝土养护操作,缺乏充足的保护层厚度,在此状况下就会造成二氧化碳侵蚀混凝土的保护层,于是就会降低混凝土的碱度,影响到其耐久性能。

3.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安全管控

3.1优化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对施工测量方案进行优化,在经过反复测量之后将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提高,在施工现场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反复校验施工重要位置,提高数据的精准性,减少测量环节的误差。同时还要检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材料,使其质量都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其次,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当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时及时补救,必要的时候可以修改原有的施工方案并加强变更审核力度。最后,在施工现场还要按照合同条款来控制各项管理工作,落实施工技术方案,从根本上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方案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3.2加强施工勘测与塌方预防

首先,在施工前应详细、全面地调查拟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变化规律,编制科学合理的桥梁隧道施工方案。同时,由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变数较大。因此,要根据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确保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各个环节高质量、高效地完成。其次,结合实际工程进度和实际需要,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有效减少和杜绝洞口滑坡和崩塌。隧道施工中钻孔爆破作业是造成岩体和土体松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爆破的科学设计与合理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中钻孔的精度和爆破质量,爆破完成后需要快速支撑。最后,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现场地质资料监测工作。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水文流向及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要特别重视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安全事故。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质信息监测,持续监测、测量,及时收集、整理施工现场地质信息。当地质信息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施工程序较为复杂,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同时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落实施工环节监督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体工程建设效果,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淼.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21):283+285.

[2]陈大峰.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J].河南科技,2020(05):99-101.

[3]李坤.关于如何加强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门窗,2019(20):102.

[4]崔荣刚.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分析[J].门窗,2019(12):192.

[5]郝丹丹.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