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1
/ 2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解析

董强

身份证号:37152619910802321X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建筑业发展也在逐步上升,所以,建筑业的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工作将更为重要。但在实际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各方都会碰到许多问题。所以,建筑单位只有寻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的、稳定的发展方式,才能确保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对策解析

1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是项目招标项目的有效管理能够规范招投标活动,招标过程中充满了竞争,所以投标方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相关部门必须要通过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对此类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推进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明确规范招投标业务流程。要建立高效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机制,以达到对招投标工作的有效管理,以此来保障招投标环节能够规范有序落实,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二是建筑项目的标的管理可以保证各方利益,首先,对建设企业来说,通过招投标的管理使建设企业能找到一个真正有能力去进行承包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其次,是对投标人的保护,通过招投标的管理,可以降低投标人的利益,从而保证投标人的利益,这样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各方的利益,减少不正当竞争,还可以改善建筑行业的风气。三是能够不断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由于招标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来改善,所以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对于各方而言都非常重要,并且实行招投标管理模式建造项目可以有效控制每个细节性的问题。

2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单位办理招标手续浮于形式

由于工作量大、人手少,导致标底编制不准确、招标文件编制不严格、工程量清单编制不符合实际等问题。此外,在法律、合同、经济管理等领域,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不熟悉专业,评标规则制订的考虑不够精确、不够全面,导致投标方案不够专业。此外,施工单位采用了各种不正当的方式来获取标底,而不顾及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投标文件的准确性。同时,施工单位为竞标故意降低投标价格,采取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标等手段,使招标过程徒有其表,毫无实际意义。对于施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由于工作的责任感和时间的关系,一些工作人员忽视了对投标文件的审查,对文件的可操作性和紧密性不高,与项目的目标不明确,导致投标过程中出现了漏标。而且,一些监理部门的工作不够严谨,致使施工企业到地方进行招投标,往往是走个过场,流于表面,没有实质的意义。

2.2串标行为难以杜绝

串标是指在投标过程中,由个别无资质或资质不佳的人员或单位,以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与一家或多家具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进行投标。串标虽能提高投标人的中标几率,但其不公平,不能提供真正的资质,不能以虚假的优势战胜竞标企业,获得标位,违反了建筑工程招投标“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在招标过程中,通过串标欺骗招标人,以欺诈方式选定的投标单位,使评标者的努力白白浪费,使评标结果不公平。因其隐蔽性,以杜之为难。虽然从表面上看,各投标主体都是不同的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投标书的项目规划、细节规划各不相同,但幕后的操作者才是真正的投标者。

2.3评标缺乏合理性

在招标投标中,评标、标定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环节,在招标过程中,如何选用公平、公正、合理的评标办法是整个招标程序的先决条件。参加投标(定标)的评审委员会成员通常为5名或5名以上的单数。而在我国目前的招投标工作中,施工企业往往只重视价格高低,采取的是低价中标,而不健全的评标体系和评标方法。同时,一些人利用自己的利益,对评审和工作人员进行操控,使得评标结果难以公正、公正。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在评审工作中的作用,对投标单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招标项目中,投标人在开标后仍会出现议标,甚至个别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不能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也可以以此方式进行投标。

2.4政策保护倾向性明显

有些地方的政策偏向于维护本地公司,使得部分外来公司在进入本地市场时面对各种不平等的竞争。一些投标单位将在投标过程中对外地公司进行更高的投标,使得实力较强的公司很难有竞争优势。这样,即使是外地的公司,也会造成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选用价格低廉、质量不能保障的材料。

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在施工项目中,招投标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招标工作按原则进行,我国颁布了许多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保证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现行的招标文件进行修订和补充,并在不违背规定的前提下,形成一套符合地方实际的监管体制,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规范招投标流程

在招标过程中,必须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对投标文件、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进行背景审查,以确定其资质是否达到投标标准。其次,全面审查施工技术、企业信誉、代表工程、管理标准,深入了解施工企业的工程人员数量和设备情况,确保中标的施工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保障企业的信誉口碑好、客户满意度高、管理水平高等优势,使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3.3 遏制串标行为

由于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串标”挂靠现象的产生。另外,施工企业的承包经营也是导致“挂靠”的原因;项目法务部门对风险控制工作的防范和处置不力,导致了串标现象的发生;领导腐败腐败有选择性地忽略了串标,使其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必须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规范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使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流程进行。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建立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使其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查和管理,防止工程项目经理之间的重复更换,并实施责任追究制,使项目负责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4 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制

投标文件必须是实时、准确的,必须符合常理,对投标文件的编制要经过深思熟虑和深思熟虑,并在最后形成的条件下进行。在编制投标文件时,也要兼顾投标的质量,编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得有任何弄虚作假。本项目的投标文件由技术投标和商务投标两部分组成,为了符合项目的实际需要,应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审查。

结语:

综上所述,要健全建设市场体系,必须要健全招标投标市场体系,加强招标投标环节的监管,对招标工作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办理招标手续浮于表面、串标行为层出不穷难以杜绝以及政府方面工作具有严重区域倾向性的问题等予以解决,使招投标环节能够在竞标工作中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资质高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目前,在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监理工作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各级政府、企业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工作,对违法行为严抓严惩,保障招标投标环节公平公正地进行,保证招投标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生.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1):162-164.

[2]叶碧芳.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招标,2016(47):27-29.

[3]徐辉.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展望,2015,25(30):34.

[4]杜桂玲.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招标与投标,2015(10):44-47.

[5]杨晶晶.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5(01):84-85.

[6]任海云.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0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