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内容与应用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3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内容与应用策略探究

张莘

身份证号:34022319890714671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如何运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在建筑工程中采用了装配式施工技术,其施工工艺将会更加复杂。因此,施工队伍要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特点,搞好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施工管理的精准度,确保施工方案的实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内容应用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1.1提升建筑质量

在工业企业的生产模式下,利用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的使用。在建筑工程开工前,采用组装式的施工方法可以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工程中的失误。利用工厂生产方式,将所需要的物料直接运送至工地,同时也解决了以往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1.2创新管理模式

在建筑装配技术中,其主要特征是:标准化设计和工厂化制造。可以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完整性和标准化,使所有的工人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并能将工作任务分配给每个工人。为了满足建筑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新的管理方式,确保建筑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1.3提升管理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拼装施工技术可以节省25%的工期,减少“湿作业”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量。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跨线施工中采用的拼装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内容

2.1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板的施工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队伍在运用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时,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主要承重部件进行设计,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三维造型,获得其具体的参数;再由专业厂家加工,最后制成各种不同的混凝土预制件。在施工工序的施工中,施工队伍可以从厂家采购各种不同的混凝土预制块,然后在工地上进行拼装、固定,最后达到工程的目的。在具体采用预制件时,要确保各预制件的各项参数精确,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装配方案,以达到装配式施工的目的。

2.2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钢结构工程中,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装配式钢结构的建设中,施工队伍要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构件的数量、长度等,并对其进行统一的生产与加工,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在此过程中,施工队伍要充分利用钢结构的材料,使其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稳定性。目前,在灾后重建、铁路等紧急工程中,采用了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工艺能够充分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程。但在一般的房屋建筑中,这种技术还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在工程实践中,采用了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工艺。

2.3装配式外墙楼板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装配式外墙楼板的施工工艺,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思想,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1)外墙结合部的防水施工。在外墙节点防水工程中,施工单位将其应用于建筑外墙转角处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在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后,这些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都有很大的改善。(2)外墙的整体安装。在装配施工技术的支撑下,施工项目能够达到整体安装、施工流水化、规范化的要求。在建筑外墙施工之前,必须先测量和计算外墙结构的大小,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佳的外墙安装方案。在预制件组装完毕后,工人们只需将预制件间的空隙封闭起来,从而大大降低了外墙的施工工作量,简化了外墙的施工程序,加速了项目的建设。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控制好设计质量

在装配式建筑技术中,要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在生产建筑构件和配件时,生产工人要仔细地研究建筑构件和配件的结构,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以此来完善构件的设计方案,为保证产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设计者要注意的是接头,要注意结构,以便使设计的构件符合工程的要求。

3.2 积极应用BIM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许多公司都在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建设工程也要与时俱进,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在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合理运用,既能充分反映施工效果,又能及时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BIM技术可以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和项目的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对构件的精确性要求很高,运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工程仿真来显示建筑内部管道的分布,进而进一步优化管道的布置,提高施工质量。

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策略

4.1加大预制件的堆放管理,做好预制件的进场检测和质量管控

将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强预制构件的进场检验和质量控制,并加强预制构件的堆存管理。虽然工地上不一定要“湿作业”,但钢筋、水泥、骨料等建材的质量,还是要严格控制的。在预制构件的设计中,应根据施工项目的要求,确定相应的参数。在预型件的制造中,必须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零件的精度,从而为下一步的组装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预埋件进场时,必须由专业的质检人员对预制件的品质和参数进行全面的检验,只有在现场进行检验的预制件才可以进行施工。

4.2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保护好预制件

在运输预制件时,必须加强运输,根据预制件的结构和性能,选择适当的装车和搬运方法,并对预制件进行保护。比如,可以选择一种可以将预型件固定在一起的运输工具,以确保在运输时不会因汽车的震动而损坏。另外,也可以在预型件上采取支座或包角法进行抗震防护。另外,对于楼梯、剪力墙板等预制构件,应采取垂直摆放的方式进行搬运。

4.3利用BIM技术提高装配的精准度

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装配精度,从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精度管理和造价管理。首先,通过BIM技术,可以对预制构件的组装进行仿真,并对构件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提高构件的组装效率,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其次,将BIM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前期设计中,不仅可以对产品质量管理的责任进行追踪,而且还可以利用碰撞检测的方法,对预制件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提高预制件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出厂精度。

4.4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加大对建筑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系统化施工技术的学习,使其掌握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施工技术,提高对预制构件的认识。另外,还可以采取考核的形式,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如果有工人违反规定的行为,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工人在工作中表现得很好,那么就会受到嘉奖。该奖励与惩罚方法可以促使建筑工人严格遵循建筑规范与技术规范,从而使建筑施工技术得以充分运用,充分发挥其作用。

结语:

总之,建筑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它与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各施工单位必须将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积极运用BIM技术,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阳.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71.

[2]齐晓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居舍,2018(32):58.

[3]闫国栋,曹国意.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18(31):71+110.

[4]戴文杰.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4):30.

[5]王永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2018(1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