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6
/ 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李洋

372901199103150653

摘要:我国每年因为道路桥梁质量问题造成的交通事故都不在少数,因此,做好质量管控十分重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国内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国内机动车的增多,城市道路的桥梁施工面临的巨大的负荷,使得城市道路的施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许多市政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城市道路桥梁的常见病害及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城市道路桥梁的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出现超载情况,会造成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超负荷状态,具体表现为桥梁的柱体、桥墩等部位产生病害,给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质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故针对桥梁部位应采取必要的定期维修和检测,在出现安全质量隐患问题时,要进行及时总结并分析造成桥梁病害的具体成因,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桥梁的应用价值。

1市政道路桥梁病害分析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在运行过程中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桥梁的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应认识到道路桥梁病害处治与防治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国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道路桥梁产生病害问题的催化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其次,在众多历史因素影响下,例如:在道路桥梁建设初期,欠缺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致使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施工技术、现场管理以及施工材料管理等均不能满足道路桥梁的建设需求,甚至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如果没有严格落实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的病害监控工作,将很大程度上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此外,道路桥梁工程属于室外工程,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侵蚀,加速道路桥梁的老化,导致一系列病害问题的出现。因此,需重视对道路桥梁工程开展病害的检测,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推动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

2.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裂缝原因分析

(1)空心板梁梁底纵向裂缝大部分位于钢筋位置,走向与钢筋一致,裂缝周围梁体无剥落、空鼓现象。空心板底板混凝土中纵向钢筋较密,纵向钢筋位置混凝土厚度最薄,且此处混凝土不易振捣,细骨料较多,强度偏低,后续有开裂的可能。

(2)从预应力筋的受力特点分析,发现其在锚段周边底板、跨中等处均有横向拉应力,易对周边结构产生不良影响。若过早组织预应力张拉作业,在较强烈的横向拉应力作用下,易导致局部被拉裂,产生纵向裂缝。

2.2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是影响桥梁结构寿命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钢筋锈蚀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反应。钢筋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可使钢筋免受锈蚀。氧化膜的破坏直接导致了锈蚀的发生。混凝土的碳化、大气污染以及混凝土过高的Cl含量都使得混凝土的pH值下降,钢筋表面氧化膜处于酸性环境中,逐渐被腐蚀,这样氧化膜便被破坏了。我国很多地区因工业污染形成的“酸雨”普遍存在,为桥梁中钢筋的锈蚀提供了合适的外部环境。钢筋发生锈蚀时,锈蚀部分的体积可膨胀至原体积的10倍以上,从而对周围混凝土形成挤压,造成混凝土开裂、剥落,使截面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锈蚀的直接后果是钢筋截面积减小,对于以钢筋作为抗拉材料的混凝土桥梁来说,截面积的减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抗弯能力。

2.3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也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一旦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道路出现倾斜。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活动正式开展之前,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例如,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导致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或者没有严格落实技术审查工作的标准等。二是在正式开展道路桥梁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活动,在施工中没有落实相关技术的基础标准,甚至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相关标准规范视若无睹,导致施工标准不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而在后期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引发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3.1裂缝表面处理

(1)用钢丝刷清理裂缝的表面混凝土,且此项操作中尤其需要注意注浆底座粘贴面周边的情况,若该处有油污或其他杂物,应进行清理。

(2)针对裂缝两侧的浮浆、灰尘,用锤子和钢纤清理干净,直至构件表面平整为止。考虑清理期间易产生灰渣的情况,在清理后用吹风机吹洗干净。

(3)用略潮湿的抹布擦拭,若裂缝内偏潮湿,尽可能以自然晾干的方式使其干燥。工期紧张时可用风机烘干,以便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2注浆加固施工

(1)在拟灌浆搭板的区域内进行钻孔,可以使用小型钻机进行,孔径为48mm,孔的角度、深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2)选用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浆料比例。可按施工要求添加速凝剂、抗析水剂。

(3)在地下水流中,先从高水头的一端开始注浆,最好使用双液注浆法或其他快速凝固法。

(4)根据现场情况选定注浆压力,通常为0.8-1.2MPa。

(5)根据现场灌浆试验确定灌浆强度和灌浆作用距离。

(6)在灌浆过程中,要监测涵洞的沉降、位移和裂缝状态,并采用多孔间隔灌浆法,以此降低浆料凝结的时间。

(7)当管接头冒浆、浆料沿着灌浆管壁破裂或浆料10-15min后不再沉降时,停止灌浆。

3.3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的处理技术

引发道路桥梁工程出现钢筋锈蚀病害的原因有很多,如钢筋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够,或者钢筋材料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物质等,都会引发钢筋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钢筋锈蚀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行。基于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有效地处理钢筋锈蚀问题。可以应用电化学防护法,避免和减少钢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的情况。在钢筋使用之前要做好钢筋材料的检查工作,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可以采用相应的防锈蚀处理措施处理和防护容易发生锈蚀的钢筋。此外,还要不断加大钢筋材料的保管力度,选择适宜的环境储存和保管钢筋材料,以免钢筋材料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降低钢筋材料的使用性能,确保钢筋材料能够满足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要求,以此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生钢筋锈蚀病害的概率。一旦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钢筋锈蚀情况,施工人员要清理掉钢筋上的锈渍和钢筋被腐蚀之后的一些残留物,清洁周围的混凝土,并在钢筋上涂抹防锈涂料,以增加钢筋的耐蚀性。为避免发生混凝土碳化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严格检测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混凝土的混合比例,以确保混凝土的低碱含量以及混凝土的低水热化性能。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及水泥比率,以免水分子或者氧气输入到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避免混凝土发生碳化,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桥梁各类病害问题,加强工程管理,及早发现病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从而切实保障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春发.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J].科技风,2020(06):136.

[2]曹欢.桥梁常见病害维修处治工程[J].交通世界,2020(07):106-107.

[3]徐德勇.道路路基工程病害的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8):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