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加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李斌 ,魏浩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西站  山东 济南  250117

摘要:由于危险货物具有易爆炸、腐蚀性强、放射性强等特点,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危险货物发生爆炸或者泄露,将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为此,研究如何有效地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率,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我国铁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进铁路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优化策略

铁路“政企分开”改革措施的实施,使铁路运输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和其他机构必须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明确各自的职责,在新的市场模式下,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包括早期事故预防和事故后的应对,并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运输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建立全面有效的救援体系,切实保障铁路危险品的运输安全性。

1铁路危险货物具有的特性

1.1爆炸危险性

爆炸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快速发生的过程。铁路货物运输中如果发生危险品爆炸事件,会引起严重的铁路事故,给周边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损害。近年来,一些公司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因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比较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2燃烧危险性

一般来说,燃烧危险品需要燃料、助燃剂、点火源三个要素。发生火灾事故时,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大部分货物都有燃烧危险性,所以在铁路运输货物时必须要多加注意。

1.3放射危险性

经常处理放射性物质的车站,如果没有按照规范和基准装载放射性物质,或者在工作中没有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又或者有装卸和堆积工作不当的问题出现,就有可能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放射性危害。

1.4腐蚀危险性

“腐蚀”通常是指在硫酸、氢氧化钠、硝酸等化学药品的影响下,与之接触的物体会逐渐损坏。这类化学物品会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氟硅酸、氢氟酸或单纯溴等腐蚀性物质也会释放刺激性气体,严重损害人体粘膜和眼睛,吸入后会损害人体器官。

2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现状

2.1运输安全监督力度加大

由于危险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运输安全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运输人员、车辆、路线及天气等因素。2014年12月,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我国安全生产责任的追究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新《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颁布,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对危险品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铁路局等部门也在加强对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专项检查。

2.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铁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影响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这些从业人员对铁路危险品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多,为了利益,甚至会违规、超重进行运输。一些危险品运输人员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害等,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事故后果更为严重。不少托运人为了能尽快把自己的危险物品运输出去,往往会虚报货物的品名、特性、危险性,或者隐瞒其浓度、含量等,甚至用非危险物品的名称代替危险品名称。收货点工作人员在检验托运人的货物时,由于疏忽大意,对危险品的安全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3监管人员力量有待补充完善

国家铁路局下设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拥有广泛的管辖权,但负责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测的部门人员数量有限。他们要同时负责人员和货物的安全、服务质量、市场组织和公共福利监督工作,而专门负责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视的人员不足。

3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优化策略

3.1严格把关包装检验检测环节

一方面,危险品的包装和容器必须符合有关要求,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制造单位进行定点生产,并经过专门的检验和检测机构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检验机构来检验危险品包装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并保证同一批次货品的包装品质一致。有必要增设铁路危险品包装检验网点。

3.2强化监管手段

考虑到铁路运输相关部门需要全面监管危险货物的运输类别和运输过程,因此,铁路运输相关部门需要优化监督管理手段,补充和改善监督管理条例。从等级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差异化监控措施、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研究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分级监测管理机制。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评价,确定不同监控频率和检查频率,根据危险品的不同级别采取不同措施,提高对运输单位安全风险等级管理与控制的针对性。

3.3确保运前运中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一些具有爆炸性、毒性、易燃性、放射性、腐蚀性的物质构成了对运输人员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因此,铁路运输相关部门有必要确保运前运中安全对策的有效实施。首先,要严格审查托运人资格。严禁对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品进行运输,防止危险品从源头进入铁路交通系统。在装载危险品前,必须对其所有性能进行全面的检验。其次,在危险品的运输过程中,要实行专车专用制度,车辆的实际运载货物应与其外身标志相符。同时,在装运过程中,必须确保不能超出规定的装卸量。对货物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检查,并请发货人出示其重量清单。

3.4提高车站危险品检查惩罚力度

如果有车站违反条例或者由于发站的工作失误,导致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品误办到站,需要立即通知发站,以便联系托运人进行处理。在这期间,要将车辆置于密切监督之下,并将调往就近的专用线进行卸货。由此产生的费用必须由主管当局负担。同时,要加强对联营点机构工作岗位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货物运输人员引入危险货物和匿报托运引起的火灾和道路事故的后果认识。提高识别危险货物的能力和风险评估的警惕性,适当增加对货物的开箱抽查数量,发现未报告危险品时,立即停业改善,并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审查。

3.5加强业务人员培训

为了尽量减少员工的误操作,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强化法规规范的学习与执行,需要建立教育培训和考核相结合的培训系统。我国在危险品运输方面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并对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装卸人员的资质有着严格要求,并且需要严格培训。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只是来参加培训,并没有树立真正的安全意识,也没有学习到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各培训机构要对每一位学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达标,还要注意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培训的效果才会得到充分体现。

3.6完善应急预案

即使有完善的铁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也无法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意外。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明确铁路运输危险货物企业在救援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各类危险品事故的危害后果。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应急预案具体应包括预案组织人员、工作人员、事故应急程序,以及应对各类事故的具体方法、应急文件的发布等。同时,还要加强应急人员的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要做到分级响应,明确责任分工。

4结语

总之,在铁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从根本上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办理危险品运输业务时,必须规范办理手续,杜绝违规操作。在危险货物包装、装卸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并加强监管力度,尽量减少危险因素。最后,为了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的负面影响,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李亚敏,王伟,史砚磊.危险货物运输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标准科学,2021(2):70-75.

[2]姚振坤.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风险识别与对策探讨[J].铁道货运,2020,38(6):55-60.

[3]杨露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发展对策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9,37(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