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张佳莉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内一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用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55例)、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用药依从性影响。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综合护理;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负面情绪

前言:肥厚型心肌病的病因相对复杂,胸痛等症状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会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而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等症状,使病情加重[1]。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极为常见。所以,早期判断肥厚型心肌病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并采用有效地的治疗手段占据着关键的地位,这也对护理方法提出较高要求[2]。所以,本研究纳入110例肥厚型心肌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5例)男/女:26/29,年龄:50岁~80岁,平均年龄:(65.00±5.00)岁;观察组(55例)男/女:27/28,年龄:51岁~85岁,平均年龄(68.00±5.6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存在晕厥史的患者,应当保证卧床休息,防止患者有剧烈地活动,以及情绪上的波动。

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1)病情干预:护理人员应该严格地掌握治疗时所用药物的浓度、剂量等,患者在用药阶段,观察用药之后的反应,并对用药速度进行调整。若发生异常需即刻联系主治予以处理。(2)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对疾病恐惧、病情反复性发作等会出现抑郁、情绪低落等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有负面情绪的患者,需要耐心地疏导,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运用健康教育图片、手册或小视频等方式稳定患者的情绪,特别要关注经历过电除颤与心脏按压的患者。(3)健康指导教育:应增强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为其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护理及治疗方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积极进行解答,使患者能够增强对于疾病的了解,可以从心理上加强治疗的配合度与认可度。

1.3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状态:评估患者对情绪状态评估是,使用SAS(焦虑自评表)与SDS(抑郁自评表)进行评估,若两者各≥50分与53分,则表明患者存在负面情绪,若分值高则不良情绪严重。

(2)用药依从性,根据医院自制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满分100分,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种标准,分数范围各为:>80分以上、60-80分、<60分。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26.0进行数值调研,本研究中采用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s)、[n,(%)]进行表示,分别进行t以及X2检验,以差异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

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负性情绪状态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常规组

55

60.37±3.51

55.11±1.11

观察组

55

30.85±2.31

31.59±1.51

t

-

52.101

93.074

P

-

<0.001

<0.001

2.2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n(%)]

分组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常规组

55

20(36.36)

28(50.91)

7(12.73)

48(87.27)

观察组

55

23(41.82)

31(56.36)

1(1.82)

54(98.18)

χ2

-

-

-

-

4.853

P

-

-

-

-

0.028

3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心血管类疾病,其有着一定的遗传基础,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比较复杂,在临床上可以呈现出心室肌肥厚等变化,而且有着不对称性特征,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3]。综合护理干预会侧面影响到家属及患者的态度,使患者对于护理人员信任感增加,使其积极地配合护理方案顺利实施。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把患者当作全体护理服务工作重点,指导并协助患者及家属加深认识了解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提高[4]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要更加地显著;相较于常规组,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为患者开展病情干预期间注意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观察,发生异常立即上报为患者处理,且重视健康指导教育可使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护理期间重视疏导患者情绪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改善。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改善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将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对于患者恢复有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山峰.全程一体化护理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3):175-176.

[2]赵艳霞.中医护理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2):133-135.

[3]张鲜鲜.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2):244-245.

[4]谷平平,王倩,郭淑娟,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