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矫形手术治疗足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微创矫形手术治疗足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建榕,赵发云,陈林,刘再伟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足踇外翻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足踇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CT组50例和WC组50例,分别开展传统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微创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矫形效果、足功能恢复效果及伤口愈合进程。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VA、IMA、MDAA较术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P>0.05。术后,WC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CT组(P<0.05),VAS评分低于

CT组(P<0.05),且伤口愈合时间短于CT组(P<0.05)。结论:在足踇外翻畸形治疗中,传统Scarf术与微创Scarf术均能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微创术路径下操作简单,损伤更小,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足功能,促进伤口更快愈合。

关键词:足踇外翻畸形;Scarf截骨矫正术;微创无螺钉固定

足踇外翻是在遗传、关节生理结构退行性改变、不良穿鞋习惯等因素相互/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组以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呈外侧过度倾斜、移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足部解剖畸形疾病。改良Scarf矫形术(微创术)则是在传统手术方案上进一步优化而实现的无螺钉固定技术,可在实现稳定固定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手术创伤。本文主要探讨改良Scarf矫形术(微创术)治疗足踇外翻畸形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性纳入于我院收治的足踇外翻畸形患者进入本研究,病例入院时间范围2018年3月~2022年3月,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原则共纳入病例100例(100足)。纳入标准:(1)符合足踇外翻畸形诊断标准;(2)遵循知情告知规范,取得患者知情同意;(3)病历资料中提供的病例信息符合本研究需求;排除标准:(1)有矫形手术治疗禁忌症者;(2)合并足部严重感染者。根据随机法予以100例患者分组:即CT组50例和WC组50例;再予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收录,统计学比较P>0.05。如表1:

1  CT组和WC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病程(年)

CT组

50

4/8

46/92

48.24±3.24

3.13±1.12

WC组

50

3/6

47/94

47.66±3.13

3.28±1.05

1.2方法

1.2.1CT组

CT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治疗步骤:首先,予以患者患侧硬脊膜外腔麻醉,于跖间做长约2mm的切口,松解周围韧带组织,并予以肌腱切断。并于第一跖趾内侧末节跖骨处至跖楔关节处分别做远端、近端手术截骨,予以关节囊充分暴露,并祛除其中的骨赘。然后,根据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特点,对将跖骨(1.2跖骨)间角予以矫正,将发生倾斜、移位的骨组织予以回正,促使1.2跖骨间角恢复正常,促进远端关节面固有角复位。复位完成后先予以临时固定(克氏针),确定固定稳定后再采用2枚螺钉予以充分固定,将周边多余骨质去除后,予以伤口冲洗、内侧关节囊缝合修复、止血。最后,手术切口关闭、加压包扎。

1.2.2WC组

WC组50例患者采用微创无螺钉固定Scarf截骨矫正术治疗,与CT组手术方案的主要区别为增加一次远端截骨。治疗步骤:即在CT组远端截骨的基础上斜向近端做二次截骨,再于距离第一跖骨关节面约5mm处(保证与第二跖骨干垂直)再次截骨,使截骨线出现“卡槽”,并呈“榫型锁定”结构[1],依次将发生倾斜、移位的骨组织予以回正,促进跖骨干柱状形态尽可能的恢复,实现无钉稳定。最后,将周边多余骨质去除后,予以伤口冲洗、内侧关节囊缝合修复、止血。最后,手术切口关闭、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1.3.1矫形效果

  于CT组和WC组患者矫形手术治疗前后,分别测量HVA、IMA、MDAA,评价矫形效果。

1.3.2足功能恢复效果

   于CT组和WC组患者矫形手术治疗前后,采用AOFAS评分评价患者足功能,总分100分,随分值的升高,患者足功能越好;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患处疼痛程度,总分10分,随分值的升高,患者疼痛程度越重[2]。并统计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计量数据记为百分比(n/%)、标准差(),2 、t检验, P<0.05提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矫形效果

在HVA、IMA、MDAA指标值上,术前,两组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三项指标值较术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P>0.05。见表2:

CT组和WC患者矫形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HVA(°)

IMA(°)

MDAA(°)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CT组

50

37.56±3.24

13.24±1.42

15.46±2.23

7.68±1.12

15.56±2.12

8.75±1.02

WC组

50

37.23±3.16

12.56±1.33

15.65±2.18

7.33±1.13

15.46±2.04

7.60±1.03

2.2足功能恢复效果

在AOFAS评分、VAS评分上,术前,两组比较,P>0.05;术后,WC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CT组(P<0.05),VAS评分低于CT组(P<0.05),且伤口愈合时间短于CT组(P<0.05)。见表3:

CT组和WC患者足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AOFAS评分

VAS评分

伤口愈合时间(周)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CT组

50

45.64±4.34

75.24±7.45

6.67±0.53

2.84±0.33

5.12±0.32

WC组

50

45.78±4.12

86.24±8.12

6.72±0.62

1.14±0.12

4.32±0.31

3讨论

Scarf截骨矫正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足踇外翻的主要术式,而在手术路径上,传统Scarf术需采用螺钉予以位置固定而实现稳定效果,不仅增加了手术创伤,同时也增加二次手术取钉费用。改良Scarf截骨矫形术在传统Scarf截骨术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良,利用榫卯卡槽技术实现“无钉固定”效果,其技术优势包括:矫形能力强,操作简单,损伤更小,固定可靠,节省费用等。本研究中,术后,WC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CT组(P<0.05),VAS评分低于CT组(P<0.05),且伤口愈合时间短于CT组(P<0.05)。即在足踇外翻畸形治疗中,传统Scarf术与微创Scarf术均能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微创术路径下操作简单,损伤更小,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足功能,促进伤口更快愈合。

参考文献:

[1]韦礼永. 足踇外翻的治疗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05):177-181.

[2]吴辉,罗栩伟,冯刚,杨飞,李亮. 软组织平衡术联合Scarf和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畸形[J]. 西部医学,2020,32(11):1642-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