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陈晓飞

(杭州市西溪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如何能够准确的对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进行量化评价,是一个技术性难题。本文即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从体系设计与总体框架入手进行阐述,设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项指标,明确相关权重,从而确立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并对其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

    在医院、疾控中心等组织单位中,对人员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就是岗位聘任。目前岗位聘任多采用投票制的形式,但是因其受主观制约较强,因此岗位聘任的结果容易不客观和公正。当前国家正在进行人员评价体系改革,在这种背景下,构建起有效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人员评价机制改革的趋势所在。

一、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的设计以及总体框架

     在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中,基础是医疗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的五大模块内容,以此为前提分为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在定性评价指标中,主要内容为一票否决和人员基本素质等内容;而在定量评价指标中,主要内容为人员基本情况、业务工作以及科研工作三部分内容。

二、定性评价

(一)一票否决评价体系

定性评价中一票否决评价体系很明确,就是对于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严重失职、违规等行为进行一票否决,例如严重违反安全生产、严重违反一岗双责任、严重违纪、出现重大失职、因错误行为对组织造成严重损失以及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几种行为。

(二)基本素质评价体系

基本素质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从而衡量人员的基本素质情况。第一项指标为大局观,评价人员的工作是否具有目标和规划,待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立即响应[1]。第二项是协作意识,评价人员能否与上级、同事、下级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第三项是服务意识,主要用于评价人员的群众服务情况。第四项是创新意识,评价人员在工作中的开拓创新精神。第五项是学习意识,评价人员是否积极参加单位培训,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时刻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第六项是纪律性,评价人员是否遵守组织的规范和制度。第七项是综合性评价,系统评价人员的工作状况。

三、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主要是由专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确定评价的权重,各个指标类别建立比较判断优先矩阵得出初始权重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定量指标权重值。

首先是基础条件评价体系,包括内容有在岗年限、职务年限、学历、兼职情况、技术援助、年度考核等六项指标,根据人员所属分类情况匹配以相应的权重,从而获得量化的评价结果。(详见表1)

表1  基础条件评价体系

指标

分类

计算公式

在岗年限

工作年限

权重*年限

岗位年限

职务年限

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

权重*年限

学历

本科/硕士/博士/其他

权重

兼职情况

岗位兼职

权重*年限

社会兼职

权重*个数/作用

技术援助

援疆/援藏/援外/借调/其他

权重*天数/30

年度考核

优秀

权重*次数(个人/部门)

其次是科研工作评价体系,包括内容有课题项目、作品情况、获得奖励、转化成果、带教情况、学术交流等六项指标,根据人员所属分类情况匹配以相应的权重,从而获得量化的评价结果。

表2  科研工作评价体系

指标

种类

计算公式

课题项目

国家级/省部级/其他

课题级别权重*排名*个数

作品情况

SCI论文

权重*影响因子/排名

核心论文

权重/排名

科普作品

权重*个数/作用

论著

获得奖励

国家级/省部级/行业

权重*等级/排名

转化成果

专利/著作权

权重*个数/排名

收益

权重*收入(万)/排名

带教情况

导师/副导师

权重*个数*作用

学术交流

国际/国内

权重*类别

最后是业务工作评价体系,包括内容有处置突发事件、救灾防病、安全保障、基层指导、标准拟定和技术报告等六项指标,根据人员所属分类情况匹配以相应的权重,从而获得量化的评价结果[2]

表3  业务工作评级体系

指标

分类

计算公式

处置突发事件

国际/国内/其他

权重*个数/个人作用

救灾防病

国际/国内/其他

权重*个数/个人作用

安全保障

重大活动/节假日/特殊

权重*个数/个人作用

基层指导

上级派遣

权重*个数/个人作用

标准拟定

国标/行标/团标

权重*个数/个人作用

技术报告

国家级/省部级/单位级

权重*个数/个人作用

四、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的实践意义

     构建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的意义重大,其明确了每一个评价指标,并且各项指标都经过了严格的论证。在指标量化的过程中,又经过了严格的比较,可操作性更强。不同子评价体系的内容都是十分明确的,在计算机技术的加持下,各项指标数据能够在添加后自动生成,具有操作高效且便捷的优点。通过对竞聘者定性和定量指标的评价,涵盖了竞聘者履职尽责、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方方面面,评价要素齐全,使竞聘者,尤其是通过竞聘获得晋升人员更加突出综合能力、注重实绩,得到群众公认,体现择优竞争的原则。通过量化评价,每位竞聘者的业绩、贡献大小直接呈现在评委面前,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结果更具公平性

[3]。对人才结构调整和改革有意义 系统评价的整个过程,不但实现了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的自动化考核和评分,而且系统还可以选取岗位、竞聘者、指标等不同参数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最后,该评价体系对于落选者同样有帮助,能够使其寻找差距和不足,更好的改进自身的工作,体现了激励作用。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水平的提升,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

四、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对专业技术岗位职责、条件、业绩以及竞聘者现实表现的梳理,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构建的量化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公平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人才选拔的精准度,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完善疾控系统人才评价体系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康丽娟. 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管理观察, 2014,13(36):303-305.

[2] 高洁, 李彤, 刘媛,等. 建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量化评价体系初探[J]. 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12):209-210.

[3] 杜真, 卢金星, 张云飞,等. 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 36(6):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