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1

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祝希娟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社区卫生服中心 湖北武汉430415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探究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心理健康调查;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

由于受工作、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后,产妇的幸福指数会持续下降,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人数也随之增多。临床上有研究显示,剖腹产后,产妇的激素分泌会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到大脑的活动,导致情绪紊乱[1]。与此同时,由于产妇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的幸福指数也会有所变化。基于此,本研究将分析探究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经产妇14例,初产妇20例;年龄区间位于21-36岁,平均年龄29.68±3.08岁)和研究组(34例,经产妇15例,初产妇19例;年龄区间位于22-37岁,平均年龄29.73±2.9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②病史资料完整且有效;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脏器器官疾病;②伴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③伴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④不愿参与本研究或护理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进行,调查前应首先取得患者同意,告知其内容、意图与方式,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相关感受。

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通过宣传小册等形式向产妇分发剖宫产相关知识,配合其家属给予剖宫产手术后的心理支持,给予其安慰和鼓励。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听取产妇的意见和要求,注意和理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或行为,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和交流,评估和分析其心理状况,开展健康教育,让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多让产妇与婴儿接触,减轻其负面情绪,加强对产妇的心理辅导,如果孕妇有自杀或伤害的倾向,则要重点护理。鼓励产妇表达自身想法,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满足产妇的需求,根据其兴趣爱好,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邀请家属或亲友给予产妇足够的关怀,改善其心理情绪。

1.3观察指标

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两项指标均以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s)记录,行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如表1:

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SDS

研究组

34

53.85±8.78

42.04±9.21

对照组

34

63.15±8.97

53.95±9.08

t

-

4.320

5.370

P

-

0.001

0.001

  1. 讨论

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并能提高患者术后的顺应性[2]。通过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在分娩后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能使其生命幸福指数提高、缩短住院时间,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施安笑,徐珊,李晓青,等.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健康调查和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0):1896-1898.

[2]胡靓雯,黄智清,申黎.护理行为感知结合一对一全程陪伴模式在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2):97-100.

[3]王迪.观察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5):89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