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马小兰,  ,马倩,  ,赵罗罗,  ,张元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八医院 妇儿科 新疆 乌苏 8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1~2022.1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妇产科;风险管理;常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

妇产科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科室,该科室收治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类型较多、治疗难度系数较高、病情变化快、风险较大等特点,该科室护理工作繁琐,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加之疾病本身存在的风险,导致该科室较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对患者造成各方面危害,包括加重患者原本病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恶化医患关系等,故需加强风险事件的预防。护理管理是预防风险事件的重要手段,本科加强风险管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1.1~2022.1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年龄22~59岁,平均40.56±6.78岁)和研究组(50例,年龄21~60岁,平均40.98±6.19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责任护士遵医嘱实施护理,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如下:

1.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合理分工,积极配合,制定或完善科室风险管理制度,包括病区、设备、医疗器械、药品、操作规范等各个方面,护士长组织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知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通过培训促使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指导护理人员从各个方面预防。

1.2.2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根据妇产科高风险人群、症状、病种等制定相应风险防范预案,如《跌倒防治应急预案》、《子痫抢救流程》、《新生儿呛咳、呛奶》等,发生风险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处理。

1.2.3风险评估。统计以往妇产科高发的风险事件,对风险事件发生原因、诱发因素、发生特点、发生时间、发生过程、发生环节、应对措施等进行分析,明确重点患者、重点疾病类型、重点护理人员、重点时间段的管理,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2.4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小组定期排查科室风险隐患,定期组织开展特殊病例讨论,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确保护理质量,规范护理人员操作,制定护理常规、操作规范等,后统一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标准规范,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实施护理,实施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严格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加强病区管理,厕所地面放置防滑垫,危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走廊安装扶手,及时将患者床栏拉起,加强用药管理,静脉用药前仔细核对,确保药物使用正确,对于口服药物者加强其用药指导,加强设备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发现故障及时报修并记录,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宣教促使其风险防范意识提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数据。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详见下表:

表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跌倒

院内感染

坠床

合计(%)

对照组

50

2(4.00%)

1(2.00%)

1(2.00%)

4/50(8.00%)

研究组

50

0(0.00%)

0(0.00%)

0(0.00%)

0/50(0.00%)

χ2

-

2.041

1.010

1.010

4.167

P

-

0.153

0.315

0.315

0.041

3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护理工作具有专业度要求高、风险较高、复杂繁琐、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加之疾病本身因素影响,导致该科室护理风险事件频发,风险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易忽视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对患者本人、患者家庭、医患关系、医院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故需加强风险事件的预防[2]。往常采取的常规护理管理预防风险事件的效果欠佳,需选择其它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可杜绝各种护理事故、差错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系统、有组织的对工作人员、患者、探视者等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预防的一个过程。风险管理可促使妇产科风险隐患有效消除,确保护理安全,促使护理质量提升,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和护理工作的安心,提升其满意度,并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被投诉率,促使其重复工作量减少,同时可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尽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为医院形象的维护做出贡献

[3]。除此之外,风险管理在减少患者损失、增进护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本研究首先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后制定了风险防范预案,并进行了风险评估,最后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全面、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发挥了良好效果。

此次结果显示,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可见风险管理是显著有效的。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翠玲, 于明明. 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1):2.

[2]林静惠, 王玉梅, 邓洁芳,等.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7):2.

[3]朱佳佳, 谭晶.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