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现状与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现状与发展策略

史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分行、山东省淄博市、255000

摘要:目前,数字金融发展态势如火如荼,对传统的银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国家金融系统核心的商业银行,在发展大背景下,也需要尽快地适应数字金融浪潮的冲击,通过拥抱技术革新的方式来加强传统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充分提升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增加金融竞争力。基于此,以下对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金融背景;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现状;发展策略

引言

数字金融泛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数字金融对传统的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银行原有的盈利经营模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数字金融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范围扩大至整个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同时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在app中办理金融业务,极大地提高了银行提供服务的便利性。在数字金融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精确分析客户的产品偏好,了解其真实的需求,并可以更好地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凭此设计出更为合适针对的产品。

1数字金融概述

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向社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数据信息错综复杂、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图表等易于读取的统计方式,使分散的数据点连点成面,无形的金融市场也可通过数据版图实现可视化。数字金融的发展在提高金融预测准确性和金融市场透明度的同时,提高了金融决策者的数据敏感度,使其做到客观分析、理性判断。

2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现状

2.1数字金融服务场景化与路径依赖

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兴机构或企业,纯金融服务发展模式的竞争力已经明显下降,将金融植入到需要金融支持的环境下,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简洁的流程提供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是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面向居民的场景化数字金融服务发展已经较为充分,极大地便捷了居民生活、消费及工作,激发了居民金融参与活力。但是,面向企业的场景化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尚未发展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当然,数字金融的场景化发展将使金融需求方逐渐形成新的路径依赖,极易产生卖方市场和垄断问题。

2.2加剧了行业竞争

首先,金融科技公司在资产、中间、负债等业务上,都会对商业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商业银行的创新融合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其次,我们可以感受出来自行业间的竞争加剧。就比如其他银行的竞争对手,可能会率先获得,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带来的优势,进而提升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商业银行为了进步不得不进行转型和发展,使行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3数字金融标准与机制问题

目前,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业务还是各自为营,一致性不足,在许多传统金融机构数字金融甚至只是扮演着补充辅助角色。因此,要促进金融行业整体性、深度化的数字转型,推进全行业向数字金融模式转变,必须形成统一的标准、规则、法规和监管制度,既要继续通畅自下而上的倒逼改革机制,也要主动作为,健全完善自上而下的引导规范机制,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力社会”数字金融发展机制。

3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营销发展策略

3.1完善金融营销内部机制,提高团队专业水平

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一般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既独立又密切相关,决策层不仅需要时刻洞察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与目标,而且要与执行层的执行相契合。管理层在资金运营等方面需要严格把握处理效率,精简汇报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执行层是金融营销方案的实施者,未来商业银行之间的营销竞争不仅是金融产品的较量,更是银行服务之间的比拼。因此,应加强对营销团队的数字营销理念、沟通、礼仪技巧及客户服务管理等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化培训并定期考核。转“关系”营销为“实力”营销,紧跟业务创新与用户新需求,利用数字金融的技术便捷性,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和现代化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商业银行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包含短期、远期激励和晋升机会,并重视客户反馈、投诉渠道的完善。

3.2政府应主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在筑牢风险红线前提下,鼓励金融产业创新发展。破除信息孤岛困境,推动核心科技的持续优化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流动,为数字金融反哺商业银行创新奠定基础。应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红利效应,逐步使商业银行借贷利率与市场利率接轨,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倒逼商业银行转型。加大数字金融的宣传力度,提升居民金融素养,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增强民众创新意识。加强互联网、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要提高数字化程度,减少金融排斥,避免数字技术引发“数字鸿沟”。

3.3加强行业自律与业内交流,实现共同治理

要加强商业银行业内的数字金融下风险的学习与沟通,定期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开展交流,对于新产生的风险要及时地沟通与处理,尤其不能盲目地引进境外的一些新型金融业务。行业组织要严格要求各商业银行做到业内自律,主动对可疑的风险进行上报与备案。同时,行业内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数字金融下风险的学习与探讨,集思广益,以主动的姿态而非被动的姿态去深入学习数字金融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特征,始终将人力资源作为风险管理的最佳资源。在行业内部应当定期评选风险管理的模范银行,邀请具有模范作用的银行义务为大家分享先进、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化解经验,共同致力于维护银行业系统的稳定发展。

3.4重视发展金融创新

在市场新需求下,传统金融业务的获利空间逐渐缩小。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属于中间业务,传统的代收付业务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多层次发展如投资、理财、资产评估等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应利用科学技术,从服务类型、具体功能上创新发展高科技的中间业务,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3.5监管层应建立监管科技,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的跨界融合,既内含传统金融风险,又衍生数据泄露、信息不安全等技术风险,具有多重复杂和虚拟关联的风险特性。监管部门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功能监管、渗透监管稳定市场预期;应借助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监管的针对性与及时性,通过区块链进行风险溯源,在风险易积聚的节点和路径实施重点监管,以防范资金流转中可能诱发的金融风险。

结束语

数字金融的发展无疑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变革,但是其带来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商业银行应当勇于创新与突破,在数字金融引发的竞争中突破传统发展的瓶颈,把控好新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实现金融创新安全着陆。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在商业银行数字金融相关风险的识别与管理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新型金融与信息技术人才的发掘与培养,人才作为最为有效的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武器”,应当成为商业银行步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岩,秦海林.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西部金融,2022(10):10-17.

[2]袁栩.数字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营销[J].经济研究导刊,2022(28):78-80.

[3]贺建风,朱安棋,李骏.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影响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17-28.

作者简介:史娜(1987年9月4日),女,籍贯:山东省淄博市,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