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刘樱花

东莞城市学院

摘要:审计作为企业财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营状况提供指导化建议,为企业经营战略明确方向。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经营效益。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审计逐渐显现,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从审计重要意义出发,针对审计风险因素,旨在寻求规避审计风险措施,进一步探寻信息化审计策略,为相关使用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风险;信息化审计;策略

一、会计审计风险因素

(一)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其中的一种影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又可细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该类风险与财务报表相联系,一般是从整体角度看待风险因素。另一类风险是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通俗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可从局部看待的风险因素。而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及各类账户余额数据错误的原因多种,可能记账错误,导致数据错误,也可能原始数据是错误的,因而财务数据难以避免错报。

(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呈现反比例关系。检查风险高,重大错报风险就低,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因为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受审计程序、审计过程、审计结论等等多方因素影响所致。如果企业存在某一种错报,那单独或加之其他整体错报,导致重大错报。具体企业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可能对信息技术新型审计辅助手段应用不熟悉,或者审计人员专业性存疑,可能导致风险出现。

二、规避会计审计风险具体措施

(一)制定审计标准

针对两类审计风险,如何有效进行规避,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那么审计标准必须按照要求严格制定。审计标准作为制约会计审计人员及部门的重要手段,作为衡量审计工作是否达标的制尺,同时也最大限度避免审计风险发生,避免相关部门产生经济损失。督促相关从业人员积极进行审计工作,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对于企业内部审计而言,应制定相应严格审计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审计各环节严格把控,便于相关使用者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对于企业提出合理化指导,推动企业经营发展。

(二)开展定期检查

针对审计风险,也可通过开展定期检查来规避风险。定期检查开展时间较长,是一项较为长远的检验手段。开展定期检查时,应从几点入手。首先是对于使用软件进行检查,对于日常使用的财务软件和审计软件等等,进行深入检查,看是否相关软件存在漏洞,及可能造成审计风险的地方,一一进行检查,看设备是否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于发现的软件问题,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审计问题频发。此外,对于开展定期检查的会计审计人员,提前进行相应考核,从相关人员专业背景,工作能力,沟通协调和经验水平等等综合评判,确定审计相关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等过关,最大程度防止因人为原因导致定期检查工作受到阻碍。而且,对于审计工作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审计工作底稿留存,做到有数据可查,避免后期因为检查问题导致推诿扯皮情形出现。同时,建立审计数据库,对于审计工作数据及检查内容一目了然,直观分析相应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现今信息技术已经可以促使审计自动进行查阅,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三)完善审计程序

系统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对于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严格的审计程序,对于降低审计风险有重要作用。审计程序不仅体现在审计工作中,对于审计控制也有一定促进意义。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制定审计流程细则,对于审计工作抱有严谨的态度。会计审计人员应优化自身审计工作水平,在审计中,保持职业怀疑,始终具有自身职业判断。在审计内部控制中,通过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同时,严苛审计程序对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良好作用,促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促使相关被审计单位重视财务会计管理,相关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怀有敬畏心理,严格依章办事,保持账务真实,避免出现审计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策略

(一)提升审计人员抗风险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应提升审计人员抗风险意识。首先,审计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审计相关知识,解读审计相关政策,对于审计工作流程,审计制度等等熟记于心,其次,审计人员应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尤其是相关领导层,应正确认知审计工作。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审计工作无关紧要,或者认为审计会拖慢正常进度,相关风险意识淡薄,此种观念是错误的,高级管理层应摒弃错误认知,对审计工作在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应予以熟知。对于审计工作人员,予以把控,对审计工作尽职尽责,加强人员风险意识,避免出现工作疏忽。

(二)加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会计审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在信息化审计工作中,高素质人才是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单位应注重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首先,相关单位应对审计人员定期开展审计培训。加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通多培训活动,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工作,为审计人员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计划,按部就班,长此以往,将有显著提升。同时,提升相关人员计算机技术能力,审计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促使审计人员应注重软件的使用,促进审计工作高效进行。其次,相关单位应聘请审计领域专业人士,对于审计工作提出指导建议。召开知识讲座,强化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加强审计人员间的沟通交流,为审计正常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招聘相应审计人员时,应对应聘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能力,沟通协调等等多重方面作一考查,筛选出优秀人才。同时应促进人员自身实现综合发展,建立建设审计人才队伍。

(三)强化信息化审计流程

相关单位应对审计工作制定标准化规范,增强审计项目规范化。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加之自身发展实际,信息化审计为审计单位提供诸多便利。首先,审计部门应系统性地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来源进行严密评估,审计流程中应先对与审计相关数据真实性寻找审计证据予以佐证,对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经营状况,等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信息化运用程度,全面掌握审计工作,从而科学系统规范审计流程。针对审计项目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审计步骤。其次,审计流程应运用大数据,作为今后工作重要部分。对于审计工作过程,从审计数据分析,验证,等一系列操作,均可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会计审计人员应对审计过程、审计结果等予以记录在案,构建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四)注重信息运用

当前,信息化发展迅速,在使用相关互联网技术进行审计工作时,应注意审计信息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运用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工作,在进行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甄别有效信息。对于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应注意定期进行数据清理,数据备份等等,注意审计过程严谨。对于信息化审计工作,应保持审计信息数据安全性。相应软件应定期进行升级,达到设备良好运行状态,全面改造信息化审计工作模式,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审计实际工作中,针对审计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规避,提升相关部门审计工作质量。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时代,对于信息化审计应予以更多关注,对于信息注重筛选,提升审计人员信息化意识,强化信息化审计流程,增强审计项目规范化,运用相应策略,以实现信息化审计。

参考文献:

[1]张香.对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西部财会,2022(5):69-71.

[2]林洁.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10):62-64.

[3]陈亮.企业会计审计风险因素及信息化审计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2(1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