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导师“云上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方案设计[1]

/ 2

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导师“云上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方案设计[1]

张紫薇1,杨爱兵1,王晗旭2

(1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院;2辽宁大学经济学部金融与贸易学院)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信息化浪潮的持续影响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这种转变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开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为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云上育人”的重要意义

导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领域,发挥导师的作用是关键,其品德修养、学术水平和育人能力直接关乎“立德树人”工作成效,关乎高校教育质量。

(2)为应对疫情防控要求以及适应数字化发展浪潮,创新“云上育人”模式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 的需求促使在线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融合发展。因此,结合现有线上教育模式,融合导师立德树人需求,创新导师“云上育人”模式,对于后疫情时代发挥在线教育助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以“双一流”专业为实践平台,探寻“云上育人”具体路径

依托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专业,开展“云上育人”改革实践,总结实践经验、路径和不足,探讨进一步推动高校“云上育人”的对策建议,以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二、相关文献综述

在疫情冲击下,随着线上教育实践的探索以及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逐步落实,国内外关于疫情下线上线下融合的现状(高晓天,2020;辛竹叶等,2021)、线上育人模式(陈述等,2021)、问题与对策(叶小耀等,2021)以及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导师的重要性(朱文文,2022)、导师具体职责(Fang & Dou,2017;王霁,2019)、导师育人模式(樊璐、朱小平,2022)、发展对策(司文超,2022)等成为了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

上述研究为本研究的理论论证和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是当前关于线上教育的研究更多聚焦在线上知识传授,涉及到导师育人模式的研究较少,更未有研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与线上育人模式创新相结合,这是本研究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实践设计

(一)实践内容

(1)阐释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教师育人的必要性和时代要求

本课题结合现有文献,从落实研究生导师职责的主体要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了新时代推进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的必要性。

本课题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四个方面解读了对高校教师育人的职责要求。

(2)分析高校“云上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现状

本课题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变迁史入手,重点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上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历程,并对“云上育人”的可能形态、模式进行了梳理总结。

(3)设计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云上育人”模式

本课题从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导师的四大职责出发,结合“云上育人”的多种形态,设计“云上思政微课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云上学术沙龙”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云上共话家国事”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云上师生成长圈”以每位学生自主发起学习为主导,开启每日学习与交流活动,在融洽的互助式师生关系中,对研究生进行人文关怀。

(4)探究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云上育人”实践

本课题拟将以课题组成员所指导国民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实践对象,建立“云上思政微课堂”“云上学术沙龙”“云上共话家国事”“云上师生成长圈”四个活动模块并予以实施,总结实践经验和问题。

(5)探讨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云上育人”对策

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提出实施“云上育人”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对策建议。

(二)实践路径

(1)研究思路如下:前期准备工作→文献及理论分析→云上育人模式设计→具体实施计划设计(包括培养目标与标准、计划、方法、保障体系、相关人员)→初步实践1-2个模块→全面实践4个模块→初步分析与反馈→改进实践→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具体研究思路见下图1。

(2)研究方法包括:①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立德树人、线上教育模式创新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②调查问卷法:通过对实践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指导教师“云上育人”模式成效及问题;③除此之外将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650772046(1)

图1: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

(1)同时响应疫情防控总要求和立德树人总任务的育人改革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推动了教学环节的线上化改革,但是研究生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环节,更体现在指导教师肩负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因此,在疫情防控下,研究生指导教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积极探索云上化改革,探索常态化、高效化、便捷化、持续化运行机制。

(2)从四个维度开展“云上育人”模块化改革,完善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育人模式

本课题从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导师职责出发,从四个维度构建“云上育人”模块,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系统的可落地方案。

(3)利用初次实践和改进实践以验证育人改革成效,研究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本研究利用初次实践和改进实践的方式逐步推动运行“云上育人”四个育人模块,对方案进行检验,归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了“方案设计—初次试验—结果反馈—改进方案—再实践—结果反馈”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育人模式创新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捕捉研究生育人的共性问题,项目研究成果示范性较强

本研究选择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为对象,为经济学类研究生云上育人模式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建议,但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因此,本研究研究成果可进行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示范性较强。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01):5-9.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3]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4]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1):3-8.

[5]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1]张紫薇,女,1992年-,汉族,籍贯辽宁沈阳,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与发展战略,高校育人模式改革与创新。

杨爱兵,女,1971年-,汉族,籍贯辽宁营口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发展和创新型

人才培养。

王晗旭,女,1996年-,满族,籍贯辽宁丹东,辽宁大学经济学部金融与贸易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辽宁大学2022年研究生优质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阈下研究生导师“云上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G202202107)、202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