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职务权利及面临的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记者的职务权利及面临的挑战

张魁

3729011971****8937

摘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记者新闻摄影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职业之一,对记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新特性,并对新媒体时代记者工作开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特性;工作开展;面临挑战;对策

引言:

对于记者工作而言,新闻采访是必不可少的,而采访内容是否有效与记者的素养息息相关。当下,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对于新闻行业而言,网络的作用是巨大的,新闻往往具备时效性的显著特点,促进新闻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的双向融合能够促进新闻即时性和有效性。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必须掌握相关技术并掌握运用性能较先进的设备才能报道出更具质量的新闻。

一、前言

媒体融合发展对记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影响采访工作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事件背景差异、受访者性格差异、采访环境差异等,为了保证采访工作高质量开展,需要记者具备超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另外,还需要记者具备较高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在采访工作中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如提的问题与新闻事件的本质出现偏离等,最终影响了节目的播出效果。新媒体时代生存和发展下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记者的新特性,并对新媒体时代记者工作开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新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工作的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大潮变化,传统媒体的主流媒体地位逐渐被撼动。而以传统模式进行采访工作显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新闻本身就是与时间高度关联的,要想实现行业价值就必须紧紧贴合时代的发展。因此,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加强思维方面的培训意义非凡。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广播新闻的发展均需要记者端正自身思想理念,其采访质量水平才能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若想真正创作出吸引人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必须真正做到实践考察,挖掘更加新颖和受关注的话题。

(1)新闻图片时效性的增强。过去的新闻摄影活动的服务主体是纸质媒体,同时因为纸质媒体每周有固定出刊日期。所以不少的新闻图片和新闻稿子也是提早很久准备的,缺失了新闻的时效性。随着纸质媒体被电视媒体、互联网电子媒体的取代下,新闻摄影工作形式和渠道向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不受固定出刊期的影响,可以随时给观众发布最新的新闻资讯和新闻图片,具备高度的时效性。新闻图片相较于文字而言,有着更直观、形象的内容传递,图文并茂是新闻信息的最佳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类对于快餐文化的需求。

(2)新闻图片需求量增多。依据当今互联网平台新闻信息的图文并茂形式而言, 图片质量和数量较传统的纸质报刊而言都有压倒性的优势。传统的纸质报刊一个版面通常只能容纳两张图片,而作为互联网媒体的新闻版面可以容纳多至15页或以上,所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于新闻摄影图片的需求量极大。大量的新闻摄影图片可以在上述两种平台发布并且配上文字作为新闻信息呈现给观众浏览和阅读,同时图文并茂的新闻资讯能够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另外还鼓励记者拍摄出更多精彩的摄影图片。

(3)新闻图片呈现方式多元化。过去的纸质媒体环境下,新闻图片占据新闻版面的形式和数量都比较单一,反观现今的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因为版面不受约束,所以新闻摄影图片的呈现方式向多元化发向发展,具体包括:电视媒体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将新闻图片播放给大众浏览,同时配上适宜的配乐将图片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极限,迎合观众的阅读趣味。另外,新闻摄影图片在网络媒体是利用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呈现出大量的图片供读者欣赏,利用图文并茂和配乐的结合,给予读者视听的双重享受,极大地深化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 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新闻资讯。

三、新媒体时代记者工作面临的挑战

(1)记者的就业面临的难点。近几年,新媒体的发展让传统媒体面临较大压力,许多传统媒体都面临着广告客户流失、阅读人群减少等问题。同时,由

于当下传统媒体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媒体精简人员,对于记者的需求变小。许多拥有多年新闻摄影工作经验的记者纷纷辞职或转行,更别说那些学习新闻摄影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2)记者面临创作、资金难题。新闻摄影也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方面,摄影器材以及设备是新闻摄影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例如,在体育摄影中, 照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设备的好坏。在全世界都瞩目的体育盛会中,不一定每一个记者都能够占据有利的位置,他们需要专业的超远距离的摄像头, 才便于捕捉瞬间的图片。另一方面,记者前往各个新闻现场,也需要资金的支持。有一些资金比较缺乏的报社或杂志社的记者屈于现实条件, 没办法及时赶到突发现场,错失最佳新闻图片的拍摄时间。

(3)全民摄影给专业记者带来的困难。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摄影作品传播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微博等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从前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趣闻趣事只能借助文字抒发自己的感受,而现在,一按快门就可以简单记录,无需解释太多。基于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记者的专业身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弱化。同时,当下人们对新闻的阅读需求更偏向于快餐化、碎片化,作为一个需要花大量时间在新闻现场精心拍摄图片、筛选图片的专业记者,自然落后于随拍随传的普通民众。

四、新媒体时代记者工作开展的策略探讨

(1)抓住新闻重点、强化记者的新闻意识。新闻摄影过程中需要强化记者的新闻意识,使其在进行拍摄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以增加新闻摄影图片的真实性,同时也需要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更需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事故发生后记者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拍摄新闻图片和找到事件的切入点,突出发生事件的重点从而体现记者的新闻素质,以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效果,从而使新闻摄影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发生一起车祸事件后新闻记者要第一时间赶赴车祸现场,或者依靠群众摄影的一些图片了解车祸现场发生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报道的时候也需要进行新闻摄影,需要拍摄肇事者车辆、车祸之后造成的惨状、受害者情况、现场的主要情况等。同时新闻摄影图片需要突出这些重点,以更好地向受众传达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内容,并对受众传达安全行车意识。

(2)深入基层群众进行新闻摄影,重视新闻摄影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重视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重视新闻摄影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是新闻媒体需要认真对待的。新闻摄影的特殊使命,就是用照相机去装新闻,用照片去表现新闻。摄影家的任务就是要观察现实,注重摄影题材的新鲜性、重要性、丰富性。在新闻摄影工作中,记者要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关注反映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话题,从而使我们拍摄的新闻照片,能够全方位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传递更多的人民群众关心的、感兴趣的、所需求的信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服好务。

(3)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摄影报道工作的开展,需要高素质的摄影队伍和有效的管理。因此,记者队伍不仅需要数量的增加,更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内在修为,钻研新闻业务是记者历来的优良传统。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摄影的技术,同时也要增强自我的政治修养、学识修养,以适应时代对新闻业界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编辑在新闻摄影队伍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成熟的图片编辑的作用远远大于记者,图片编辑应该是一个摄影报道的策划者、组织者与指挥者,他需要有比记者还要综合与全面的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大势所趋,记者在这种大潮流中理性看待自身困境的同时,一方面要树立新型创新观念,发掘专业潜能,大胆求新求变,迎难而上; 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丰富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在把握新媒体成长背后的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主动适应新环境,力争把自己打造成为集拍、采、写、编、网络操作于一身的全能型、智慧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栋.论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专业新闻摄影的价值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

[2]黄连广.自媒体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及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