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曾尧明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   湖南 邵阳 422100

摘要:公路路面养护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对不同等级公路路面的常见病害问题进行集中防治,尤其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而言,非常容易在高温天气、车辆荷载过高等情况下产生路面病害以及安全事故。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需要合理运用预防性养护和防护技术措施。本文将着重探析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关键词: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预防性养护技术

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项目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方案,需要涵盖稀浆封层、裂缝处理以及局部修补等具体技术措施,还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智能化、自动化的路面养护作业系统。不同公路路面的病害问题,可以通过摄像头以及传感器设备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并定期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路面养护作业,客观评估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效。

1 公路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1.1 裂缝车辙

在不同类型公路路面中,裂缝以及车辙等病害问题非常普遍,与长时间路面承受的高荷载以及剧烈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有关。其中裂缝病害主要体现为横向、纵向裂缝以及龟裂三种情况[1]。很多路面结构裂缝一般分布在车辆行进方向的垂直部位之中,大部分公路路基结构属于半刚性,尤其对于沥青材料,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在热应力的作用之下产生结构裂缝等病害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公路路面的使用年限和道路安全性。车辙病害问题主要来源于汽车过量荷载,其具体表现为累积塑性变形,不同公路路面结构所产生的车辙病害问题难以进行局部修补,与公路路基结构不稳固有关。裂缝以及车辙等病害问题,都会集中在温度变化过于剧烈的公路路段之中,水泥混凝土以及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公路路面,非常容易在累积塑形应力的作用之下产生大规模病害问题[2]。裂缝以及车辙等公路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其产生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合理运用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以及路面养护监管等管理工作,对车辆荷载极限值进行严格管控。

1.2 泛油松散沉陷

在不同地区的公路路面工程项目中,泛油松散以及沉陷等病害问题也不容小觑,但是这三类病害问题与路面结构的主要施工材料理化性质相关联。泛油病害问题,与沥青混凝土结构路面受到高温、水害以及不完善施工工艺等影响因素有关,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并不均匀,因此局部路面位置的粗细集料分布状态并不均匀,非常容易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产生一层油膜[3]。松散病害与集料脱落、粘合力不足有关,部分沥青原材料的质量低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因此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性相对较差,非常容易引发较多道路安全事故问题。沉陷病害问题与公路路面结构的抗逆性不足有关,非常容易在突发地质灾害以及超量道路荷载等条件的作用之下,产生局部路面塌陷等问题。泛油松散以及沉陷等公路路面病害问题,与路面结构层次中的部分材料强度不达标有关,非常容易在路面养护作业阶段内增加较多人工和机械作业成本,还会损耗更多沥青水泥材料。

2 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2.1 裂缝处理技术

针对水泥混凝土以及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公路路面,养护管理部门需要合理运用裂缝处理技术,并对龟裂以及横纵向裂缝问题的具体产生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还需要对原有路面结构中的粗细骨料、级配范围等具体生产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分析裂缝处理过程中新旧路面结构的衔接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大部分水泥混凝土以及沥青混凝土结构路面,会选用灌缝处理技术方案,并对密封材料与原有路面结构材料的粘结性进行实验验证分析。裂缝处理技术一般运用在公路路面结构层次数量低于3层的施工路段,还需要重点监督检验新旧路面结构的抗水渗透性能是否达标。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公路路面,可以选用无缝层处理技术方法,对路面龟裂以及横纵向裂缝进行集中修补。裂缝处理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公路路面结构中的材料特性,对粗细骨料、外加剂以及水泥沥青等原材料的配比进行针对性调整,还可以添加粘结性较高的养护材料。裂缝处理技术需要在较为稳定的天气气候条件下应用,避免公路路面结构的内部粘结性不达标。

2.2 微表处理技术

微表处理技术,是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其中主要涵盖乳化沥青等施工材料,但是需要对高分子聚合物乳化沥青的防水性、耐磨性以及抗滑性进行验证分析,逐步降低常见路面病害问题的产生几率。微表处理技术,需要对乳化沥青以及其他外加剂材料的实际应用质量进行重点检验检测,对其强度、抗磨性以及高温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客观分析。微表处理技术需要在较为安全稳定的路面养护作业环境之下有序应用,并对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各类原材料质量重点监督和监控分析,避免在完成部分工序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产生网裂等路面病害问题。部分公路路面养护管理部门还会在应用微表处理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对路面基层以及面层中的抗车辙剂等外加剂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对裂缝车辙等病害问题进行合理预防。微表处理技术一般应用在公路路面工程的重要养护管理阶段之中,但是需要严格控制乳化沥青等施工材料的应用比例。

2.3 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与微表处理技术相比,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够针对水泥路面以及沥青路面中非常容易产生的病害问题,有效提高路面结构的内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但是需要对冷却以及加热环节进行优化设置,以免影响到其承重能力的稳定性。稀浆封层技术能够在高温以及低温季节中表现出较为优越的理化性质,但是需要对乳化沥青、水、填料以及外加剂等主要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稀浆层能够在指定时间范围之内沉降到原有路面结构之中,逐步提高公路路面的表面耐磨性以及防水性,但是需要在养护施工作业阶段内严格控制场内车辆,避免产生二次病害和道路安全事故问题。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能够在不同类型公路路面结构层次中起到预防病害的独特作用,但是需要重点监督检查稀浆层是否能够在指定时间范围之内蒸发以及固化。稀浆封层技术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可以用于公路路面的保护以及磨耗层之中。

2.4 预防性防护技术

在不同地区的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项目中,预防性养护和防护技术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对风沙防护、坡面防护以及冲刷防护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精准识别分析。尤其在设定风沙以及坡面防护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公路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防护林等基本条件,对公路路基层以及路面结构中的薄弱位置进行集中防护作业。在进行高边坡防护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植物进行重点筛选,并及时采取土工网铺设作业措施,在开展绿植栽培工作的过程中,重点观测公路建设和养护作业区域内环境条件是否安全稳定。在进行冲刷防护作业的过程中,养护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周边河流的流经地段进行全面的地质监测和统计学分析,可以选用干砌石护坡以及浆砌片琥珀等具体技术方案。预防性防护技术措施需要保障公路路面养护作业质量和环境安全稳定性,并对公路路面周边区域内潜在的地质灾害以及安全问题进行精准预测和应急处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地区的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项目中,相关单位机构选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都需要集中预防处理车辙裂缝泛油等常见病害问题,但是需要重点监督检验各类养护施工材料的实际应用质量是否达标,并对公路路面的抗冲刷性、抗滑性以及水稳定性进行全面检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士月.公路路面养护技术与管理[J].运输经理世界,2022(18):132-134.

[2]刘婷婷.复合式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2(Z1):145-146.

[3]唐子坤.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