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夯实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根基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持续夯实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根基的探索

江池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凤冈供电局  贵州省遵义市 564200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形势下电力事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安全可靠运行是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承载着社会的稳定。贵州电网公司遵义凤冈供电局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永恒主题,紧紧抓住“人员、机制、设备”三个关键要素,深入探索夯实“五道防线”(抓安全意识、抓安全能力、抓安全管理、抓安全监督、抓文化引领)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质量,夯实安全文化根基,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为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文化;问题对策;具体措施

引言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中提到:“引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功能定位是企业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其典型特征是“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现阶段完善的重点是健全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以下从电力企业的视角,探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现状、构建内容及方式等。

1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电工素质不高

企业电工缺乏基本的电气安全知识及专业技能,有的甚至没有专业电工资质,没有经过触电急救、电气火灾应急扑救等相关专业培训,在设备维修、应急防范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对低压供电系统和保护方式了解不够,不能正确选择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作业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这些都会给企业用电埋下安全隐患。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未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图方便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炉、电暖器等电热设备,下班不关电脑,人走不关电器设备,充电器不用时不及时从插座上拔下来等问题。这些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可能导致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1.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不完善

由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存在比较多的缺陷,无法完全满足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影响企业的稳步发展。要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结合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对既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1.3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注重管理大型作业,但忽视了日常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各种小型事故,而且会经常组织分散作业,但是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准确的记录设备检修和试验报告以及设备档案等。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一些企业领导过于重视经济建设工作,不利于利用事前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2具体措施

2.1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国家电力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并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管理责任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在实处落实生产安全,并且要明确划分管理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分层落实责任制,显著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电力企业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及时奖励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开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安全专业化

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设备、技术、环境,甚至是运行机制等,而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安全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安全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法规和行业内的标准,了解生产工艺和重点设备,同时对管理方面也要有所认识,是一个跨专业、多领域的复合型人员,这就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此要求下,仅凭个人自我学习是很难满足岗位需求的。为此,需要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提供前置性介入,从大专或本科阶段就设置相应的专业化课程;进入企业后,企业提供必要专业培训获得上岗资格,同时应借鉴欧美国家专业协会的运作模式,保障安全管理人员有机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安全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实现岗位的胜任力。

2.3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到较多的工作内容,同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首先要构建专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根据相关标准监管电力企业生产工作,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工作质量,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定期检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促使电力企业有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其次需要建立安全事故预防应急处理方案,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合理,或者在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将会提高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率,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安全防范意识,结合电力生产单位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有效防范电力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2.4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力度

首先,企业应按照安全和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内开展安全文化。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智力认知层面的安全意识,使企业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个基本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按照实际的安全生产规范实施相应的生产操作。目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安全生产日、安全生产周、安全知识竞赛等安全活动体现安全文化。同时安全文化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基本安全水平,加深他们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解,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安全文化的实际作用,使安全意识能够深入人心,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2.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构建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自我约束制度建设的正确性,树立明确的安全目标,从责任、考核、管理、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通过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内容予以分解,从职工、职能部门以及各级领导3个主体入手,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使其能够准确落实于岗位或者个人。在分析责任制度各层面的过程中,还应充分掌握安全生产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中的安全生产活动,基于严格性、严谨性的基本要求,促进检查工作全方位落实,同步促进考核工作的开展。通过明确责任、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关系,采用奖惩并举的措施,对员工的生产行为予以约束,保障企业生产操作的规范性,优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效。

2.6安全技术体系

目前,电力企业应用最广泛的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分为信息基础设施层、信息安全管理与服务层、业务支撑层三个层次,主要采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技术等多种手段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业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等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须将安全技术体系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结语

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电力企业要持续夯实安全文化根基,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质量水平,就必须牢牢抓住“人员、机制、设备”这三个关键要素,从责任、制度、机组、隐患、科技五个方面构筑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要以提升人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素质强化安全规定严密执行,杜绝不安全行为发生。要以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和机制强化安全规范管理,用铁的规章管安全,用铁的纪律管安全。要以保证设备的健康稳定和可靠运行,夯实安全供应基础,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人员、机制、设备”的安全缺一不可,必须齐抓共管,必须齐头并进,必须同向发力,只有这样统筹发展和安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M].北京:应急管理出版社,2020.

[2]秦鹏,周崇波,代勇.电力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发展的形势分析与需求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08):38-40+48.

[3]廖书长.基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21(0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