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

/ 3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

卢行尚1,黎凤清1,蒙金娥2,黄晓妹3*

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隆安 532799;

隆安县农业农村局,广西隆安 532799;

隆安县植物保护站,广西隆安 532799;

摘 要:为探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最佳浓度开展新型农药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对番茄灰霉病叶片和果实防治效果达70%以上,较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对番茄生产安全,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咯菌腈•啶酰菌胺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

隆安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主要的蔬菜生产产地,番茄灰霉病(Tomato early blight是当地番茄春季常见病虫害之一,作者采用新型防治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开展番茄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同时对试验药剂对试验作物安全性作出评价,为试验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及试验处理设计

番茄灰霉病防治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设计详见表1

1.2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防治对象为番茄灰霉病试验作物为番茄,供试品种为夏红

1.3试验地点

试验在隆安县雁江红良村农户的番茄田进行。该历年种植多种茄科作物。该试验田地势平坦较低,田面较平整,易灌溉,能排水。番茄种植为畦栽,种植规格:大行距1.2米,小行距0.5株距0.6米地膜覆盖栽培,植株正常生长试验地历年种植番茄,均有番茄灰霉病发生。

1.4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方式进行。小区面积:30m2,重复次数:每处理4次重复。

1.5试验方法

1.5.1施药方法

采用喷雾法施药。将各药剂按试验设计剂量(详见表1)兑水后,分别对番茄叶片进行施药,首次在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10d1次药,连续使用3次。注意对番茄叶片的正反面均匀喷雾,以喷湿叶片为度

1.5.2施药器械

使用的施药器械为背负式手摇喷雾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奇力农械厂生产,型号:3WBS-15型),工作压力0.2 Mpa~0.3 Mpa,喷头为双喷头,孔径为1.8 mm

1.5.3施药时间和次数

本试验的施药次数为3次,第1次施药时间为202216日,第2次施药时间为2022113日,第3次施药时间为2022120日。

1.5.4使用容量

用水量为1025/公倾空白对照喷施等量的清水。

1.5.5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期间没有使用其他农药对靶标生物进行过防治。使用吡虫啉、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白粉虱、夜蛾害虫

2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2.1  气象及土壤资料

2.1.1  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202216~2022130)的当地阴雨d数为20d,平均相对湿度78.23%,白天平均温度为16.2,夜间平均温度为10.5℃,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为9.0℃和22.0℃。

2.1.2  土壤资料

试验地土壤为红泥壤土,较深厚,pH5.7,有机质含量1.5%,田间肥力分布基本均匀一致

2.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2.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本试验共进行2次病情调查:第1次调查为药前发病基数调查,于202217日进行;第2次调查为第3次施药后10d的调查,于2022130日进行。

2.2.2  调查方法

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2株共随机调查10株,调查每株全部叶片及果实,记录发病叶(果)数及各级病叶(果)数、总叶片及

2.2.3分级标准

叶部为害分级方法(以叶为单位)0无病斑;1单叶片有病斑3个;

3单叶片有病斑46个;5级,单叶片有病斑710个;7级,单叶片有病斑11-20个,部分密集成片;9级,单叶片有密集病斑占叶面积四分之一以上。

果实为害分级方法(以果为单位)0无病斑;1级,残留花瓣发病或柱头发病;3级,萼片腐烂或柱头发病蔓延到果脐部;5级,果脐部有浸渍斑无霉层;7级,果脐部有霉层但未扩展到其他部位;9级,霉层扩展到果的其他部位2

2.2.4药效计算方法

本试验调查的数据共有病情指数(以下简称病指)和防治效果(以下简称防效)2种,其计算方法如下

病指 =[∑(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

防效(%=[1-ck0×pt1/( ck1×pt0]×100

式中:ck0为对照区药前病指;pt0为处理区药前病指;ck1为对照区药后病指;pt1为处理区药后病指

2.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采用目测法观察试验药剂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2.4对其他生物影响

试验期间,目测观察未发现试验药剂对病害有影响的其它生物发生

3结果与分析

3.1试验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作用

3.1.1药前病情调查结果

药前调查结果显示,各处理区番茄灰霉病的平均病指在0.94~1.15之间,且在统计学上均处于同一水平,表明试验田番茄灰霉病的分布是均匀的。

3.1.2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分析

由表2可看出,末次药后10d对番茄叶片调查,试验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225g/hm2300g/hm2375g/hm2和对照药剂50%咯菌腈WP有效成分225g/hm250%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g/hm2对番茄叶片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4.81%78.38%81.38%74.36%77.32%其中以试验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375g/hm2的防效最好试验药剂300g/hm2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显著与试验药剂225g/hm2的防效相比差异显著两个对照药剂相比,防效差异极显著。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300g/hm2防效225g/hm2的相比防效差异显著;与两个照药剂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不显著。试验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225g/hm2防效与两个照药剂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不显著。两个照药剂之间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不显著3

3.1.2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分析

由表3可看出,末次药后10d对番茄果实调查,试验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225g/hm2300g/hm2375g/hm2和对照药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25g/hm250%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300g/hm2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1.85%75.68%80.73%72.61%74.50%;其中以试验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375g/hm2的防效最好,与其它处理的防效相比均达差异显著水平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300g/hm2防效225g/hm2的相比防效差异显著;与两个照药剂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显著。试验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225g/hm2防效与两个照药剂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不显著。两个照药剂之间的防效相比,防效差异不显著。

3.2 对作物的安全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喷雾法施药,试验药剂的各处理剂量对作物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其他非防治靶标生物无致害性作用。

3.3 药剂评价及技术要点

3.3.1 药剂评价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试验药剂有效成分为225/公顷300g/hm2375g/hm2使用剂量下,至未次药后10d,对番茄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均达71%以上,药剂处理最高防效达到81.38%;试验药剂有效成分为225g/hm2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25g/hm250%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300g/hm2的防效相当(见表2、表3);所有试验药剂处理均对作物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其它非防治靶标生物没有产生致害性影响。据此,我们认为在番茄生产中值得推广使用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

3.3.2防治技术要点

根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300375g/hm2番茄灰霉病发生初期667m2施药剂量4050g采用喷雾法对植株的叶片进行施药,每隔714d1次,连续使用3次。hm2用药液量为1025L注意对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以喷湿叶片为度45

参考文献

1 赵建江,路 粉.河北省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和咯菌腈的敏感性J, 植物病理学报.2018(06)817-821.

2施颖红唐玉英.50%氟吡菌酰胺·嘧霉胺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 上海蔬菜202505):63-64.

3 王永慧,华贝贝.不同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223):84-86+94.

4 魏林,梁志怀,唐炎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J, 长江蔬菜,202007):54-55.

5 任胜喜,姜兴盛,.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植物医生,2019(04)61-63.

表1  番茄灰霉病防治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

处理编号

供试药剂

施药剂量

有效成分量

生产企业

(g/667m2

(g/hm2

1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

30

225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2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

40

300

3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

50

375

4

50%咯菌腈WP(对照药剂)

30

225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5

50%啶酰菌胺WG(对照药剂)

40

300

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

6

空白对照

/

/

表2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第3次药后10d对番茄叶片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药剂处理(有效成分)

平均病指

平均防效(%)

差异显著性

5%

1%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225g/hm2

3.83

74.81

b

B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300g/hm2

3.45

78.38

ab

AB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375g/hm2

3.26

81.38

a

A

50%咯菌腈WP225g/hm2(对照药剂)

4.25

74.36

b

B

50%啶酰菌胺WG300g/hm2(对照药剂)

3.6

77.32

b

AB

表3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第3次药后10d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药剂处理(有效成分)

平均病指

平均防效(%)

差异显著性

5%

1%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225g/hm2

0.74

71.85

c

B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300g/hm2

0.64

75.68

b

B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375g/hm2

0.5

80.73

a

A

50%咯菌腈WP225g/hm2(对照药剂)

0.76

72.61

c

B

50%啶酰菌胺WG300g/hm2(对照药剂)

0.71

74.5

bc

B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卢行尚(1967-),男,壮族,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植保及农业技术推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