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道治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山区河道治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白塑明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水利局 云南 泸水 673200)

摘要:山区河流对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涵养生态环境,保护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要作用,但在山区河道治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山区河道治理工作,提升河道治理效果。

关键词:山区河道工程;治理;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人民群众对“山青、河畅、水美”的生态宜居需求和更高效、更优化、更便捷的水资源利用需求也不断增加。特别在山区,如何实现既要防御洪水等自然灾害、涵养生态,又要合理、有效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成了河道治理问题的当务之急。河道治理除了前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之外,河道治理工程后期的管理与养护也同样重要,只有抓好建设和管理,才能确保河道治理工作发挥成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山区河道典型特征

山区与平原有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因此,山区河道往往表现为:河道断面受周围地形影响大,断面大小变化大;河流水力比降大,河水湍急,水体对河道和河岸冲刷严重;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水位幅度变化大;河岸岸坡普遍陡峭,植被较好;河道淤泥相对较少且河砂粒径大;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洪峰大,历时短,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3、山区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资料收集不完善

由于大部分山区河流无水文、水资源和气象等科学监测设备,因此缺乏相应科学完备的基础水文水资源基础资料,加上有些勘测设计人员在前期踏勘、设计阶段对历史洪水资料调查工作不深入细致,大多采用个别群众描述或经验判断值测算洪水过程,导致理论计算水面线和实际过程有较大差距,对拟采用的河道治理方案产生不良影响。

3.2设计标准与实际有偏差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SL 252-2017 )》《防洪标准(GB50201-2014)》等确定堤防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时,堤防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是根据防护区人口和耕地、防护对象的性质和重要性等决定的。山区人口少,村庄分散,耕地零星分布,洪水淹没区对群众影响较小,因此设计防洪标准偏低。但在很多山区等地,洪水经常发生,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都十分严重[1],低标准河道治理工程难以满足长期发挥工程效用的需求。

3.3治理措施单一

受以往工程经验和传统观念影响,山区河道治理往往被认为是防洪工程建设,以河道防洪功能为主。因此,现行山区河道治理大多采取以新建防洪堤、岸坡加固等以突出防洪功能为主的方案,且以上方案受资金、理念等因素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基本采用传统的浆砌石混泥土、土石堆等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应用少,与高质量生态治理趋势和要求有差距。

3.4缺乏系统规划

山区河道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治理资金大部分来自国家投入,少量地方配套。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山区河道治理工作只能以“小步走路”的方式分区、分段实施,且治理内容大多以满足防洪功能为主,无法把河道治理工作放到河流流域统筹考虑和规划,无法把河道治理与河道周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全方面无死角衔接起来,导致河道治理与社会生产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河道治理不没有形成完善的防御洪水、生态保护、截污清源体系,不能最大程度发挥河道治理效果。

4、山区河道治理对策

4.1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建设工作

完整、科学、准确的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是各级政府开展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有效防御水旱灾害、实施各项水工的基础,因此,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落实河长制工作求,充分依托智慧水利、信息水利、灾情一体化指挥等平台,因地制宜加强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建设,为区域河道综合治理、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4.2合理确定治理标准

认真收集、统计和分析相关水文水资源基础数据,根据被保护对象的性质、重要程度、受淹损失大小等因素,既要遵照现行设计标准,又要高度满足显示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治理方案,努力做到治理成效明显,作用发挥长久。

4.3坚持综合治理

山区河道治理,要摒弃以防洪功能为中心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即要考虑满足防洪减灾和排污等基本功能,又要兼顾生态保护和景观等综合要求,根据现有河道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的地理优势,结合治理河段地形、地质、河流流势、流态等情况,尽可能选择适宜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采用合理的总体布局。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典型案例经验,积极运用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避免河道治理成千篇一律的“硬化、渠化”,努力做到山区河道治理安全、生态、经济的有机结合。

4.4注重统筹规划

利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良机,以构建农文旅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在有计划加大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不断提高第三方资金投资河道治理资金比例,尽最大努力解决河道治理资金不足问题。资金保障后,转变河道治理以突出防洪功能为主的理念,在河道治理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河道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水源涵养、污水处理、人文景观、文旅发展等其他功能需求,把河道治理工作放到河流流域生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山区河流治理的综合效益,把山区河流治理成安全、生态、和谐的河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河道治理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充分借鉴先进治理理念,综合考虑治理措施,针对山区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与提高,促进人水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C]//.Proceedings of 2022 Shanghai Forum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ETM2022)(VOL.2).,2022:21-22.DOI:10.26914/c.cnkihy.2022.037478.

[2]陈馥芳,郑维.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8):50-51.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1.04.218.

[3]李卫忠,汪粉眀,王荣方.水利河道工程治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09):145-146.

[4]徐荣才.山区河道治理的设计理念浅析[J].建设与发展,2017(07):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