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点拨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周慧雯1, 蒋朝霞1,罗冬梅1,李小雁1, 黄海琴2,宋金梦1,郑泳珍1,许燕来1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1.肿瘤内科七区;2. 肿瘤放疗一区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 探究点拨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肿瘤科护理实习生6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应用点拨教学法,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医患沟通准备评分、信息收集评分、信息给予评分、理解患者评分、结束护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教学后病历书写评分、学习成绩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 肿瘤科护理实习生采用点拨教学法教学,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肿瘤科;点拨教学法;学习成绩

肿瘤科为临床常见科室,护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能力是医患沟通能力,当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后,患者能够感受医师的关爱与责任心,继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点拨教学法是以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知识传输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教师排查有补充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思维障碍、心理障碍、知识等方面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研究,他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与途径,提高综合能力。本文将以60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点拨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6月肿瘤科护理实习生6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所有学员中,男5例,女55例;年龄是18-24岁(21.98±1.38);本科毕业生12例,专科毕业生4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两组学生上述资料差异是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教师选取1-2个病历开展教学,讲述病例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等,采用设问方式提出护理问题,由学生思考与讲述护理措施,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做好学习笔记。

研究组应用点拨教学法:在肿瘤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病例,教学前几天向带教老师与学员讲述患者基本信息、护理问题等,由学员与教师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录制教学视频,视频可由教研室教师自行录制或者使用国内其他高校发布的优秀的开放资源,视频不宜过长,时间在10分钟以内,应有明确的目标,集中说明某一问题。学生根据病例提前复习,在课前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可以使用回放及反复观看,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同时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作出标记并通过线上平台反馈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对课程进行简短陈述,根据课程主题及学生提问,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病例,并就情景模拟中新发现及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展开互动及讨论分析。教师提供必要的纠正及信息补充。对课前及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纠正。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对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以书面形式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并针对性的上传课后练习,对课堂知识予以巩固。指导学生书写护理病例,在查房结束以后,学生需完整书写护理病历,在完成后交给老师,有教师给予系统化评价。规范考核学生,采用试卷考核按时,内容有护理操作、基础理论,根据肿瘤科常见病历命题,如输液、导尿等。

1.3观察指标
   (1) 对比学生沟通能力,使用SEGUE量表综合评估,包含医患沟通准备工作、信息收集工作、信息给予工作、理解患者能力、结束护理能力。(2)评估病历书写能力、学习成绩。

1.4统计学意义

使用SPSS19.0分析,借助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沟通能力评分、学习积极性的差异,借助x2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情况。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学员综合能力结果
    研究组学生医患沟通准备评分是(3.56±0.43)分,信息收集评分是(6.12±0.48)分,信息给予评分是(4.98±0.52)分,理解患者评分是(2.45±0.28)分,结束护理评分是(0.85±0.12)分。参照组学生医患沟通准备评分是(2.68±0.39)分,信息收集评分是(4.34±0.52)分,信息给予评分是(3.12±0.47)分,理解患者评分是(1.23±0.36)分,结束护理评分是(0.47±0.12)分。研究组医患沟通准备评分、信息收集评分、信息给予评分、理解患者评分、结束护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T=5.9788,8.9056,6.5685,5.6734,5.8956)。

2.2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对比

研究组学生教学后病历书写评分是(92.45±5.12)分,学习成绩评分是(94.71±4.89)分;参照组学生教学后病历书写评分是(85.81±4.93)分,学习成绩评分是(84.19±4.78)分。研究组教学后病历书写评分、学习成绩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T=6.8344,5.9133)。

3 讨论

有学者提出,临床带教效果受到制度因素影响,包含四方面,即教学职责不明、教学目标未明确设置、缺乏完善质量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职责不明,消极者将出现懒惰怠工现象,而积极者将出现工作繁重现象,同时还可造成互相推诿工作责任与任务情况,无法顺利完成教学工作[2]。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发生巨大变化,而各行业也随之改变,临床教学形式也应当相应转变,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线上时间在传统课堂中线下安排,结合授课内容,合理调整线上时间与线下时间。点拨教学法是翻转教学法为基础,选取经典案例开展教学,突出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灵活性与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点拨教学法使得教学信息更加清晰,学习流程更加完善,继而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4]。本研究中,研究组医患沟通准备评分、信息收集评分、信息给予评分、理解患者评分、结束护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教学后病历书写评分、学习成绩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

综上,肿瘤科护理实习生采用点拨教学法教学,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世芬,吴成珍,罗肇敏. 探讨点拨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J]. 医药前沿,2016,6(15):368-369.

[2] 梁战华. 点拨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7):123-125.

[3] 赵春. 点拨教学法在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价值[J]. 母婴世界,2021(6):285.

[4] 赵煜. 探讨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2020,6(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