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谈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与对策

王家文

砚山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监测和能源中心  云南 砚山 663100

摘要:外来入侵物种通常是由人为在自然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活动过程中被引入在当地生态系统中产生再生能力,给生态系统稳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或者损害的物种。鉴于此,本文就砚山县出现的各种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的入侵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防控对策,旨在有效管控外来入侵植物过度繁殖与生长。

关键词: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入侵现状;对策

外来入侵植物指的是某种植物经人为渠道或自然途径由原产地迁移至新生态系统的一个过程,人们通常用两种层面对其进行了解,其一,外来入侵植物必须是非本土、外来的;其二,该入侵植物可以在当地生态系统中繁殖扩散并且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明显影响使得当地生物发展稳定性及多样性受到损害一般情况下,外来入侵植物可能会对当地景观完整度及自然性造成破坏摧毁当地的生态系统损坏和影响动植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不利于当地生态系统长远稳定发展。依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相关定义,外来入侵植物是在半自然自然生态系统所建立的一个种群,当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和显著变化时,就属于具有入侵性的危害类外来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入侵植物可能会导致当地农林业产品品质产值降低,大大增加造价成本第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负性影响,尤其是侵占当地植物生存空间的入侵物种,可能会导致当地植物濒危死亡第三,对当地人畜身体健康与经济贸易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1.砚山县有关外来入侵植物的发展现状

1.1砚山县概况

砚山县在我国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处于北纬23˚19´23˚59´、东经103˚35´104˚45´间。并且,砚山县东面连接广南县,南面连接西畴县文山市,北毗邻丘北县,西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接壤。县政府所在地江那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那镇向东行驶11千米可以直接广西罗村口,南行35千米直接州府文山,西160千米抵开远,北326千米抵昆明。国土总面积3822平方千米,辖4个镇、7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砚山县境内为滇东南岩溶丘源地貌,全境地貌特征以岩溶盆地为主,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的岩溶坝子共有35个(总占地106.49万亩,砚山县总土地面积27%),以平远、稼依坝子为大(61万亩);其次为砚山坝子(12.64万亩),红舍克坝子(5.99万亩)。砚山县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高原气候,遇到极端天气最高气温达到33.4°C,最低气温达到-7.8°C,年均气温16.1°C,每年降水量约1008毫米,全年共有250320天处于无霜期,四季气候变化不够显著,但干湿分明,存在明显立体气候,存在春暖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变化特点。另外,六诏山脉纵横砚山县东南部,该县处于红河、珠江分水岭,河网密度小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积1548.85平方千米;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面积2189.15平方千米。主要河流包括公革、阿山龙、八嘎、稼依、翁达以及贵马,总长213.9千米,流域2769.67平方千米,能够灌溉55万多亩农田耕地。

1.2外来植物入侵渠道

外来植物入侵渠道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意间引种入侵,随着快递、物流的快速发展往来越频繁,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物种引入,加速了物流运输,为外来物种无意引入创造了良好的传播媒介,如“加拿大一枝黄花”。二是伴随引入,由于外来物种中存在许多伴生、共生以及寄生等植物类型,当某类物种被引入其他地区时,通常会一起引进一些非目的物种孢子、等繁殖体以及目的物种。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于农作物花卉植物引入过程中,如:豚草、毒麦等。三是自然入侵植物,该植物可以利用河流、风雨等自然条件及自身生物学特征由原产地转移至另一地域。外来入侵水生植物可以借助水流移动传播,植物种子及繁殖体能够借助风或者动物力量达到自然传播目的,如“紫茎泽兰”然而,目前发生在砚山县的外来入侵植物自然扩散及渗透现象大多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1.3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普查

2022年砚山县对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普查,在全县11个乡镇,41个村委会,开展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每个乡镇不少于2个村委会,覆盖县域内所有乡(镇)。普查生境7种(公路用地、沟渠、果园、旱地、坑塘、农村道路、水田),覆盖所有踏查关键区域。针对农业外来入侵植物面上调查清单所列植物,结合各乡(镇)应本地区主要地理环境特点、生境分布特征等踏查关键节点,明确踏查重点区域,设置踏查路线7条和踏查点41个,组织进行踏查。通过普查结果统计,砚山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录入有效数据1122条,普查发现农业外来入侵植物60种,其中入侵较为严重的有白花鬼针草、银胶菊、紫茎泽兰等。

1.3.1通过对砚山县域所有乡镇进行普查后,得出两条结论:一是高海拔地(海拔:2211米)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较少;二是中低海拔地区(海拔:1121米)普遍存在白花鬼针草、空心莲子草、胜红蓟(藿香蓟)、紫茎泽兰、银胶菊等外来入侵植物,中低海拔地区受外来入侵植物影响较为严重,入侵植物物种较多。

1.3.2通过不同生境普查结果显示,砚山县受外来入侵植物影响较为严重的生境为通往旱地的道路两旁、地块交界、进入村道路旁、村庄内等地是受外来入侵植生长较多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道路两旁、村庄内排水沟旁属于公共地界是典型“三不管地界”,因平时村庄内未形成集体清除习惯,最后变成外来入侵植的栖息地,而房前屋后、围墙头上等卫生死角,虽然是农户的地界,但是多生长于叫难清理的地方,不便于平时清理只能定期清理一下,过后也只能任由它生长。二是地块交界、地埂边,农户在种地的同时,一方面农户在农作物中耕管理时喷洒除草剂的过程中顺便就把外来入侵植物一起清除了,但在交界的外来入侵植物,由于农户只重视清除自家地里的杂草,又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便不管;另一方面因在地块交界不清理还能作为明显的标准物,便于区分地块,所以地块交界、地埂边变成外来入侵植的栖息地。

2.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防治的对策

2.1以科普宣传、小手拉大手活动为载体,开展外来入侵植物防治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寨、进家庭等活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生长和繁殖规律、生态特征等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营造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2定期开展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主要开展农业外来入侵 植物、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和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采取面上调查和重点监测相结合方式实施。开展调查,掌握农业外来入侵 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等基本信息。选取部 分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在其暴发区、新发区及高危风险区等 重点区域,设置调查样点,开展系统调查监测,测算危害程 度、经济影响、生态影响与潜在扩散风险。

2.3针对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物种进行化学药剂防除试验筛选出系列防除药剂,分类防除。

   2.4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对防治外来物种危害有优异成效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相关组织团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外来入侵物种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大力表彰。严禁将外来物种私自放生至野外或丢弃等行为,避免人为造成的入侵物种大肆繁衍情况发生

2.5增强预警能力,一是加强与科技研究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联系力度,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提高农林业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并与县级相关机构时刻保持联系确保可以及时收集外来入侵植物相关信息二是建立健全风评体系,协调相关部门有目的的对当地畜牧园艺绿化等行业引种活动开展风险评析与控制工作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可行性评估论证。

结语:

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并不意味着停止引进外来植物,也不是说彻底清除外来物种而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念看待外来物种,对于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外来物种积极引进,同时要加大风险评估力度有效控制入侵物种生长与繁殖,在加大外来入侵植物治理强度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产价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