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修复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素清除效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生物修复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素清除效率研究

叶胜兰1,2,3,4,牛子儒1,2,3,4

(1.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2.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3.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5. 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 4.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室盆栽进行验,研究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条件下的中生植物对氮素的清除规律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N3处理的叶片含氮量含量最高,为16.22 g/kg在不同强度营养化水体中,鸢尾对水体中氨氮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各处理水体中NO3-N浓度先升高再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中、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对NO3-N高于其他处理,其清除率达到了56.4%62.2%

关键词:氮素浓度;鸢尾;去污效率

1.引言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造纸、炼钢等工业废水以及农药和化肥等地表污染物,包含了大量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物质[1]。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为藻类及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条件,使其迅速繁殖,造成水体溶解氧不断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化[2-3]。目前,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氮磷等营养元素在底泥与上覆水之间的迁移转化受到温度、pHDO[4-6]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通过自身的吸收和利用水体中的氮、磷物质;另一方面,植物发达的根系通过扎根在底泥中,可有效的防止底泥发生上浮,降低了内源营养盐向水体中释放,减少水体发生二次污染,且已经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7-9]。水生植物对养分如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富集是修复、调节和控制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最为主要且有效途径[10-13]。且不同种类的中生植物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目前,大多植物的去除率变化范围为20%98%。同时,植物修复水体是一种简单、经济、可持续的水体修复手段,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14-15]。其中,中生植物相比于大部分以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为主的湿地植物而言,具有根系更深,根系输送氧气和新陈代谢能力更强,生长期更长的特点,用于水体的净化可减少二次污染,降低成本[16-17]。因此,植物修复不仅高效、安全,且具有可持续性。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移栽时选择基本大小一致的幼苗,保证实验一致;

由硝酸铵(NH4NO3 )配制成的低、中、高3种不同TN质量浓度(31218 mg/L)的富营养化水体,试验平衡后开始进行试验。补充水分为超纯水。

2.2 试验设计

试验装置为直径30 cm、高50 cm 的圆柱型聚氯乙烯(PVC)桶。将培育好的鸢尾幼苗,以相同生物量移植至塑料桶内,移植完成后,向塑料桶内添加蒸馏水1 L。稳定3d 后加水至45 cm处。实验开始后定期采样,测定各项指标。植物收获后,将根与茎叶分开,用于植物中全氮的测定。

2.3测定指标及方法

水体中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利用AA3流动分析仪测定。

植物样中氮素测定:利用H2SO4-H2O2消煮法浸提。

3.结果与分析

3.1鸢尾不同器官总氮的含量


1为整个实验期间,鸢尾不同器官含氮量对比(以干重计)。鸢尾叶中的总氮质量浓度显著大于茎和根(p<0.05),茎和根中的总氮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叶片中N1N2N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9.8713.5514.51 g/kg,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

1鸢尾不同器官总氮含量

3. 2鸢尾对水体中铵态氮素清除率研究

在不同氮素浓度富营养化水体条件下,鸢尾对水体中氨氮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去除速率较快(图2)。在实验初期20 d低、中、高和对照组水体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快速下降,分别1.27 mg/L6.89 mg/L11.79 mg/L6.55 mg/L,分别降至0.92 mg/L4.73 mg/L7.15mg/L5.31mg/L去除率分别为33.1%38.6%39.4%47.8%。种植水生植物对不同浓度氮的去除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实验结束时,高、中、低和对照组对水体中氨氮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4.1%78.5%63.8%12.6%


2 水体中氨态氮含量变化

3. 3鸢尾对水体中硝态氮素清除率研究


由图3可看出,各处理水体中NO3-N浓度先升高再下降,然后趋于平稳。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水体中NO3-N快速下降富营养水体NO3-N最低将至了0.91 mg/LNO3-N消除率平均达到了

20.4%,其中N3N2处理的硝态氮清除率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分别达到30.1%28.8%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到试验结束时,低、中、高浓度处理和CKNO3-N分别为0.741.421.852.71 mg/L,其清除率为31.5%56.4%62.2%7.5%

3 水体中硝态氮含量变化情况

3.结论

种植鸢尾后,一方面,另一方面植物通过养分吸收去除水体中的氮素,且对高浓度的清除效果最为显著。综合分析水体中的氮素减少原因,可能是氮素在底泥、上覆水、植物体中存在动态平衡,植物组可通过吸收、根系作用等大量消耗水体、底泥中的氮素,尤其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可大量消耗氮素,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维持底泥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申振荣,祝孔卓,臧红霞.浅析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2017,9(18):3-4.

[2]马淑艳,李晶,李传举,.UASB处理畜禽废水的启动试验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69-71.

[3]朱夕珍,崔理华,温晓露,.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4):454-457.

[4]邢雅囡,阮晓红,赵振华.城市重污染河道环境因子对底质氮释放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0,21(1):120-126.

[5]付春平,钟成华,邓春光.pH与三峡库区底泥氮磷释放关系的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0):125-127.

[6]龚春生,范成新.不同溶解氧水平下湖泊底泥-水界面磷交换影响因素分析[J].湖泊科学,2010,22(3):430-436.

[7]邓文丽,刘均平,王晓星,.北京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研究[J].湿地科学,2013,11(1):27-34.

[8]Lu Q,He Z L,Graetz D A,et al.Phytoremediation to remove nutrients and improve eutrophic stonnwaters using water lettuce[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0, 17(1):84-96.

[9]方云英,杨肖娥,常会庆,.利用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污染水体[J].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2):407-412.

[10]张志勇,刘海琴,严少华,.水葫芦去除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能力的比较[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5):1039-1046.

[11]宋玉芝,朱广伟,秦伯强.太湖康山湾示范区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控制的适用性分析[J].湖泊科学,2013,25(2):259-265.

[12]金树权,周金波,朱晓丽,.10 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8):1571 1575.

[13]Ran N,Agami M,Oron G.A pilot study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using duckweed ( Lemna gibba L.) for treatment of domestic primary effluent in Israel[J].Water Research,2004, 38(9):2240-2247.

[14]Shafai S A,Gohary F A,Nasr F A,et al.Nutrient recovery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using a UASB-duckweed ponds system[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7,98(4):798-807.

[15] 陈永华,吴晓芙,郝君,. 亚热带地区潜流人工湿地木本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J].环境科学, 2014, 35(02). 585-591.

[16] 赵珊,张军,陈沉,. 木本植物作为人工湿地植物的可行性试验[J]. 净水技术, 2012, 31(01). 73-79.

[17] 陈永华,吴晓芙,郝君,.4 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去污效果[J]. 生态学报, 2014, 34(04). 916- 924.


作者简介:叶胜兰(1986-),女,四川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营养生长以及土地整治等方面研究。E-mail552769044@qq.com

基金:陕西地建-西安交大土地工程与人居环境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21WHZ0093)及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内部项目(DJNY-YB-20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