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影响分析

李婷婷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399

【摘要】目的:于助产工作中给予产妇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价值探究。方法:此次研究共计收录病例样本120例,均收录于2021.8——2022.8期间在我院生产的产妇,样本入组规范性分组后,接受不同的助产服务,分别为对照组(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统计不同组别样本在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产后出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于干预前后就产妇情绪状态展开评价,干预前组间差异较小,干预后虽两组评分值均降低,但均以观察组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用时更短,24h出血量更低,P<0.05。结论:于助产工作中给予产妇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分娩应激表现;产程;产后出血

虽然分娩对于产妇而言,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由于分娩时异常的疼痛感会持续整个生产过程,因此,产妇会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而这些情绪的产生,恰恰会导致产妇机体发生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疼痛感,形成恶性循环[1]。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异常的疼痛感,会增加产妇的体能消耗,从而导致产程时间延长,不仅对顺利娩出胎儿有不利影响,而且会大大降低临床顺产率,提升产后出血发生率,影响母婴安全性[2]。基于此,本文特收录120例产妇为样本,分组对照探究,于助产工作中给予产妇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计收录病例样本120例,均收录于2021.8——2022.8期间在我院生产的产妇,样本入组规范性分组后,接受不同的助产服务,分别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9.89±4.13)岁;孕周36-40周,平均(38.82±3.54)周;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30.07±3.88)岁;孕周38-42周,平均(39.28±3.80)周。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助产,协助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并给予常规的预期指导工作。

观察组应用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于分娩之前,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分娩技巧,并给予产妇适当的鼓励;协助产妇开展产前运动工作,可以通过给产妇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来让产妇尽快的熟悉产房和产区环境,在产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助产士带领产妇进入产房,进行短暂的参观,以减轻产妇的陌生感;并于此过程中,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和交流,明确产妇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来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正式分娩之前,指导产妇提前练习自由体位和呼吸减痛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并且通过心理疏导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产妇心理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助产妇和家属轮流陪伴产妇,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和心理支持,加强与产妇交流的同时,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若出现异常问题,需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让产妇及其家属能够提前了解到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况,提前提升产妇对紧急事件的承受能力。

1.3观察指标

情绪状态采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价,SAS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SDS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低患者情绪状态越佳。

统计两组产妇产程用时和产后24h出血量,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应激表现

于干预前后就产妇情绪状态展开评价,干预前组间差异较小,干预后虽两组评分值均降低,但均以观察组评分值更低,P<0.05。详见表1

表 1两组产妇情绪状态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60

54.72±8.04

45.37±6.46

60.85±7.34

42.46±6.62

观察组

60

55.18±7.77

41.75±7.18

59.07±8.41

39.75±6.87

t

--

0.32

2.90

1.24

2.20

p

--

0.75

0.00

0.22

0.03

2.2比较两组产程用时及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产妇产程用时更短,24h出血量更低,P<0.05。详见表2

表 2两组产程用时及产后出血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产程用时(min)

产后24h出血量(ml)

对照组

60

457.75±96.48

269.52±49.74

观察组

60

420.38±104.51

250.34±51.48

t

--

2.04

2.08

p

--

0.04

0.04

3、讨论

对于围产期产妇而言,助产士所承担的工作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分娩指导、产前保健、健康教育、产后促进泌乳、缓解疼痛感等,因此,助产士护理质量的优质与否,与产妇的顺产率、产程以及妊娠结局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临床认为,助产妇应于产前开展分娩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来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同时,提升产妇的临床依从性,让产妇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和分娩体位,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感

[3]。通过助产士向产妇开展围产期护理工作,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提升信任感,让产妇能够于后续生产过程中,积极配合助产士,达到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和母婴安全性的目的。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于干预前后就产妇情绪状态展开评价,干预前组间差异较小,干预后虽两组评分值均降低,但均以观察组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用时更短,24h出血量更低,P<0.05。

综上所述,于助产工作中给予产妇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降低产妇分娩应激表现、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廖小梅,张逢春.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13):145-149.

[2]张小青,朱丽.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5):474-475.

[3]许趁想.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