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浅析

柴双龙

新疆圣雄电石有限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000

摘要:实验室内测量仪器、器材品种繁多。在设备质量管理与维护期间,既需要做好日常设备检测,又需要明确记录并识别检测期间状态,确保设备选择正常。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仍存在许多应待完善的问题。通常,通常针对这些问题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完善。

关键字:仪器设备;管理;期间核查;检定校准

引言: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盛行的背景下,实验室在先进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开展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实验室在仪器设备管理中应考虑管理模式动态可调性。本文重点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措施进行探析,仅供参考。

一、设备的分类

根据仪器实际状况,可以将实验室划分为重要仪器、主要仪器、辅助设备及物理量具4类,以便于后期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重要仪器:直接展示数值结果或者展示数值参与检测结果计算定性及定性检测核心仪器叫重要仪器,例如无损检测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主要仪器:用来精确控制测试条件或者显示数值而没有参与测试结果计算都会阻碍测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如环境监测用温湿度计等;辅助设备:对测试过程起从旁协助作用的装置,它选择不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有效的装置叫做辅助装置,例如用来稳压的稳压电源等;物理量具:有赋值的量具在固定形式下重现或使用时给予一个或几个数值,叫做物理量具,如量块等。设备管理员需建设实验室《设备统计表》。该统计表中至少要覆盖设备基本情况,例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和类别;设备类别的功能在于决定对设备管理的方式,但是在不同实验方法中还可能会存在同一种设备使用的情况,而且不同方式的规模不一样,这时应该对这种设备按照重要而又更加严格地管理。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陈旧,没有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有些小实验室连专门管理人员都没有,只由操作人员负责仪器的保养与管理,而缺少实验设备日常保养工作。实验室仪器设备丰富。尽管每次试验可能选择的装置数量有限,但是其他装置还需定期保养与管理。当综合管理手段欠缺时,许多设备老化问题太严重了,但是仍然不会报废和替换新的设备,当需要使用时就会影响试验正常开展。

2管理流程缺乏标准化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要建设标准操作流程。设备老化或损坏时,必须按标准程序报批,然后按程序报废、回购或修复。但是考虑到管理流程繁杂、执行力不强、仪器维修或者报废审批耗时较长等因素,还可能形成较高管理费用。所以在实际运行中许多管理标准未能有效地执行,实验室管理人员本身就缺乏测试与判断装备的能力,由此导致实验室设备质量管理不善,很多仪器设备问题未能及时处理。

3质量管理模式落后

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模式陈旧,没有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有些小实验室连专门管理人员都没有,只由操作人员负责仪器的保养与管理,而缺少实验设备日常保养工作。实验室仪器设备丰富。尽管每项试验可能用到的器材都是有限的,但是还有一些器材是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管理的。由于没有综合管理手段,许多设备老化现象太严重了,但是仍然没有报废和替换新的设备,必要时还会影响到试验的正常开展。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1注意仪器设备的选购

仪器设备采购从过程中涉及到采购计划编制,可行性研究和招投标。考虑到实验室科研或者实验需要不一,仪器设备定制化渐受欢迎。定制非标准定制仪器,以符合供应商的具体功能。通过对仪表常规功能及运行指标进行考察,着重确认定制部件功能及运行指标达到预期使用要求。在实验室具备了与自身需求相结合自主制造装备的条件下,实验室应当参考同类型仪器标准并结合其功能及运行指标对其质量要求,技术要求以及适用性所配置装备进行检定。

2增强实验仪器质量管理意识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应不断地进行总结,经常参加技术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检验水平和完善自己;同时实验室每个成员必须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实验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作为重要任务。只有从根本上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才能够确保产品检验工作能够准确,顺利完成,进而确保产品达到要求,检验工作准确可靠。

3构建成套设备技术档案

以建设良好的仪器档案为基础,对仪器档案进行全面管理与利用,全面记录仪器校准,保养,周期检查情况,尤其是对仪器信息设备的故障与检修情况。借助于仪器设备档案的建设与完善,对实验室予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保养,故障排除,损坏情况以及产生原因提供了详尽的技术信息,保证了实验室仪器设备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并在翔实技术资料的帮助下,有的放矢地安排技术培训,让检测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及以往历史有所了解,以免同类故障重演,或者对同类故障进行有效技术参考、制订有效改进方案和提供技术资料等,确保设备完好率和使用效率。

4维修报废

设备日常工作发生故障后,要按照实验室要求的流程检修。关键部位修复或者影响其性能的,应当按照本条的验收要求重新开展验收检查活动。维护合同以及一切维护活动都以文件的形式记录在案。设备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可以认为已经报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使用寿命、主要部件或者结构已经损坏、达不到最低使用要求、没有修复价值;通过技术鉴定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或者破损严重不能维修;维修费用高于或者接近于新购的价格;由于国家标准变更未满足当前使用要求而无法进行改造;需要维修的设备没有备件,不能用其他零部件代替;无法迁移和延续的装备;国家行业法规对此作了相应规定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报废。实验室要建立设备报废申请、核准、报废及处理程序,实验室对仪器存储机密数据进行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具有生化毒性、爆炸危险残留等危险的特种设备应当在报废前无害化处理。

结语:简单地说,仪器设备管理在检测机构质量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综合性极强的作品,又是十分详细而烦琐的作品。只有在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才能够有效地把握实验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保证检测数据准确。

参考文献:

[1]范玉兰,陶功华,王宁,洪新宇,帅怡,肖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关键控制点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计量测试,2014,41(03):68-72.

[2]吴惠明,吴迪,杜鹃,巴洪宇,罗伏兵,刘晓庆,赵浩军,周德刚.北京市部分BSL-2和ABSL-2兽医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调研[J].中国动物检疫,2022,39(01):68-73.

[3]陈亮,王凯,刘平小,翁永斌,张剑.军队科研院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06):710-712.

[4]闫顺华,叶青,朱毅忠,吴鹏宇,迪丽努尔·沙比托夫.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关键控制点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3):1649-1651.

[5]李华,孙书洪,亓树艳,孔令洪,冯超,孔宇.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运行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01):157-160.

[6]刘长宏,朱再明,吕剑波.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15(05):164-166+174.

[7]何宇,刘成雁,王志嘉.规范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进一步提升实验队伍管理水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4-6.

[8]赵燕滔,权力,许仕君,屈喆,杨佳玲.可靠性分析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