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运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运作分析

杨丹

  内江市图书馆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就图书馆工作而言,互联网使文献采访的采访内容与采访方式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转变。同时,编目业务也趋向于统一性和标准化,采编业务逐渐向统采联编靠近。采编工作需要各部门协调统筹,这样才能更好地整合采编相关的职能。本文就采编的检索、规范进行分析,并基于互联网技术就文献采编与编目业务进行阐述。

关键词:图书馆;互联网;文献采访;编目业务;协同运作

文献采访(aquisition budget)是指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需求和文献源的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编目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某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实体(Item)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描述,并予以记录成为款目,继而将款目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为目录(Catalogue)或书目(Bibliography)的过程。可以说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运作是图书馆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创新,才能让上述工作更为科学,更为系统,更为标准。

一、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的变化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文献采编与编目业务迎来了新的契机,无论是从采访内容还是采访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编目业务也日趋统一规范。

(一)文献采访

一直以来,图书馆文献采访以纸质文献为主,由于过度依赖于报纸、期刊、图书,导致图书馆藏结构过于单一。互联网的出现让文献采访迈向网络化,其主要优势在于:第一,提升了纸质资源采访质量;其二,借助虚拟资源充实了馆藏内容。在政策支持下,各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采访经费逐渐倾斜。这主要体现于服务转型,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可以说,数字化、网络化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更体现了广大用户的真实需求,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

(二)编目业务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形式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图书馆编目业务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编目领域中机器可读目录(MARC)格式得以广泛推广。现有发行书刊都附有编目,这为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分类奠定了基础。受到采访途径和采访来源的影响,还存在着编目缺乏统一性等问题。相比传统资源分类与编目业务标准化而言,互联网技术已经使资源分类和编目业务得到很大提高。

    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献采编业务的协同运作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文献采编业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采编渠道也得以完善。从文献采编的精确性和针对性上看,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采编工作更具整体性特征,保障了资源的有效流通。

(一)采编业务流程整体化

在互联网平台上,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图书馆文献采访和编目业务不再“各自为政”,而是变得日益“集成化”,两者之间存在更多的交叉,采编对接更为简洁。在实际工作中,文献采编能够合理使用社会资源,比如:外包某些采编工作,这样能提升采编工作效率。通过竞标形式优选供货商,根据图书馆的要求,采访人员根据图书馆列出的清单为图书馆提供规范化的MARC数据。上述过程中,可以同步完成文献采访和文献编目。当然,这对文献采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掌握编目变化情况,能够和编目员顺畅沟通。第二,编目员不仅熟练掌握采访流程,还要知晓文献采购和验收方法,以此确保文献采编的协同运作。

    (二)借助网络整合资源

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电子图书资源的浏览。这就对图书馆文献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了突出读者这一服务主体,图书馆采编工作也需要紧密围绕读者展开。借助网络手段能够快速整合相关资源,还能为图书馆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相对文献采编,采访渠道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比如:依托互联网平台,馆际之间可以搭建采编数据库,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数字文献体系也更为标准。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搭建起了互动平台。图书馆会基于读者需求创新服务内容。

    (三)逐步整合采编业务职能

传统文献采编业务中,采编员与编目员和读者的直接沟通较少,很难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但同时,采编员与编目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则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感。不同的读者,他们对于文献信息的需求有着天壤之别,这就需要采编员和编目员与读者进行深度沟通,准确把握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而拓展工作思路。当然,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为采编员、编目员、读者搭建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三方相互了解,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能帮助读者提升检索能力,对图书馆编目知识有初步了解。

    三、图书馆文献采访与编目业务协同运作方法分析

为了保证两者能够协同运作,需要从技术上改善检索功能;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编制文献分类对照参考表,整体统筹文献采编工作。

    (一)提升图书馆采编系统检索功能

为了保证文献采编与编目业务协调运作,需要调整文献检索功能,借助协同运作发挥渠道价值。为提升采编工作效率,采编系统需要明确分类号、主题词等检索点,这有助于提升查全率,快速掌握文献资源位置,检索出上位类。另外,通过模糊检索可以提升筛选效果。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精准检索,未必能找到对应的目标资源,此时还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完成。

    (二)编制规范文献分类对照参考表

为了提升文献采访和编目业务的协同运作,还可以规范著录的参考表。为了有序衔接文献采访与编目业务,可以借助详细的对照参考手册这一“桥梁”,这是突破传统瓶颈的有效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搭建这一“桥梁”变得更为快捷,比如:制定采编参考表的同时,从网络上搜集符合标准的各种资源,从而保证采编→编目入库的完整性,确保了图书馆建设完善的规范性,并对后续交流和互通提供统一的格式化资源。借助文献分类对照参考表清除了采编之间的障碍,有效降低了采编人员工作量,促进采编工作协调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文献采访与编目工作应该和互联网技术保持同步。首先,要优化图书馆文献采访的方式与途径;其次,要规范编目业务的标准性,确保文献采编的统一性,真正为读者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发挥文献资料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