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杜晨宇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建设分公司

摘要:目前,城市交通业飞速发展,民众的出行交通工具多样,其中乘坐地铁无疑是相对便利的一种出行方式,因地铁运行速度快、舒适安全、节省能源、减少噪音和污染等优点,深受大众的喜爱,逐渐成为了民众的首选交通工具。在地铁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威胁到民众的人身安全,近年来事故时有发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地铁的安全管理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地铁安全管理问题方向进行着重研究并探讨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地铁安全;问题分析;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出行的需求增多,国家为地铁建设投入了足够的资源,在丰富交通工具的同时,旨在推动我们国家交通体系的完善,高质量、高效率地助力全国各个地区交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地铁安全管理,分析地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帮助预防和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让地铁安全管理得到有效改进,满足人们的实际出行需求,进而促进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健发展。

1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施工人员培训不足

在实际地铁建设时,人们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中不够了解,技术常识掌握不到位,仍然有人不知道地下操作的风险。地下铁路项目不同于普通工程,施工区域跨度相对较大,导致出现了施工过程中人员流动性大的现象。在施工培训领域,由于项目人员一般都是在不久之前才进入场地,并没有进行人员的定期技术培训,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中途的进场人员往往与转场工作人员之间缺少技术沟通以及对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的学习。施工人员作为铁路交通施工的最为庞大的群体,需要过硬的技术和水准。因此在人员的培训中,应着重培养技术与安全意识,一旦员工出现了安全问题便意味着施工的停止,与此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2临时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在地铁工程的构建中,为了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照明需求和照明需要,会出现临时用电的情况。施工环境的特点是在地下作业,同时建设的地理区域分散,施工期间移动电箱用电需求量较大,电控箱的使用情况较多。在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临时用电随机性强,在安全管理方面重视度不高,操作不规范,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例如,通过采用流动电箱时,电箱不会漏电保护或电箱缺少隔离开关,另外电箱内部布线杂乱且出线端未做保护,容易导致破损,带电外露,也存在触电危险。

1.3车厢内部火灾防范存在安全隐患

许多乘客和工组人员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在地铁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甚至有一些乘客逃避了安检人员的检测,将易燃易爆危险品带入了地铁的车厢内,有的乘客甚至在车厢内吸烟,这种情况不但对乘客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也在地铁车厢内提高火灾发生率。部分乘客在他们身处的车厢内无意识的碰到了地铁中的安全开关,或车厢中嬉戏打闹,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铁内部的正常运营。在地铁行驶的过程中,车厢内部处于封闭狭小的空间,如果突然发生了火灾,在车厢中由于内部燃烧所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燃烧废物、灰尘等将会长期在空气中挥之不去,从而会发生二次爆炸,对所有的地铁内部乘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

1.4站内工作人员缺少消防应急操作意识

处理和控制火灾的中心是地铁运营过程中的车站控制室,当有故障或者火灾发生时,控制室内部的监视系统的控制器就会有不同的警告声和鸣笛声发出,第一时间听到报警器发声的是车站内部的值班人员,在对上述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对消防设施的操作有着较熟悉的情况下,值班人员才可以通过上述报警系统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发生何种事故,针对不同的报警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解决,但是在一些轨道交通开通的初期,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并且可以熟练掌握地铁安全系统操作技能并且以此判断危险的工作人员较少,同时,在我国地铁运营的当下条件中,工作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缺少安全设备操作经验,地铁站想要保障安全就一定要培养更有安全意识和更有经验的内部工作人员。

2地铁安全管理措施

2.1增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工作

地铁施工现场危险无处不在,为确保地铁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也能让地铁施工人员了解地铁施工的安全规程。开展知识讲座和有奖问答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为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地铁施工前、施工中,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制定管控措施控制危害的管理计划,确定现场施工现场管理,让施工现场的每一项管理都得到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因素,落实安全管理。同时,应该让地铁工程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的责任与意义。进一步提升地铁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担当,增进地铁工作人员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2]

2.2加强施工现场监督

   地铁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可控问题,应增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地表和周围房屋有无倾斜,地基有无变化,支撑有无出现形式改变,防止坍塌的情形发生,这些无疑是监管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责,地铁项目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施工者都要承担监管职责并做好安全预防措施,从而才能在具体项目中减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建设单位应注意地铁工程的信息化控制和建设物资的采购,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品材料的收购,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物资采购,认真核对采购物资是否能达到国家明确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3]

2.3一定程度加强安检完备性

加强安检力度,建设完备的安检制度及安全检查措施的执行就变成了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第一,在各个地铁站的进站口都必须要有最先进的安检仪器以及最专业的安检人员,同时各个安检人员也必需要配备最先进的安检仪器,一定要保证所有进入地铁站的乘客所随身携带的包裹都得到检验,一切情况都在安检人员的掌握之中。第二,定期对安检设备及金属检测仪器进行维护和维修更换,保证检测质量,提升检测速度,最大程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为广大乘客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4]

2.4加强消防操作意识以及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加强地铁安全管理措施需要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同时根据消防演练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消防预案。这一活动要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各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通过消防演练来提高单位在遇到火灾时候处理问题的效率,保障各个部门有序响应。应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设施操作能力和人民群众的逃生技能。只有民众的消防意识得到增强,消防技能培训才能更加落实。各个单位要加强对消防通道、安全通道和其他的消防线路的监督,重点对地铁单位的消防进行制度性的检查,对地铁内部工作人员的消防责任情况及安全隐患处理情况进行及时的落实和完善的整改[5]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下轨道交通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地铁出行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地铁安全工作需要部门之间积极配合完成,各个部门要以深入学习安全管理知识为主,预防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更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法规的学习,本文根据实际经验对地铁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构建一个真正绿色舒适、安全方便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只巍. 北京市地铁公司运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22.

[2]易麟. 哈尔滨市地铁交通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3]肖斌.地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117-118.

[4]王锐.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研究[J].人民交通,2019(06):70+72.

[5]孟德有.浅谈地铁安全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