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安全文化与煤矿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析煤矿安全文化与煤矿安全管理

刘强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锦界煤矿 陕西省神木市 719100

摘要: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强化煤矿每一个人安全思想的培育,并加强员工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还要明确出安全管理的目标及出发点,同时不断完善安全考评制度,进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助推煤矿安全环境的建设,促进煤矿企业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煤矿企业的和谐安定,最终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影响

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的过程,具体需要以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常态化的安全管理为基础,逐渐渗透安全文化,进而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发挥安全管理对于保证煤矿企业各个科室和综合职能部门稳定运行的作用,提高煤矿企业管理的效能,为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奠定基础。

1煤矿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系
1.1安全管理效能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其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制订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强大的安全文化及进行高度的安全技术参与。目的是激发全员安全管理的创造性,提高安全措施实施的效率,以实现最低的安全投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煤矿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制订安全管理措施;(2)应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顺利实现生产目标,提高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员工行为的安全性。总的来说,企业安全管理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确保企业安全管理措施真正实现安全价值,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1.2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1.2.1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体现

安全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发展中不断积累而成的,深刻影响着员工和组织的安全观念。因此,优秀的安全文化可以提高员工参与性,激发员工潜能,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1.2.2安全文化氛围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煤矿的生产组织网络中,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有着各自的安全行为,他们都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是要鼓励煤矿的所有成员,包括基层员工,学习质量安全知识,将安全理念应用于实践中。严格制订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员工安全管理办法,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煤矿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2.3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水平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产活动。行业特点、人员构成、组织结构是组织发展的条件,紧密结合煤矿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才能制订出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应考虑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借鉴不同的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基础,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充分考虑煤矿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安全制度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的促进效率,并且根据煤矿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实践经验建立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发展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应尽可能地系统、科学、严谨,以帮助煤矿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意识不够浓厚

在一些煤矿企业中,对于企业安全文化没有形成共识,对于安全文化的宣传、管理、惩处等机制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在综合运行的过程中,没有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在领导以及员工的思想引导上,没有构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因此,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意识的整体构建中,不能有效推动整个安全文化的素质形成。

2.2文化支撑力量还不够充实

在安全文化的引导过程中,一些企业不能围绕企业的综合发展需要,在安全文化构建中,没有发挥出安全文化引领的支撑作用,也没有将安全文化运用到企业的综合价值管理之中,尤其是在对员工的安全思维、文化主流作用发挥等方面,不能形成整体的发展,因此,不利于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

2.3综合价值观作用发挥不够

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不能发挥引领作用,不能凝聚相应的向心力,也就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在安全文化的引领过程中,对于员工的思想、精神、生活、文化需求等方面还缺少相应的引导。在塑造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企业活动,对于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技术比赛等,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也就不利于安全文化的整体运行。

3建设安全文化及提高安全管理效用的策略

3.1 强化安全管理思想的培育

安全管理思想的指导,可促使煤矿生产更加安全。为此,必须加强在煤矿企业内安全管理思想的培育,虽然安全管理思想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却是一种有着持续影响力的理念,对于煤矿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通过建设安全文化的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效用,就必须保证管理人员形成坚定的安全管理思想,以安全理念指导实际工作,构建完善的安全工作模式,这样才能在煤矿企业内形成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用。

3.2 加强员工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

为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还需要从煤矿生产工人做起,所以,应强化他们自主安全意识的培养,强调他们在生产中对于安全隐患的自主察觉和自我检查等。不断提高员工自主安全意识,他们才会自觉主动地检查各种安全隐患。具体培养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对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引导,教会他们辨识不同危险源的方法,明确哪些是不安全操作行为,并严禁出现这些行为;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事故,要召开例会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讨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故,从而不断加强和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的积极性。其次,将安全生产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定完善的制度,强化员工日常生产操作中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加强他们风险防范意识等,从而让他们形成一定安全责任意识,才能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大的支持。

3.3 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及出发点

不管是建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还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都必须对安全管理的目标及出发点进行明确,只有目标确定出来,才能避免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管理人员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在安全标准内,落实安全管理的每项制度,做到求真务实,这是安全管理的着手点,同时将保证生产安全最为目标,进而确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这时必须注意作业人员的态度、安全理念、操作行为等,保证各项生产活动都在安全规定范围内,尽可能规避安全风险,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

3.4 不断完善安全考评制度

对于安全文化的建设,必须以完善的安全考评制度为前提,这样才能更稳固地进行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首先,对部门考评进行不断地完善。部门考评要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础,也要强调安全管理的落实,将薪资和绩效进行挂钩,着重于事故责任、危险源辨识、隐患排除、纠察危险行为等方面。其次,区队考评的完善,以区队为单位进行考评,重视管控的结果,重点内容包括不安全行为、检查遗漏、安全信息、安全基础等等。最后,加强班组之间的安全管理考评。对每个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找出表现优异的班组,处罚表现差的班组,并将考评细则落实到每个班组人员身上,检查不安全的行为,以不断强化基础工作的安全责任落实,才能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时,需要强化安全思想的树立,并对安全管理的目标及出发点进行明确,还要以安全考评制度为前提,进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这有利于未来煤矿生产中安全环境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杜晶晶.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21,11(011):41,43.

[2]徐勤成,李长波,赵业跃,等.浅谈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风,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