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时如何实施抗结核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1

肝损时如何实施抗结核治疗

庞康清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结核疾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免疫功能水平相对较差的人群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在治疗时,多以药物为主。然而在药物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患者出现肝损情况应该如何继续完成治疗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仔细分析看看。

结核疾病的治疗副作用

结核疾病也是常见的导致人类死亡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些年来结核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有结核疾病容易给患者带来极为严重的生存负担。当成年人患有结核疾病时,可以利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进行治疗,在完成2个月的强化治疗之后,再利用异烟肼和利福平进行治疗的巩固。某些患者也会借助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对于耐药性结核病而言,丙硫异烟胺和氨基水杨酸则是不错的治疗药物。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临床药物得到了推广,在结核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抗结核治疗容易产生许多的副作用,患者经常会出现胃肠道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等现象,而肝损伤则是副作用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在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过程当中,如何降低对患者的肝脏器官损伤度也成为了临床各项研究的重点。

常见的容易导致患者肝损伤的药物

常见的容易导致患者肝损伤的药物包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等。

1.异烟肼

异烟肼药物对肝细胞会产生损伤作用,致使转氨酶显著增加。也有些患者在使用了烟肼药物之后出现黄疸的症状,某些副作用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了肝小叶坏死的情况。但当前在临床研究方面,对于异烟肼引起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利福平

利福平药物的过度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黄疸、肝肿大和肝功能障碍等情况。利福平药物的副作用容易在酒精中毒、慢性肝疾病、老年人患者群体中产生,一些长期使用异烟肼的患者可能会进行与利福平的联合用药,最终刺激患者的肝脏器官,造成肝损伤的情况。当前对该方面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仍旧不够深入,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3.吡嗪酰胺

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吡嗪酰胺药物会产生肝损伤的情况,转氨酶也会逐渐升高,某些副作用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肝坏死的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适当的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对于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而言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患者要切忌吸烟,否则容易导致肝损伤的问题恶化。

常见的肝损伤类型

肝脏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起到解毒的作用,同时通过分泌胆汁、合成蛋白质等等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运作。当人体肝脏出现问题时,人身体机能受损,体质也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见的肝损伤类型包含肝炎型、肝毛细胆管型、混合型以及肝硬化,慢性肝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肝损伤的情况。

当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出现肝损伤该如何处理?

1.使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

对于肝损伤问题相对轻微的患者而言,可以继续进行药物治疗。而当患者的ALT>5ULN时,或者>3ULN但出现黄疸并发症时,需要立即停止药物治疗,此时应通过专业检测,有效评估患者肝损伤的程度,了解产生肝脏受损的原因。如果抗结核治疗的患者病情非常严重,停止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是死亡,此时可以选择一些肝毒性小的其他抗结核药物,或者转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比如,乙胺丁醇、阿米卡星等等药物,但药物种类应不少于三种。同时患者须配合医务工作者进行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当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则可考虑恢复用药。

2.其他注意事项

在使用一系列的抗结核药物时,应当以降低患者肝损伤程度和死亡率为目标,同时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经常会出现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现象,若医护工作者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情况,调整治疗方式,造成患者严重的肝损伤情况和进一步的恶化,最终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同时,一系列的副作用还容易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且结核疾病也容易反复发作。抗结核的治疗过程相对较长,对患者而言提高依从性是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正规的治疗和疾病的有效监测才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需要在患者身体情况好转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巩固治疗,如果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不能耐受标准治疗的患者中断治疗或者选择其他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都容易影响到最终的治疗结果。

总而言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药物改善身体情况,这些抗结核药物本身容易产生肝损伤,密切监测肝功能各项指标,了解患者肝损伤的程度,才能够及时制定、调整治疗方案。当患者指标恢复正常后,则需选择较佳的一线药物继续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