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环境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2

浅谈建筑环境工程管理

窦桐桐

620525199410061422

  摘要:建筑环境工程管理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工程建设的多次实践,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带来的污染和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业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工地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管理施工环境,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

1.建筑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条:为统一加强公司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建设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建设工程质量,适应国家建设工程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公司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股份公司及关联矿山新建、扩建、改建及其他建设项目(含矿山、土建、安全)的建设项目管理。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进行了说明,强化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说明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内容和程序。

2.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2.1建筑与环境协调理论

建筑与环境和谐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所谓的关系艺术。关系艺术首先意味着它必须能够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布政伟的《独一居》为例,他对海带草的运用,将方言融入了现代精神。又如戴念慈的阙里客栈项目,寻求与先秦文化的直接对话,白墙灰瓦与孔庙原貌融为一体。建造了这座桥。正是因为建筑师创造了建筑环境的新概念,他们可以将他们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2实现架构与环境的协调

2.2.1树立环境观念

架构师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许多。在高科技时代,现代人力求高昂的情感、人情味和人性的回归,以达到生活节奏的平衡。他们对人的个性和自然的尊重,强调最能满足人类多样性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

(2)参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导致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不仅具有欣赏能力,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与环境艺术的创作,文丘里所推荐的就是一种。这方面的研究与中国的大众文化和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有关。

(3)环境完整性。所谓整体强调共生和脉络。共生是指不同艺术形式的共存,就像一个自然的植物群落,融合了来自不同艺术领域、不同艺术方法和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家。上下文意在强调环境的个体元素和环境在给定空间中的完整性可以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简而言之,就是实现现代环境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生活与现代审美的共生。

2.2.2以绿化为契机与环境对话

建筑不仅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还为人们创造优美的环境。空气污染和噪音是现代城市最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物,而绿化为现代城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改造契机。合理的绿化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减少室外空间与围护结构的热交换。因此可以说,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和自然基础,在生态绿化和节能减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

三、施工现场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3.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空气污染是所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污染类型分为废气、颗粒物和扬尘。构成此次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杂物、施工现场的土堆、材料堆放、施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

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施工现场杂物清运过程中,尽量使用桶装或设置固定垃圾道,避免扬起或抛掷杂物;建筑桩的位置要慎重选择,附近的易损点不要选在上风处。苫;运输水泥、珍珠岩、石灰等易飞扬的小颗粒时,应盖严,贮存期间应避免露天存放;必要时在施工现场设置防尘网,并定期清扫车辆行驶前避免使用沉积物较多的轮胎进出施工现场时,可通过铺设碎石路或冲洗等方法清除轮体上的沉积物。减少废气量和噪音的消音器;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散发有毒、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如需混合结构,应采用集中混合,并安装除尘器,有效减少粉尘产生量。

3.2噪声管理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现场,优化运行方案和运输方案,尽量减少施工现场附近敏感点的噪声,避免噪声对居民造成滋扰。

(2)在人口密集地区进行噪声密集型施工作业,应严格控制工作时间,一般应避免晚10点以后工作。施工期间必须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噪音。

(3)夜间运料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无一例外地按喇叭、猛踩油门,装卸物料时必须轻拿轻放。

(4)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大声喧哗、无故鸣笛、无故摇晃模板、钢筋、工具设备等,减少噪声扰民。

(5)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缩短维护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械设备的噪声排放。

(6)施工现场如遇噪声很大的声源,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噪声或搬迁声源: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技术替代高噪声设备降噪技术(如用电动空压机代替柴油机空压机;静压柱施工法代替锤杆法等);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以消除噪声,即在鼓风机、内燃机、压气机等的进出风管路的适当位置安装消声器(如推力消声器、推力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穿孔微孔板消声器等。)降低噪声;对于成品和半成品(如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门窗等),尽量放置在工厂车间内,以传递噪声。

(7)定期监测施工现场噪声值,居住区内最靠近施工现场一侧的噪声值应控制在55分贝以内。

3.3固废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和建筑材料的消耗过程,减少施工过程中废弃物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堆、池,运将适当的可回收材料回收再利用,以节省资源;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密封和覆盖,并运输到地方当局指定的地点用于科学目的;建材多采用环保材料,物尽其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因质量不合格造成二次施工造成的材料浪费。

3.4废水管理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来源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施工过程中的污水排放和渗漏,二是施工现场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水污染治理可从两个角度进行控制:污水处理和污水处理:施工污水不应自然流动,应铺设下水管道排放污水,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化学溶剂、油类等应适用于特殊用途的仓库,并对墙壁和地面进行适当的防渗处理,防止化学溶剂滴、漏、冒、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入施工现场附近的污水池,池内水经处理达标排放。然后可以喷洒它以减少灰尘或排放到地表水中。

结束语: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在物质生活的满足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从而对建筑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美观外观、气候、适当的空间、充足的光线等,还有建筑物所处的安静环境。人们的休息、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都必须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参考文献:
  [1]卢笛.环境工程管理探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
  [2]李岚.吕玉恒.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噪声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4
  [3]黄凯,施工企业的现场环境管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4.3.
  [4]刘怀志,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对策,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