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机制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1
/ 2

浅谈县级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机制创新

杨辉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教育科技局043800

摘要:招生考试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所以,健全招生考试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其可以确保县级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招考管理效率、净化优质生源。笔者对县级招生考试管理机制的现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县级招生考试工作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完善招考工作的管理机制,对凸显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并制定科学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招生考试;体制改革;管理工作机制

县级招生考试工作经过了多年的经验总结,反复推敲,发现招生管理机制存在许多漏洞,这些招生管理漏洞对县级招生考试工作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成为明显的阻力。招考学校和部门应不断优化招考过程的管理细节,使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的顺利开展,本文就提出了县级招生考试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研究如何治理这些问题,从而总结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科学监督机制。

一、现阶段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机制出现的问题

(一)不健全的协同机制

招生考试包含一系列不同的流程性工作,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分数的真实性,就必须认识到严格的管理工作制度不可忽视,其应该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对于县级招生考试工作而言,各部门需要有较高的协同性才能完善制度,使招考工作做到顺利,完美。但是从多年的县级招考经验中不难看出,县级招生考试工作往往是一家独大的情况,招考工作牵扯到的各部门之间很少有交流,这也是影响县级招生考试工作工作效率的原因之一。

(二)资质审查机制不健全

在县级招生考试工作的资格审查机制中,往往有玩忽职守,检查稀松的情况。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到位,导致招生考试欠缺公允。近年来,许多县级招生考试工作发展过程中,缺少对考生资质的审核,所以在招考环节会存在各种问题。除此之外,县级招生考试工作部门通过多年的不良习惯,造成了工作人员马虎的态度,这是县级招生考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县级招生考试工作管理过程中,许多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招生环节中缺乏监督,是目前招生考试管理出现的主要漏洞。现在的县级招生考试工作中的监督工作大多都是理论化监督,存在形式主义,监督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生源招考容易出现漏洞,过程管理效率大大降低,这对考生而言是不公平的。

(四)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

招生考试出现问题离不开资金机制不健全因素,许多县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的经济基础欠缺,无法配置充分的监管资源,这在各地的中小学招生过程中极为普遍。当县级招生考试工作缺乏资金保障机制,资金问题容易产生,这对整体招生工作而言会有极大的影响。

二、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门无法实现合理的协调关系

首先,各部门间缺乏沟通。在招生管理机制中,协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招生考试辐射面比较广,学校招生范围很广,就需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而仅仅通过招考管理来沟通达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许多县级招生考试工作惯用联席会议,而这种会议基本是一年召开一次,根本满足不了各部门沟通的需求。其次,考试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我国目前县级招生考试工作附设的行政部门大多是各自为战,由于特殊的行政体制而导致部门之间没有和谐的工作关系,也继而导致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不明确。各部门缺乏部门职责定义,无法符合考试管理要求。许多考试管理机制缺乏现实形势的定位,其定位目标并不符合考试管理体制中的拟定要求。

(二)各种因素导致了资质审查的疏松

首先,工作人员工作失误。近年来,许多县级招生考试工作都认识到招生考试是选拔学生的重点,可以在学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但是招生考试过程的管理能力却有很大差别,不少招考工作中的负责老师缺乏责任心,在工作中出现敷衍应付的情况。而且在招考过程中,对一些缺少资质的考生开放绿灯。更有甚者不讲诚信,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这样导致最终的招考结果缺乏公平性。其次,利益诱惑现象的横行。在招考工程中的管理工作要注意考生徇私舞弊现象。目前,许多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考试目的,经常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现象使考试本身缺乏公平性,而某些工作人员由于抵御不住利益诱惑,这就造成了资质审查有失公允,最终对大部分考生而言都会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三)缺少量化的措施

“量化”管理是通过表格和数字使监督过程的工作一目了然,这样既能够监督学生的考试行为,也能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目前,监督人员是否在场对考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监督工作不到位极大的造成监督力度失去震慑力。所以,考场监督工作应通过量化来实现制约。总之,监督工作如果缺少量化的制约,就容易导致滥用职权。

(四)资金配置不合理

首先,考试收费标准落后。目前,各省对考试收费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省份的收费标准是多年前制定的,已经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了。而且我国对教育领域的整体管理思路是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所以,要从提升奖学金、减免学费两方面来改善学习收费问题。其次,财政支付的范围十分狭窄。由于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稳定的飞跃,经济实力增强,国防力量增强,为了群众更好的发展,目前更重视教育问题了。现如今,许多教育项目得到了国家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但是,对于县级招生考试工作来说,却不再享受政府财政拨款,而且政府已对中小学考试的收费制定了标准,并沿用多年。

三、加强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作用

县级招生考试工作需要做好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来变化思维,因此也需要各部门加强交流,共同拟定出完善的招考制度。在招考过程中,应当设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县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中也要加入公安部门和新闻媒体部门的参与,这样可以通过部门之间的联合确保考试过程公平公正。要对各部门做好管理要求,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完善资质审查机制

考试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主体和客体的审查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杜绝有漏洞的资质审查制度。所以,健全完善资质审查是保障考试公平公正的前提。当学校建立起健全的考试管理审查制度之后,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强化考务人员的工作素养,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性。

(三)招生考试监督机制透明化

招生考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来自于监考制度问题,由于监考工作本身无法做到透明化,所以考试管理工作制度才是约束考场管理人员的有效方式,要想净化考场环境,就必须将监考制度明确化,监考工作透明化,利用社会公众的监督力约束考场监考人员,比如让家长代表旁观考试,作为对监考人的社会监督,使考场监督更加透明化。

(四)完善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普通高等学校都在努力扩展招生范围,招生考试也更加严格,系统管理更加规范。这虽然是考场环境更加净化,却也增添了考试资金,这给学生家庭造成了负担。因此,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化,就必须对资金流向进行监督,建立起资金保障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为了实现教育行业的资金有效利用,许多考试管理机构都会申请社会专项款,帮助学生顺利考试。

四、结束语

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但是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才能检验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而且由于考试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所以全社会都在关注考试的公平、公正。总体来说,招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以制度约束,使其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参考文献

[1]何泓位.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7):271-272.

[2]朱世珺. 刍议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舆情危机管理[J]. 中国轻工教育,2020,(02):20-23+39.

[3]卢岩红. 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舆情危机管理刍议[J]. 中国成人教育,2018,(16):63-65.

[4]付宏伟. 浅谈招生考试管理工作机制创新[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