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油库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智能化油库建设

孙士恒

陆军勤务学院 0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迅速进步。相对于传统数字油库,智慧型安全油库呈现出高度智能化、共享信息化的特征,在前端能够做到智能感知和洞察,在后端能够实现智能分析和建议。因而如何采集、挖掘和分析大数据,并最终运用到油库建设中以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和降低运行成本,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智能化;油库;建设

引言

近年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有着比较丰富的业务需求,需要建设多种类型的油库,比如说散装油库、原油油库、煤油油库、汽油油库、柴油油库,油库建设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就是接地防雷装置。油品在运输的过程当中会存储于不同的金属容器当中,金属油罐会放置在露天油库中,很容易受到雷雨天气的影响,被雷击的风险也比较高,要加强油库安全建设。

1油库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为了满足当前不断增长的石油资源供应需求,各类油库项目正不断建设,建设油库是确保石油销售增长,保证行业长远发展的方式。目前,我国石油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正进一步对油库以及加油站的建设项目进行推进,希望能够使油库及加油站的利用效率得以提升。一般而言,油库与加油站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建设以管道为基础的配套油库。油库在构建过程中,会依照使用类别的差异,将其划为储存油罐区域以及公路发油区域、管道场所、辅助生产与行政区域。公路发油区域主要由发油亭以及发油管理室。辅助生产与行政区域会建设综合楼、附属楼以及保卫处等基建设施。一般情况下,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会依照国家的各类规定以及工程的具体标准进行规定。在实际施工时,应用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均与对应的标准相符。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将预防管理进行落实,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存在各类安全事故,降低各项事故造成的损失。对此,项目负责人需要严格落实追责制度。而在日常工作中,员工需要进行相互监督,严格的对各项标准进行遵循,对项目建设工作予以完成。

2建设“智慧油库”的具体途径

2.1通过“集成化”的数据采集,搭建智慧油库“大数据”信息平台

(1)设计“大数据”信息平台架构。通过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数据集成,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实现应用集成,通过门户技术实现界面集成。建设数据汇聚层,通过制定一级业务指标和二级业务指标把现有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类型的数据汇聚到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汇聚和加工处理一站式管理。

(2)制定“大数据”信息平台业务指标。一级业务指标。指标分为六大类:收油作业、油品储存、发油作业、人员劳效、运行效率、工艺设备。各类指标均体现了油库生产作业各环节、各工种的运行状况,使其发现问题更加清晰、更加直接。二级业务指标。在六个业务运行环节的基础上,设置16项油库二级业务分析指标,用于诊断各油库生产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现且实际存在的运行问题。

(3)设置“大数据”信息平台智能测算公式。围绕油库收油作业、油品储存、发油作业、人员劳效、运行效率、工艺设备六个环节,将每项指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量化评比,得出准确的结论,并找到牵制油库生产运行的关键环节和症结所在,最终采取实际措施进行全面优化。

2.2推进“AI人工智能技术”安全环保识别管理,广泛引入先进技术设施

(1)配送智能优化。通过现有监控等安全监督设备对现场作业人员、收发油现场情况、储运设施设备状态开展安全监督和实时管控和违章提醒,获取周围环境数据,将配送过程中的人、车、库、道路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优化配送车辆的安排,避免集中排队入库,实现智慧调度。

(2)违章智能识别。通过视频监控、报警等功能,加强油库生产作业流程管理,为违反规定的操作行为,系统进行识别、自动预警、自动关停。以后加强与政府安监部门的信息数据对接,确保油库安全管理随时处于政府安全部门的监管之中,能够得到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

(3)管道泄漏检测智能评估。在输油管线设置感应探头,对储运设施设备不间断采集流速、流量、温度、压力等,并安装GDS油气浓度检测仪进行泄漏检测,并对实时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储运设施设备安全环保等各类风险识别,对储运设施设备运行状况做出实时、动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确保储运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3大型油库安全防护技术现状及展望

为保证大型油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应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从体制、机制和科技研发入手,特别是需要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应尽可能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储罐区规模扩大后,罐区巡检效率、储罐大修检测方法、消防等级及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外广泛应用、公认的大型油库安全防护技术包括一下方面:

(1)原油储罐密封圈油气在线监测技术。调研国内大型油库火灾事故,储罐二次密封失效雷击着火事故非常普遍。储罐密封圈油气在线监测技术原理是利用非分散性红外线技术检测油气挥发物浓度,利用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密封圈油气浓度实时监测,能有及时发现储罐二次密封的安全隐患,相比人工检测具有及时、准确、高效的优点。

(2)大型储罐雷击预警及防护配套技术。适用于雷电多发地区的预警系统,结合特定地区雷电发生统计数据,利用雷电声学、光学、电磁学和热量定位技术,可实现雷电精准定位精度为50m,以及雷电天气气象参数预测,并可在雷电到达前30min发出罐区雷电预警信号。新型储罐防护技术取消导电片、连接导线和接地极等传统电流通道设施,增设绝缘导向柱增强了储罐雷击火花放电电压,增设伸缩冗余式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导线等新型电流泄放通道,有效增强储罐抗雷击能力(不低于100kA)。

(3)储罐浮盘状态实时监测技术。大型储罐由于不圆度、立柱强度、进出油速度过快,容易发生失稳问题。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制了储罐浮盘实时监测技术,可以实现浮盘上方积水、油品泄漏、初起火灾、卡阻等事故迹象在线监测和报警,有效提高储罐运行安全。

(4)储罐智能生产调度控制系统。随着储罐区规模扩大以及人员定额限制,采用常规人员巡检已不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储罐智能生产调度控制系统集成专家系统、多元素数据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等,实现对储罐区关键生产运行参数实时控制及异常工控分析,实现对关键技术设备运行画面实时监控传输;利用最优化理论和图形识别技术,对收发油操作、异常工况、事故初期进行科学规划调度,在应急状态下保证操作指令和工艺流程正确,成为油库运行管理的主要决策平台。

结语

新能源战略背景下“智慧油库”的建设,将利用大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对库区各种类型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处理、分析等。“智慧油库”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从系统数据提取最优出发,注重统筹的全局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实现宏观控制和精细执行的有机结合,对油库的精细生产管理,实现持续有效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大数据”生态链对油库资源结构、生产作业状态、设备设施使用状况、人员最优配置和资源调运最佳摆布的全盘系统化分析,使油库“收油作业、发油作业、储油作业、设备设施、资源结构”等作业环节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铁路压槽现象严重、硬件设施能力不足、库容结构不合理以及自动化信息化瓶颈等运行“顽疾”有了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贾文伟.NDI智慧油库项目经济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樊春华.打造智能油库保供更上层楼[N].中国石化报,2019-06-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