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报告应当如何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1

乳腺超声报告应当如何解读

马宇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00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女性朋友们都开始定期接受乳腺超声检查,但是乳腺超声报告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大众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有的女性通过乳腺超声检查出了问题,且医生给她制定了治疗方案,但患者并没有看懂检查报告,疑心是医生故意夸大自己的病情,不信任医生,引起医患纠纷,不配合治疗。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普通大众科普相关知识,使广大女性朋友能够大致看懂乳腺超声报告,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乳腺超声的目的

   乳腺超声主要是探查乳房中是否存在肿块,一些肿块在发病早期没有痛感,且体积较小难以触诊发现,这就需要通过超声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肿块。很多乳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是无痛性乳腺肿块,因此通过乳腺超声发现肿块,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肿块在乳腺超声中的表现

    通常肿块会以三种回声的形式表现在乳腺超声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高回声结节。在乳腺超声报告中看到这一表述,通常是脂肪瘤,这是不会恶变的良性肿瘤,无需加以过多关注,但还是建议患者定期随访。

无回声结节。这种表现一般是乳腺囊肿,恶变的几率也是比较低的,无需特殊干预,但也建议患者定期随访。

低回声结节。出现这种超声表现,就需要加以关注,因为这是实性肿块,最有可能是乳腺癌。如果在超声报告中看到低回声结节,以及后面跟随有“团块、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未见明显的包膜、蟹足状生长”等类似字样,就不要犹豫,立即接收进一步诊治。

BI-RADS的分级

这是乳腺超声报告中用于体现乳腺病变评级的内容。简单的来说,这可以理解成评估恶性乳腺肿瘤风险程度。大部分受检者都不清楚BI-RADS的分级标准,比如0级是什么意思,1级是什么意思,以下就针对这方面内容展开科普。

0级。患者看到0级就觉得是不是自己就没有问题,答案是不一定,有可能问题不大,但也有可能是超声医生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况,具体还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分析。乳腺超声虽然能够对大部分乳腺病变进行筛查,但如果超声检查没有可疑征象,可却是触诊发现有肿块以及有乳头溢液的成年女性,或是曾接受过乳腺癌的保乳术治疗,那么还是建议通过X线、MRI等进一步检查。

    1级。从超声结果来看,没什么异常,未见肿块、结构紊乱、皮肤增厚以及微钙化等变化,也就是说患者在乳腺超声报告中看到BI-RADS分级为1级,基本就可以放心了,不过还是建议每年至少接受1次乳腺超声检查。

    2级。说明患者确定存在乳腺病变,但也不用担心,基本上都是良性病变,排除是癌症的可能。比如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假体置入、脂肪小叶、纤维腺瘤等。但还是建议每半年到1年至少要随诊复查1次。

3级。可能是良性病变,但也存在恶性的可能,但恶性几率较低在2%以下。通常以下几种情况属于BI-RADS的3级分级:①25-39岁的首次乳腺超声检查者,超声检查发现有实性肿块,肿块呈椭圆形、纵横比在1以内,且边界清晰。这种情况通常最可能是纤维腺瘤。②超声发现复杂的囊肿或是呈簇状的小囊肿,但触诊未发现。③无法确定具体情况的瘤样增生。虽然恶性可能不大,但还是建议以上类型患者接受进一步检查。

4级。这一分级的恶性可能性就很大了,一般会给4a、4b以及4c的病变,从a到c可以认为是恶性肿瘤的几率越来越大,如果乳腺超声报告显示为4级,那么就不要犹豫,尽快找乳腺疾病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治。另外如果超声显示是良性征象,但患者超过40岁,且能够通过触诊明显触及肿块,那么也应归入4级,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如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且不排除是无特征性的乳腺癌,即使是良性的,也有较高的恶化风险。

5级。这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乳腺癌,超声检查,鉴别肿块的恶性征象超过3项,此时超声医生会直接说从超声的角度看,你这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为乳腺癌。患者应立即找乳腺专科医生接受治疗。

6级。这是通过活检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但还没有通过治疗的超声影像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之前活检之后的影像变化,以及检测监测手术前后的超声影像变化。

乳腺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检查出绝大多数的乳腺病变,以及良恶性的鉴别。通过了解以上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受检者大概了解到自己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单中所反馈的基本信息,还能实现信息公平,理解并认同医生为其制定的诊治方案,提高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