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钟鸣 ,戴文婷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邮编:250000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现阶段,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经进入重构期,除了要解决部分早期多规并行所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要实现新形势下关于智慧化规划的新要求。近年来,测绘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各种新兴手段、技术革新层出不穷,三维立体、实时动态、全息投影、空天地一体化等等都为国土空间规划变革带来了新的可能。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其必然要以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为主,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修订、实施和监督等各个环节提供参考、指导与技术支持。因此,在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之下,可以依托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即“五级三类四体系”,从技术体系和数据定制体系 2 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引言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或者⼤数据等信息技术展开的智能化国土空间工作,信息技术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监管、实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展开的时间比较晚,各方面的技术和应用还不够成熟,无法为规划的方法的开展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支撑。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熟练,当前我国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而且未来会发展更好。

1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

如今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评价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根据现状制定改进方案,并建立完整的监测管理制度。要想正确了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这个概念,应当从智慧空间规划的构成、空间格局、时空状态、变化方向等方面入手。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已对⽣态、土地等方面的国土规划有了新的认知,并建立新的构建方法。⼤部分⼈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要以当前⽣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同时也要加强⼈与⽣态之间的联系,实现平衡发展。但是受到认知以及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们对国土空间的了解尚不完全。将信息技术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中,建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有利于让⼈们更加精准地认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水平、⼈与⽣态之间的联系,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图1 智慧国土空间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在“五级三类四体系”的总体框架之下,利用新型测绘技术、时空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共同组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2.1新型测绘技术

新型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测绘技术大多为静态测绘,其只关注被测量物体的几何大小、位置等固定的、静止的因素。新型测绘技术则更加关注全维度空间,测绘范围更加广泛,各种观测手段诸如星载可见光、地基雷达、地上地下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地上、地表和地下的空天地一体化观测。同时,新型观测技术还融入了社会感知网络,通过手机信号、出行轨迹等信息,借助物联网与社交网技术,可以丰富全维度空间感知。

2.2时空大数据处理技术

随着新型观测技术的大力发展,将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来源广泛、数据量大、格式不统一、维度众多的特点,其数据处理难度大,需要用到大数据技术,实现多源异构时空信息数据融合。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实现各类数据、各地数据、各维度数据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实现数据的统一,达到全国共绘一张“蓝图”、统一一张“底图”的效果。

2.3 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

在完成测绘数据的收集与归纳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现阶段主要为各类通用或者专项的GIS 分析模型,模型是整个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通过大数据时空算法模型,可以实现对现状的分析评估,进而实现综合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多重方案进行分析比选,并实现实施效果的模拟,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针对性地开发检测预警,最终根据检测预警再对现状进行评估,以实现模型的迭代升级。

2.4 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国土空间规划直观外显的重要支撑。通过实时 GIS、VR/AR、数字沙盘、360°/720°全景等多种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样化展示与直观表达;再通过数字孪生的手段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三维场景展示,最终达到辅助规划的目的,实现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和规划监督的全过程参与。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分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十分重⼤,因此,在取得土地两权资料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测绘地理资料中的房地产测量技术,采用航空、GPS等方法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调查资料。在 GIS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完成 GIS的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整合、统计和分析,从而达到区分所有权的⽬的。利用 GIS技术进行设计、分析、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控制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精度,保证后期的施工。

3.2 评析结果的展示与监督检查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图纸的准确与否是十分关键的,为了确保设计图的准确性,可以采用3D、GIS等虚拟的图像处理技术来⽣成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利用GIS空间技术,对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并根据最后的评价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准确性和动态性,同时也为编制和评价提供了综合技术支撑。

3.3 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管理

在土地保护和土地管理中,通过3S技术,可以实现土地的实时开发,从而有效地推动土地流转、划定基本农田。农业是⼀个⺠族的基础,而耕地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耕地的监督管理更是其中的⼀个重要内容。 “3S”技术是实现有效耕地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对农作物的⽣长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又能实现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同时也能防止非法使用和对耕地造成损害。

3.4 国土空间规划设计

GIS技术和R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又可以保证项⽬的质量。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的⼀种有效方法。针对海量的、复杂的GIS数据,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运用GIS技术进行相关的空间信息查询、分析、评估,以便更好地评估其可行性,进而分析和规划用地。针对不同类型的用地,应根据有关的用地资料,制定出⼀套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方案,将土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此外,GIS还可以在某些复杂情况下进行参数采集,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结语

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必然选择。在“五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下,可以利用新型测绘技术、时空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共同组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进行数据成果定制服务,通过技术服务搜集到的各种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了解地理格局与演变过程信息,形成对应的发展规律与机理的知识储备,最终实现智慧决策。最终二者融合,实现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卢亚龙.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2,13(2):146-147.

[2]黄华,姚辉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发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21):195-196.

[3]吴聪.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运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3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