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共生:从系统思维反思艺术与科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矛盾与共生:从系统思维反思艺术与科技

李锐滢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摘要:  在南京大学陈静《试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一文里,  提及艺术与   技之间存在无法兼容的问题。当今艺术界主要以系统培养的方式对个体进行专   业化训练,  这就导致艺术与科技之间存在专业壁垒,  具有高度复杂性。而艺术若   想与科技达成学术共同体意识,  则必须培养一个“全才”促进各类学科之间的   合。   同时,   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边界问题尚且无法界定。  依据笔者理解,     “全才 际上就是促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主体,而消除科技与艺术壁垒的唯一途径   是运用系统的辩证思维减少各个领域内学科规范、认识论和知识体系建立和传   授的差异,   艺术同样需要在科技的大环境下进行多样发展。

:   艺术与科技;   生物艺术;   数字艺术;   系统思维

科技在不同的史时期对艺术创作一直提供灵感,但科学对艺术 仅是引发思考的内容或可利用的手段。从艺术史观出发,  其创作 手段在不时期都随时代相应更迭


、艺术与科技的分歧与问题

艺术开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 推动下进大规模的变革。艺术家主体由人转变为人工智能、艺术创 的方法由人为创作变成了计算机运转 、艺术品由实体转换成了数  字......一切变化不禁引人深思,  艺术与科技的边界在与何处?  现今科 艺术品是科技的一种形式? 还是依旧隶属于艺术体系之下?

国艺术家马里奥•克林格曼研制了一种艺术装置“Memoriesof PassersbyI,  这是近年来 AI 艺术取得的成果之一,  在展厅巨大的屏 ,  逐渐会有不同的新生面貌生成,  而这些面貌不存在于世界上所 过的任何一个人脸的脸上。此技术极大的颠覆了一种认知, 


是机械不具备创造能力总之,   目前 AI 并无法 完全取代艺术家的创作功能,当下在面对诸类症候时,  仍应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与多样性,  从不同方 面出发解决问题。

在教系统中,  科技与艺术同样存在对立。在南京大学陈静《试 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一文里,  提及艺术与科技之间存在无 法兼容问题。当今艺术界主要以系统培养的方式对个体进行专业化 ,  这就导致艺术与科技之间存在专业壁垒,  在学科规范、认识论 识体系建立和传授上有明显出入,  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创作、艺 术评论艺术研究等领域往往在不同但彼此交叉的领域中相互作用与 ,  因此艺术在当今发展中具有高度复杂性 。由于艺术属于“大人 范畴,  科学与人文领域往往互不共通,  在当今知识界就出现了科 与艺术家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在人类思维活动的历史上,  两种


学科的撞与冲突往往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火花,显然当下这种时机再 的来临,  但二者仿佛处于两个平行时空无法相交。文化分裂的真 正原实则是二者隶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学术社群 。因此,  就会导 致群体间的不交流 、不理解与不认同。而艺术若想与科技达成学术共同体意识,则必须以个体人才养  的方式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 。她认为之所以能将艺术融入科学是因为他具有艺术思维与审美    能力,时也具备发明科学技术的能力,而只有当两种能力同时存在, 两种学科才会交互与融合。

依据笔者理解,  个体培养的“全才”实际上就是促进各要素之间 相互联的主体,而消除科技与艺术壁垒的唯一途径则是运用系统的 辩证思减少各个领域内学科规范、认识论和知识体系建立和传授的 差异。

以系统辩证思维看待艺术与科技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 1955 年专著《 一般系统论》 

: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物质世界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各个因素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制约。而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艺术与科学作为其中的学科之二, 与其他学科存在普遍联系 。事物具有普遍性,   同时具有特殊性。


在当今科技文明的时代背景下,  艺术置身于此必然与科技发生关系 从而变出多元的形式。艺术作为系统,  与外部环境有交流,  在存在 式 、学科建设 、材料运用上都不同以往。

从 2021 年至今,  NFT  (数字艺术品)  在元宇宙 、区块链的造势 断突破以往的交易记录,  频频创下“交易神话”;来,  我国各个高校出现了许多全新的艺术专业,  据《教育部 关于公布 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  艺术类本科专业新增了 166 个专业。艺术在科技的时代不断催生新的专业,  给未来提 供新的路径。同时  科技材料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影像艺术之父白南 用电视机创作了一个系列的装置艺术品,  如《电子大提琴》、《TV

cello  、《Budda TV》等,  将西方古典音乐与现代电视机元素融合, 了观者的视听形式, 让传统音乐在电视机荧屏之上被播出,  体现了传 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与戏剧效果;    《雨屋》   ( Rain Room)  是一 件由伦敦艺术团体兰登国际  (rAndom International)  构想并创造的装 术 。当你在房间内慢慢移动,  周围的 雨水像被控制了一样不会淋湿你的衣襟 。人们或者站在雨中自拍, 聚在一起感受奇妙的体验。 除此之外,  还有灯光艺术,  如柏林灯 光节 、布格灯光节阿姆斯特丹灯光节等,  设计师运用LED 技术展现了科技赋予夜晚的色彩之美。

艺术发展的道路上,  艺术必将着眼于全局进行学科建设,  以系

证的思维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  在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前提下形成有机整体 。艺术作为系统要在当前时代环境下发挥特殊功能,  与其他系统进行结构优化整合,  实现非 合性效能,  寻找层次与层次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共通性与特殊性, 考察不同层次的特点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在学科建设中,  艺 术需适时加强学科发展进度与学科外部环境建设,把握文化建设的规 律与向,   以此给年轻的艺术家 、科学家们创造良好的学术平台。

参考文献:

金伟栋著. 理念引领 、制度变迁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苏州路径[M]. 2018:81

②  川观新闻.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和逻辑关系[EB/OL].(2022-12-26              )[2022-12-27].http://www.scjc.gov.cn/scjc/zhyw01/2022/12/26/c47a674fd9744f11821e53efc60636e4.shtml.

作者简介:李锐滢(2000),女,民族汉,湖北武汉,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硕士,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