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及生产管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企业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及生产管理应用

沈汉蓉

中航工业 723215

摘要: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其工作涉及经营决策、成本核算、收支记录等等。所以,对企业实行统一的劳动限额,既保证了企业整体的组织生产,又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因此,本文对现行的《工资限额》的有关内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今后根据工时指标的规范化,可以运用工时测算各事业部及集团公司的工作量,为各级领导指挥调整决策提供了及时、快速、可靠的依据,确保年底实现工作目标。

关键词定额标准;标准作业工时的应用;定额软件的应用

引言:单位劳动定额是对劳动定额制定、实施、统计分析、考核、修订等过程中重复的注意事项和观念做出的一种统一的规范。企业定额是以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科技、生产(或工作)实际工作的实际结果为依据,经过企业和相关单位的科学研究,并得到上级主管机关的认可,以一定的方式公布。

1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1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制定并健全企业的劳动限额制度,落实有关国家和当地的有关劳动标准的法律、法规。制订并执行公司的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根据国家或工业部门的劳动定额,制订并修改公司的工资标准。

1.2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工资的合理配置都是有益的。这对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过程、生产效益都是有益的。有助于市场经济运行,促进体制内职工的市场化。

2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制定的原则

2.1标准化原则

这是制订我国职工工资限额的重要依据。企业的劳动定额标准要与国家标准和工业标准相适应,并按照定额标准化工作指南来执行,使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形成体现标准化要求。

2.2科学、高效、先进

我国的生产力评价指标系统的制定要遵循科学方法、提高效率和科学的原则,这取决于它自身的特性。为了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对劳动力的总量进行合理的调节。

 2.3适用原则

企业的劳动限额制度是我国企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而现行的“标准”若不能与其发展相匹配,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坚持企业劳动限额制度的应用,必须从根本上反映出它的根源,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2.4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原则

企业的劳动价值量是指在所有的科技成果、先进的操作方式以及科技成果的运用中都能反映出来,进而推动公司的科技发展。所以,在制订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标时,要始终体现出企业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把它作为促进公司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

 3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的贯彻

3.1实行单位的劳动限额要与企业的劳动限额管理体系相联系。制度是一种行为的规范,执行单位的劳动限额是实现标准的一种手段,它需要有相应的法规来加以规制。比如:执行企业的劳动限额的依据、工作流程、管理章程、考评方法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规范,从而将企业的工资定额执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2贯彻企业劳动定额标准要与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紧密结合。劳动动态指标的编制必须反映出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运行方式,而企业的劳动限额标准的潜在效益,必须贯彻执行企业劳动定额标准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要使企业全体员工正确认识实施劳动定额标准所能产生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实施企业劳动定额标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实行单位的工资限额要与公司的工资分配体系相联系。工资分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将实施企业的工资限额工作与工资的发放密切相关,既可以提高职工执行劳动规范的热情,又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3.4实行单位的工资限额要与公司的科学技术发展密切联系。技术的发展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永恒力量,它是公司的劳动等额价值的终极反应。只有把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公司的技术水平相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改进,才能使其不断改进。

 4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的作业

4.1使工序定额控制明显加强。

实施了标准化指标体系,使指标的职责得到了清晰的强化。由于实行了指标考评,并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使得生产指标得到了控制。

4.2以定额管理促进技术创新。

  技术革新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多年来,指标工作对技术改进、技术创新、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率提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各类科学研究中,按一定时间计算研究经费的使用情况。实现上述科学研究指标,对实现公司的生产和运营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可以确保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确保工程的工期和生产的费用。

4.3以生产现场为定额管理的重心。

而在商品的价格竞争中,最终的结果是成本的较量,而企业的定额经营是对产品定价的有力支撑。因此,在集团公司的限额管理中,实行现场指标的管理是重点。在推行标准化指标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协调和适应现场的种种变动。指标差异的揭示、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实施,均以工地为中心。目前,在生产过程中,指标的职责是以作业区域为依据、以生产作业为主、以生产单位为单位的指标为主要的责任方。而指标人员绩效考核的方式也是注重实地考察。

5企业管理中发挥定额管理作用的措施建议

5.1从思想上重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

如上所述,劳动限额的实施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竞争能力,所以,管理者们并没有把它理解成一个简单的规划管理手段,它必须把指标与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等核心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

5.2制定出符合施工企业经营现状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一套独立的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控制,确保指标体系中的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能力能够满足指标的指标,从而形成一个既合理又可行的指标体系。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中,由于其使用的管理方式太单一,没有依据不同的工作和工序的实际特点来进行资源调配,导致其在实践中很难起到很大的效果。

5.3全面提高定额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水平

在劳动定额的编制中,要掌握大量的技术知识,包括生产技术、统计、行为科学、经营管理,这就要求工人数量的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水平。另外,由于指标的实施关系到每个建筑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其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就要求从事指标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技术和专业基础,还要具有广泛的知识体系。要想使限额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实行持证上岗,对每位员工进行岗前的培训和考评,保证每个员工都符合自己的职责。

  5.4采用现代化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在现行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中,许多企业采用纯粹的手工核算方式进行指标的编制,其工作过程中会受周围的环境和人为的影响,致使最后的数据精度不高。为此,企业应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现代的统计和资料处理技术,及时了解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数据采集和统计,从而促进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从而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6结束语

指标体系改善了各个工序的标准化,采用了科学的管理、合理地开发(包括行为研究、统计分析等)对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了定量,并将其作为指标和标准指标的确定依据。而“标准量”则是指定额者必须严格按照定额中的有关指标来确定产品的数量,从而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在企业实行工资限额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的经营效益是由职工的工作热情决定的,而定额业绩则是反映职工自身的价值与劳动成效的重要指标。因而,人处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和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 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 李辉.现代商业,2022(32)

[2] 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价值运用[J]. 佟彤.企业管理,2022(03)

[3] 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压力形成的原因及自我调适[J]. 何延召.企业观察家,2021(08)

[4] 建设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管理教育体系[J]. Party School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中国领导科学,2022(03)

[5] 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 王小力.全国流通经济,2022(18)

[6] 工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J]. 张喜亮.工友,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