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浅析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

刘,宁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摘要:国有资产就是指属于国家的全部资产以及相应的资产权力,而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而言,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产权管理,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则是整个产权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内容,这也是落实国有资源管理的要点。就实际来看,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不过,在这一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

引言: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产权登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国有资产产权的有效登记,能够对企业国有资产信息予以掌握,这样也能够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规划以及合理利用。但是,在具体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影响因素,导致该项工作产生不少纰漏,使得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所以,相关部门要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规范也要进行完善,注意维护国有资产使用者的合法权利,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增强管理工作质量。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重要意义

对于产权登记这一工作而言,其能够促使企业的产权关系更加明确,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法人以及管理者的产权意识。现阶段,部分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对于产权登记工作缺乏全面且正确的认知,也因此,对该工作的重视度相对比较低,部分人认为这些资产都属于国家,做不做产权登记都可以。而少数企业却想对国有资产进行长时间的占有以及使用,这样就容易产生国企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错误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产权主体界定不够明确,那么就导致企业的权责利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导致国有企业产权被非法侵占。若是能够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落实到位,就会使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够对有关权力、义务进行明确规定,这在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防止资产被非法侵占多方面能够产生重要作用[1]

另外,产权登记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效果。就实际来看,国有产权登记这一工作,能够满足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也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促使企业产权关系变得更加清晰,这也能够实现对国有资产数量及质量等信息的详细掌握。具体来说,落实产权登记,有助于集团总部明确下级企业的具体产权分布情况,同时也能够掌控具体的人力资源、财产资源状况。而且集团公司也能够根据不同产业的资本分布状况,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比如,兼并重组、业务整合等,停止不良的投资业务,实现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中的问题分析

不少企业自身都缺乏较高的产权意识,对于产权的概念也没有正确理解,也因此,并不重视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这一工作。具体来说,国有产权登记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及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国有企业需要落实的重要改革工作。在日常的企业管理工作中,产权登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当下所使用的产权登记管理系统,也只是对企业的一些基础信息予以记录,比如,企业名称、企业股东等等,对于企业的具体资本、出资人、资产等多项重要信息并没有提出强制要求,而企业的盈利、负债等情况信息更是没有。由于这种单一的产权登记模式,导致企业本身的资产状况很难得到充分的展现,产权管理工作的实际功能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2]

其二,在开展产权登记工作时,只是简单的登记资金信息,对具体的资产物品没有联系,对于企业内部的具体资产变动信息也缺乏一定的约束。

其三,相关企业内部的财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与相应的产权登记系统连接在一起,也没有实现信息共享,而且两种软件系统之间无法兼容,这就会导致产权登记中出现的财务数据信息难以发挥出实际工作价值。

三、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的要点分析

(一)完善产权登记管理制度

若想针对国有资产,做好相应的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发挥出其实际效用,实现对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就需要根据产权登记的有关政策,并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对原本的产权登记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完善。首先要明确产权登记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及工作内容,并且要建立问责机制,定期对产权登记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若是发现问题,则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也有助于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保障产权登记工作质量。另外,相关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并将子公司的具体产权管理落实、管理制度的执行等多项内容,纳入到考核范围之中,将其分为绩效与领导责任两部分考核工作,同时也要设置合适的考核指标,结合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以此提高国有企业的产权登记管理意识,使得该工作能够有效落实[3]

(二)优化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流程

对于产权管理工作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并且会涉及到企业管理、经营投资、财务资金等多个方面,若想提高产权登记管理效率,则可以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要将产权登记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进行有效连接,注意软件系统的兼容性,这样也能够将多个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也能够提高各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所以,相关企业在建立产权管理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尤其是财务信息系统兼容的可能性,还要结合产权登记的具体内容,设立多个模块,对于国有资产的各项信息予以详细登记,针对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上市股信息等多个方面,设立相应的分类模块,以此形成新型的综合性的产权管理平台,该平台也会对企业机构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则要将产权登记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机结合,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要对管理部门予以统一。对于原本的产权登记流程也要进行合理优化,要削减繁琐的登记流程,可以采用线上登记的形式,提高产权登记效率,同时也要确保产权登记信息的完整性。所以,在设计线上登记平台时,需要将各项登记信息予以明确,还要提供清晰的指导,融入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形式,进一步提高产权登记质量。

(三)科学开发产权登记系统

对于产权登记系统而言,其本身是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所需的重要工具,也是获取产权数据信息的有效途径。所以,相关企业应该提高对产权登记系统的重视。现阶段,产权结构变得更加多元,若想提升产权登记的高效性,就要对原本的系统进行开发以及优化。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在产权登记系统中增加相应的财务数据分析这一功能模块,还可以与财务报表这一软件系统进行对接,这样则能够将企业财务中的重要数据以及有关指标提取出来,更有利于满足出资人的实际需求。另外,也要将将产权登记系统与工商管理、信息公示等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以便于提高产权登记核对的工作效率[4]

总结

针对国有资产开展有效的产权登记管理工作,能够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予以明确,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权、所有权等权限的界限变得更加清晰,以防出现各种矛盾,产生经济损失。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对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本登记流程及制度进行科学完善,为具体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 顾艳君. 关于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的建议[J]. 财会学习, 2019(26):2.

[2] 孔令彦. 基于产权登记探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4):2.

[3] 张静.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 2019(12):1.

[4] 吴伟. 抓住机遇 强化管理 着力推进工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J]. 中国工会财会, 2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