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海洋观测网络现状分析及建议

/ 2

广西钦州市海洋观测网络现状分析及建议

莫德财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 北海 536000

摘  要:海洋观测是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基础,作为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预警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环境、加强国防建设、谋求新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志。本文分析了钦州市海洋观测网络现状,并对管理中存在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字:海洋观测;观测要素;质量控制;对策

前言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总面积10895 平方千米。全市大陆海岸线长562.64km2,海域管理面积约2000 km2,0~20m等深线浅海滩涂面积1442 km2,海岛294个[1]。海洋观测是人类获取海洋环境信息、分析和掌握海洋环境状况的基本手段。在海洋环境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中,海洋观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制定的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了满足广大群众了解海洋情况提供了依据。随着钦州市的广大发展,在开发临海项目,海洋观测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格外重要的。

1 海洋观测网络现状

广西钦州市现有比较规范的海洋自动观测站点有钦州站、大风江测点、茅尾海测点、三娘湾测点。其中,钦州站和大风江测点是国家海洋观测站点,茅尾海测点和三娘湾测点是地方海洋观测点。

1.1观测要素

海洋观测有海洋水文、海洋气象观测两个大类,观测要素[2]涵盖了潮位、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海浪、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能见度等。

1.2 海洋观测系统

现在运用于钦州市海洋观测的观测系统是CZY1-1型海洋站自动监测系统和SXZ2-2型水文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自动观测系统可安装在沿岸、岛屿及海上平台上,对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潮汐、波浪、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量、能见度等水文气象要素进行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符合《海洋观测规范 第2部分:海滨观测》(GB/T 14914.2-2019)的要求,数据传输符合我国海洋数据传输网的要求。该系统由气象子系统、潮位温盐子系统、波浪子系统和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四部分组成。气象子系统由气象数据采集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能见度仪、通信设备和电源组成,其中气压传感器安装在数据采集器内,其余传感器安装在气象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通过电缆连接。潮位温盐子系统由水文数据采集器、浮子升降传动机构、温盐传感器、通信设备和电源组成。温盐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温盐井内,浮子式水位计的浮子和重锤安装在验潮井内,水文数据采集器安装在验潮井上方的工作台上,温盐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通过电缆连接。波浪子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波浪浮标和声学测波仪等设备。

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源组成。计算机安装数据接收处理软件。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一般安装在海洋站值班室。气象子系统、潮位温盐子系统和波浪子系统可通过光纤、CDMA、GPRS、RS232/422/485等方式与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通信。数据接收处理子系统可通过光纤、CDMA、GPRS或VSAT等方式接入国家海洋数据传输网,实时传输海洋站的监测数据。

1.3 实时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

钦州市海洋观测实时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海洋站水文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软件,它是配合海洋站水文气象自动监测系统使用的值班软件,具有观测数据的录入、存储和显示功能,另外可以生成实时报文和月报文件。

2 观测站点运行维护

2.1数据完整性准确性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责任制度》的要求,要对自动观测项目进行校测/比对。当校测差值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在规定时间进行继续校测。若继续校测后的差值没有超出允许范围,则不必对各观测数据进行订正。若继续校测后差值的平均值仍超出允许范围,必须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正常观测,并对本次比对周期内该项目的所有数据进行订正。传感器要有备份并保证在用仪器都在检定周期中,不使用超检仪器。按质量体系文件、海滨观测规范等文件周期对在用仪器进行维护、人工对比,保证使用仪器采集的数据准确性。

2.2 系统运行维护

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严格检查并保证仪器在有效期内使用;新的海洋观测仪器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做好其性能状态的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按照相关规定对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根据《海洋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国家海洋局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责任制度》等有关规定,定期用标准比对方法对检验检测项目的仪器进行比对校正。

观测员熟悉海洋站业务,具有岗位相应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观测业务。经过培训考核,具有相应项目的上岗能力。严格执行规范和技术规定,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独立按时取准、取全第一手观测资料,按规定传输实时数据。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当地海洋水文、气象变换规律,正确使用各观测仪器并掌握其性能、结构和维护办法,对新型观测仪器要尽快掌握,对观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海洋观测工作服务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观测任务。

3 存在问题

钦州市海洋观测网建设以来,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能满足钦州海域海洋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3.1 站点分布不合理

钦州市近岸海域虽然已形成海洋观测网络,但是现有站点存在分布不合理,站点较少且功能单一[3]。为了更好地服务钦州市海洋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继续对现有观测网进行合理规划。

3.2 数据共享问题

由于钦州站和大风江测点是由原国家海洋局进行建设,三娘湾站和茅尾海站是由地方海洋部门建设,虽然搭建的平台和数据格式一样,但是由于地方海洋观测站点没有接入国家海洋数据传输网,数据共享不能较好地实现。如何加强海洋观测设施管理,确保海洋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也是海洋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4对策建议

4.1 优化站点布局,加密站点布设

    海洋观测站点的布局应科学合理,选址规划到位,选择海洋观测环境具有代表性的,优化海上或者海岛上观测站点的选址,尽量远离巷道。加密岸基站点的布设,保障有效覆盖钦州市所有管辖海域。

4.2 规范管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完善钦州市海洋观测管理规定,定期对海洋观测数据进行汇交,建立海洋数据共享机制, 搭建钦州市海洋观测数据共享平台,提高观测数据的利用率。

5 结束语

随着钦州市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资源利用不断提高,群众对海洋的关注日益增强,海洋观测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保障有效准确第获取海洋观测要素,有利于海洋管理部门实时系统掌握钦州海域的海洋水文气象基本情况,为广西钦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莫海连,魏春雷,孙燕等. 基于博弈论的广西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11):162-166.

[2] 范儒彬,黄云峰,马荣华等. 对广州市海洋自动观测站建设工作的思考[J]. 南方国土资源,2020(01):59-61.

[3] 钱茹茹. 宁波市近岸海洋观测网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上海国土资源,2022(43):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