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旅游的财务战略调整---基于新冠疫情背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3

三峡旅游的财务战略调整---基于新冠疫情背景

王明鑫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本文以企业风险管理与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地处疫情“震中”湖北省的三峡旅游为典型案例,就其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风险管理和财务战略管理进行调查研究,从旅游景点、交通运输、房租减免、物流和突发事件等五个层面分析了疫情对于旅游行业带来的风险挑战,以及公司针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和财务战略调整,并结合该公司2018-2021年的财务数据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因此,本文通过汇总整理三峡旅游的有关资料,深入挖掘,结合风险管理和财务战略的相关研究与文献,最终撰写了本案例报告。

关键词:财务战略;三峡旅游;风险管理

一、三峡旅游的经营情况

本案例重点分析疫情下三峡旅游的风险管理与应对,因此我们选取了2018-2020年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选取了2018和2019年的数据分析三峡旅游在受疫情影响之前经营状况。

2018-2019年,在国家对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与行业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公司通过围绕“企业做实、资源做优、业态做新、市场做活”的指导方略发展,通过抓住机会,道路客运和汽车营销产业经营和效益逐渐稳定,旅游与物流产业规模和效益都有所提升,呈现出了良好的企业发展态势。公司一方面坚定的依靠核心优势,提高产业盈利的能力,另一方面把握国家政策给的机遇,通过借助资本市场的工具帮助公司转型发展。各项工作发展形势良好,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经营效果提升较为明显,主要经营指标完成的都比较顺利。2019年公司实现了营业总收入2,212,866,454.01元,同比提升9.62%;利润总额1,506,23万元,同比提升14.79%;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09,46万元,同比提升17.09%。

我们根据2020年的年报的数据情况分析三峡旅游在疫情之后的经营状态。2020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9.85%,这是因为本期公司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均由于新冠疫情而遭受巨大损失。公司一方面有序推进公司业务恢复,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推动疫情后的恢复和疫情的防控;另一方面研究国内旅游市场的变化,主动策划旅游服务产业的财务战略,不断拓宽交通运输的服务产业链,继续调整并优化公司的产业结构,以便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一年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019.62万元,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1.87%;利润总额9,534.70万元,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42.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29.19万元,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58.04%。

二、三峡旅游的财务战略实施情况

我们通过分析三峡旅游的筹资、投资、运营和股利分配等活动对其财务战略进行研究,比较出公司在疫情前后进行的财务战略调整。

筹资战略调整及其分析筹集资金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起点。三峡旅游筹资战略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规划性、及时性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战略调整。

首先,我们对三峡旅游筹资战略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峡旅游信息披露的数据,计算产权比率来分析总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财务风险是否稳健。公司负债之和比所有者权益的比率直白的揭示出三峡旅游长期偿债能力,三峡旅游从2018年至2020年,举债经营的比重持续加大。虽然举债经营能运用杠杆效应在行业繁荣发展的情况下取得超额收益,但是在2020年,身在疫情之中的三峡旅游,负债比例达到近年最高。在疫情、市场下行这种突发情况下,外部融资渠道变窄,短期还债压力大,很容易造成流动性风险,影响公司经营发展。

三、投资战略分析

投资战略是从公司整体出发,以顾全大局而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公司经营。2021年公司由宜昌交运更名为三峡旅游体现出公司战略方向的转型,由交通运输业扩展到旅游产业,一方面是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产业交叉较大,交通运输业很多设施可以直接用于旅游产业,转型难度较小;另一个原因则是在国外疫情扩散,国内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三峡旅游聚焦湖北省内旅游市场,对之后的发展提供潜力。因此,我们统计了2018-2021上半年三峡旅游的投资额。2018-2019年公司投资额大幅度上升。其中,2018年旅游产业投资额为39184200元,2019年旅游产业投资额为60447515元,这是因为公司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建设,增加了公司旅游产业的占比,符合公司向旅游业转型的战略。而2020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35%,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下降43.12%,主要是因为公司2020年减少了购买理财产品,同时公司东站物流中心、宜都客运站、松滋客运站等项目投资都少于上年。2021年上半年,三峡旅游的投资额为141,821,645.25,较上年同期减少55.27%。而2020-2021年投资额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为维持日常经营减少了对外投资。2021年投资11,600,000元在旅游产业,主要目的是拓宽公司在旅游产业的业务范围,巩固公司在区域性旅游市场的地位。

四、营运战略分析

公司要想维持健康的运行需要有营运资本的支持,从广义的方面来讲,公司的营运资金是指公司可利用的流动资产的总和,较多应用于分析企业的资产流动能力和多个指标的周转率;而侠义的营运资金是在广义的营运资金基础之上再减去流动负债的总额,多数运用分析企业的债务清偿性能与财务的风险大小。所以,企业的盈利性和财务风险的大小受公司持有的营运资本的多少和管理公司水平的影响。峡旅游集团的营运资本自2018年至2020年逐年上升,从7.85亿元上升至12.2亿元。三峡旅游营运资本的上升是由于其2020年受疫情影响严重,三峡旅游预收账款从2018年的1.138亿元下降到3670万元,2020年的短期借款也相较于2018年下降了3.63亿元。因此,导致了流动负债的下降。2020年的应收款项相对之前年份增幅较大,使流动资产的金额上升,因此营运资本的增加可降低了公司财务风险。此外,通过企业年报可以看出,三峡旅游在2020年大幅增加了长期借款,减少短期借款金额,以应对疫情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财务指标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该指标的高低跟很多因素都息息相关,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研究净资产净利率的影响因素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净资产收益率这项指标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越强。2018年到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逐年递减,从这个趋势可以看出疫情带给企业的负面影响。三峡旅游在这几年获取净利润的水平逐渐在降低。通过行业数据的分析也能看出,不单单是三峡旅游,整个旅游业都呈现业绩不景气状态。

2.净利率指标分析

净利率是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三峡旅游2019年的净利率指标呈现出上涨趋势,但是旅游行业一直在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来看,三峡旅游作为一家资历尚浅的旅游业上市公司,还是有进步的。但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整个旅游行业的净利率都在下降,三峡旅游2020年的资产净利率甚至只有2019年的一半,经营效果非常不理想。

3.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这项指标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影响并不大,疫情之前,旅游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值。三峡旅游在2018和2019年时,这项指标都基本稳定,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但是三峡旅游的总资产周转率高于行业均值水平,说明三峡旅游在这方面控制得比较稳定,没有因为疫情而跌入谷底。

六、结论

在财务战略调整方面,三峡旅游面临疫情在筹资、投资、营运以及股利分配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财务战略调整具有一定成效。具体来说。筹资方面,公司减少了短期借款的比例,增加了长期借款的比例,分散了长短期债务到期的时间,降低了未来经营过程中的短期偿债风险;在投资战略方面,公司低位蓄力,减少对外投资,利用其他板块的收入来弥补亏损和拓宽公司在旅游产业的业务范围,进行旅游产业链延伸,提高了旅游服务板块在行业的竞争力,以支撑企业向旅游产业投资的财务战略。营运方面,三峡加强了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周转,从而保证公司现金流能够维持日常经营。股利分配方面,公司减少了现金股利分红,可以通过更多分配股票股利的方式,保存企业现金流,为公司日常经营提供保障,同时保证公司顺利筹资,为公司的投资战略提供资金支撑。

风险管理和财务战略调整是动态的。三峡旅游时刻密切关注经营过程中所暴露和潜在的风险,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和量化风险,其风险管理和财务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疫情背景下,短期负债的减少一方面可以减少短期债务风险,但是也应该时刻关注举债经营能力的减弱,杠杆利用率不高,过度依赖股权和内部融资风险。因此,三峡旅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时刻监督、识别风险,对于出现的风险应及时分析并采取风险应对与财务战略调整。

参考文献

[1]田芳.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中外企业家,2020(19):12.

[2]杨菀平.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财务对策分析[J].纳税,2019,13(24):102.

[3]潘忠志,任艳芳. 企业财务战略转型研究与分析[C]//.Proceedings of 2017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and Finance (BF 2017).,2017:94-97.

[4]谭智佳,张启路,朱武祥,李浩然.从金融向实体:流动性风险的微观传染机制与防范手段——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2,38(03):35-59.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2.0037.

[5]周继红.从2017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看银行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6):107-108.

[6]王满,何新宇.企业财务战略转型之路的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7(04):30-32.

[7]高文菁,陈晓琪.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2019(14):46.DOI:10.16266/j.cnki.cn11-4098/f.2019.09.030.

[8]Chen Hongyu. Research on Innovative Methods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Econ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