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探究

周聪

身份证号:51230119810319008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市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需要更上一层楼。但随着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病害,不仅影响到了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高道路桥梁建设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桥梁工程建设,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此类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时难免遇到工程病害,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病害则会严重影响投入运行时的效果,因此,桥梁工程施工时必须将地区、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要求相关施工人员结合各项参数进行优化,利用各类施工处理技术提高建设质量,使工程能够契合时代发展需求,防止前、中、后期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而引发意外风险。

1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的意义

桥梁工程病害产生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时间,为此需要从管理和施工两方面进行处理,正确看待道路桥梁工程对交通、经济方面的影响,要求全过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对施工细节进行控制,持续观测桥梁病害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工程建设时潜在的安全隐患,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细心发现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存在的病害需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勘测结果把控细节,编制出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案,在执行中进行定期检查,以此防止各类病害问题的出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终将病害问题“扼杀在摇篮”,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使通行车辆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病害类型

2.1不均匀沉降

路面不均匀沉降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施工中整体基层设计缺乏人性化和合理性,同时缺少对现场及周边施工环境的详细了解,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中一些管道的设计与安装不够合理,部分管道交叉段底部以及周边的回填夯实工作处理不到位,对于绿化带与路基路面结合处的回填压实工作未达到规范要求和设计标准。结构层施工不规范导致防水措施不能发挥全部作用,如果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敷设管道漏水,必定会造成路面下沉,同时桥涵台背回填时加筋土没有按要求施工,会导致桥涵与道路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多数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规范的技术要求,加之道路长期超负荷运行超出设计运行能力,进而加剧了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1]

2.2裂缝问题

桥梁工程会大量应用混凝土,由于此类材料本身的抗拉性能很弱,如管理或施工不到位会加剧老化程度,路面及桥梁结构的抗病害能力大幅度下降。裂缝是桥梁结构主要病害问题之一,可以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其中,结构性裂缝主要因荷载而出现;而非结构性裂缝则是外部因素所导致,严重影响桥梁在后续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在实际执行中需要进行深度优化,预先确定施工技术、人员、设备等,并结合实际绘制图纸总结标准施工方案。

2.3钢材腐蚀,混凝土碳化

道路桥梁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钢筋和混凝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腐蚀、锈化等情况,当腐蚀情况出现时就会影响到钢材,使得钢材出现膨胀,如果将这些材料继续用以道路桥梁的修建,钢材膨胀之后受力面积增大,相应的会承载更多的压力,压力超过钢材自身的负荷能力后就会出现断裂等情况,最终产生路面开裂或断裂,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影响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另外,混凝土如果没有保存好则会产生碳化现象,混凝土碳化后会产生气泡,导致未被排出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渗透到钢筋内,导致钢筋出现锈蚀,影响钢筋结构的稳固性[2]

3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3.1裂缝修补

裂缝修补技术是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裂缝修补不仅能快速减轻裂缝加剧的现象,同时也能有效延长整体工程的使用寿命。裂缝修补技术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操作,如涂抹、灌浆、填充、表面修补等,施工人员需要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裂缝问题。当出现小裂缝时,可通过丙酮或酒精和环氧树脂灌缝的方式进行修补整合,首先,对裂缝进行清洁。其次,利用丙酮或酒精进行环氧树脂浆的涂灌,在填补过程中要注意填补的时间和厚度,一般5min/次,最终厚度达到1mm即可。最后,一些过度使用而出现裂缝的道路表面的维修只能用于保养,一旦工程施工的路面裂缝变宽的同时裂缝本身也会加深,因此,需要通过填充或表面修复的方式进行维护,有效且合理地解决工程施工问题,确保施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3.2钢筋锈蚀处理

钢筋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钢筋锈蚀情况的发生,上述工程预先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来挑选合适的钢材属性,最终选择了抗腐蚀性强的钢材。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应用了防水和抗氧化材料,并在外部增添了固定防护层,以此保护混凝土内部钢筋结构。对于桥梁表面的钢筋结构,需要做好日常养护工作,注意定期对外部钢筋的质量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更换、修复等,以此防止问题不断扩大形成恶性循环。

3.3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

大型车辆行驶太过频繁或重力过大时就会对路面造成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对于此问题的出现,可以通过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对不均匀沉降进行加固或修复处理。首先是混凝土材料的纯度以及跟钢筋的混合比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达到固定道路桥梁结构的作用,尤其是钢筋和混凝土的贴合、衔接位置、拐角区域,要加固对钢筋的涂抹,保证混凝土和钢筋的稳固贴合。其次是在施工环节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温度,众所周知混凝土凝固之后硬度高,调整难度大,因此在作业时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在混凝土表面,同时也要避免温度过低形成凝固。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就是浇筑的工序了,浇筑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振捣,并且在分层的浇筑时要振捣均匀,消除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缝隙,保证两者的完整贴合[3]

3.4优化钢筋材料的选择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钢筋腐蚀问题也很普遍。当钢筋生锈时,整体压缩性和强度会降低,改变桥梁的承载能力,严重影响道路和桥梁的正常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在材料选择上多下功夫,优化钢筋材料的选择,选择一些防锈性能较高的材料,同时也应不断地优化防锈施工技术。施工企业在选择完钢筋材料后应涂刷涂层,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掌握全新的施工技术,保证后期工作更加完整地落实,如通过学习电化学保护方式增强钢筋整体抗腐蚀性。对于已经生锈的公路桥梁进行严格地防控和保护,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通病一般以预防为主,一旦发展成为影响质量的通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成本和时间去修复,还往往不能达到原有的承载能力,并影响桥梁的美观情况。所以除了针对每种质量通病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还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综合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并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官超.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13-114.

[2]杨润萍,李婷峰.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91.

[3]王大鹏,杜晓龙.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门窗,2019(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