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常见羊病治疗与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论常见羊病治疗与预防措施

黄勇

盐边县惠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四川 攀枝花  617108

摘要:羊养殖产业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国内畜牧业的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羊养殖的规模逐渐拓展。受环境、饲养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羊群中疾病高发,这在损害羊健康的同时,对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羊病诱发的原因比较复杂,为了保障经济效益,需要对其进行治疗与预防,基于此,本文从常见羊病角度出发,对其治疗与预防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常见羊病;羊病治疗;羊病预防

    在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羊病发生的概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部分传染病具有流行性特征,且伴随着混合感染的现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羊病诊断的难度。从养殖实践经验得出,大部分常见羊病均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以及有效的治疗缓解,因此对常见羊病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能够降低羊病的发病率以及羊群治愈率,这对于羊养殖业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常见羊病分析

其一,传染类疾病,这类疾病是由病原体引发,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常见的传染类疾病有口蹄疫、胸膜肺炎、羊痘等等,传染类疾病在羊群中发病之后,羊可能会遭受到多种病原的侵害,且传染速度较快,轻则影响羊群的身体健康,重则会导致羊批量死亡。

其二,寄生虫类疾病,这类疾病较为常见,是羊饲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常见的羊寄生虫有蜱虫、螨虫、蛔虫、线虫等,寄生虫感染属于慢性病,在初期,其并无明显的症状,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病症往往已经比较严重。在感染寄生虫后,会直接影响到羊的营养吸收,对羊内脏等也会造成损伤。不同类型的羊病治疗方法也存在着差异,错误服药等也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因此,需要对症下药。

二、常见羊病治疗方法

不同羊病表现出的症状存在差异,一般需要从羊的姿势、体膘、羊毛、皮肤、黏膜、饮食等方面进行判断,当羊出现了异常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诊断,常见的羊病治疗方法如下:

第一,口服药物治疗,将药物溶解到水中,制作成混合的液体,然后饲养人员抬高羊的嘴巴,将药物直接喂到羊的嘴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技巧,一般情况下,饲养人员需要右手拿药物,左手的腾出两根手指伸入到羊口中,对羊的舌头进行按压,待羊张开口再给药,需要注意的是,药瓶要伸入到羊舌头的中段,从而避免给药过程中出现呛药的情况。在口服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羊表现出打呛,需要停止,等羊恢复后再继续操作,如果羊的月龄比较小,那么需要采用注射器的方式给药,或者直接将药物研磨成粉末,撒在其舌头上,保障药物能够被吞服。比如羊干瘦病,就可以采用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根据羊的体重,口服适量的钙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5天即可。

第二,注射药物治疗,采用专业的注射工具,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羊的皮肤里,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在注射药物之前,饲养人员需要对医疗工具进行清洗、消毒,采用沸水消毒的方式即可。一般注射治疗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其中皮内注射一般在羊尾或者臀部位置进行注射,当注射部位出现黄豆粒大小的凸起时,即可拔出针头;皮下注射法则是将药物注射到羊的组织表层与身体之间的位置,一般采用脖子或者臀部的软组织部位进行注射,注射器注入后,可以摆动,且无回血现象,即可注射操作;肌肉注射一般在颈部,沿着羊的皮肤径直插入,如果羊比较瘦小,则需要倾斜插入;在静脉注射中,需要将药物注射到羊的血管中,一般从羊颈部给药,通过血液的流动,将药物迅速扩散到全身。比如,在羊烂嘴病中,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羊的嘴部出现溃烂,属于口腔类疾病,就可以采用注射药物的方法,一般需要对嘴部进行处理,采用盐水清洗冰敷等,然后注射三羊开肽,直到羊恢复健康即可。

第三,灌肠药物治疗,一般在羊出现肠炎类疾病时,需要采用灌药的方式治疗,使羊保持站立的姿势,将润滑类药物涂抹在导管上,然后缓缓注入到羊的肠道中,完成药物的注射,在拔出导管时,需要按压臀部,防止注入的药物流出,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

第四,穿刺药物治疗,羊腹部比较宽,因此,也可以采用腹腔穿刺的方式进行给药,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内脏疾病或者营养类物质补充时,会采用这一治疗方法。在穿刺之外,需要对羊进行剃毛与杀菌处理,防止细菌等病原的二次感染,在清洁杀菌之后,采用专业的工具进行给药。

三、常见羊病预防措施

(一)强化羊群日常管理

    养殖场在羊养殖时,需要强化羊群的日常管理,重点从卫生、饮食两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在养殖场卫生方面,需要定期采用戊二醛、聚维酮碘等进行消毒,如地面、墙壁等均需要进行喷洒,以此保障卫生安全。春季与夏季为常见羊病的高发期,因此,消毒的周期要在3天以内。如果羊出现了病症,需要对患病羊进行隔离处理,然后采用过氧乙酸、火碱等对患病羊居住地进行消杀。当羊群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时,需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羊群的问题,然后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高温处理,避免传染性疾病在羊群中蔓延。其次,在饮食方面,需要为羊群提供通风的环境,以及优质的饲料,以此为羊群健康饮食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之外,羊群的饲养,受环境影响,羊舍内的湿度、温度等均需要进行控制,一般羊舍需向阳,为羊群提供充分的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潮湿问题引发的常见羊病。

(二)加大羊群监测力度

    养殖场需要对羊群开展日常的监测,尤其在刚引进新羊羔时,需要对其进行监测,观察其是否存在疾病,在检疫完成之后,进行群养时,需要以月为周期,对羊群开展监测工作,主要监测内容分为两项,即疾病隐患情况,以及羊羔生长情况。除此之外,需要加大对常见羊病的监测,为羊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有效预防羊病的发生。

(三)科学使用抗生药物

    在羊出现疾病时,养殖场工作人员一般会先根据自身经验对羊进行治疗,在部分感染类羊病中,需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能够有效、快速的缓解羊的病症。抗生素也需要科学的使用,其虽然对病原类菌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羊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先就医,明确羊群的病症,然后严格依据剂量等规定使用,避免出现滥用药物的现象[3]

(四)严格落实检疫工作

    羊的养殖主要以养殖场养殖为主,养殖场在购买羊时,渠道比较丰富,这就涉及了外来羊群检疫工作,只有严格落实检疫工作,细化各个检疫环节,才能够保障羊的健康。检疫工作人员自身素养的提升,也十分重要,部分检疫工作人员尚未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检疫过程中,存在懈怠的心理。所以,需要强化检疫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根据国家的规定,严格依据流程开展检疫工作,当养殖场购买外来羊群时,需要与原有羊群进行隔离,然后对外来羊群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在确定外来羊群安全性之后,再与原有羊群共同饲养。除此之外,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羊群的情况,深入了解羊的健康状况。

总结:综上所述,在羊养殖时,养殖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需要注重对常见羊病的预防,了解常见羊病的种类以及治疗方法,以此保障能够及时、准确的识别羊病。除此之外,预防是关键,可以从日常管理、常规监测、药物使用以及检疫等方面,做好预防管理工作,以此保障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姚正珍.羊病引发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22(21):115-117.

[2]高铸,田真杰,邓庆玲,邓晓宁,毛玉南,钟冰清.几种常见羊病的预防及防治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05):94-95.

[3]史德友.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