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

王赫

610522198902065010

摘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的考察是在构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行业法规的基础上,拟定了行业安全管理的结构模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道路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安全管理;运输;交通意外;系统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交通运输管理压力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运输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运输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运输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有效、准确地有效传递和处理运输信息,从而提高运输管理效率和质量,保证道路交通质量,减少交通事故。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面对日益严峻的道路安全形势,我国更加重视运输企业的运营安全。在国家倡导的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理念下,越来越多的运输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发展的红线和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不能以安全为代价。对于运输企业而言,硬件设备安全是保障其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而有针对性地投入安全生产成本是确保硬件设备有效规避风险隐患的重要内容。假设运输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不考虑车辆实际运载能力和车辆设备承载能力,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或投入不达标的前提下坚持运输车辆“轮换”,那么长时间的超载会带来危险。这也是如今国内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2.1部分行业安全管理人员红线意识不强

一些行业管理者对安全红线认识不足,安全隐患整治动力不足,对安全生产新风险、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研究,思想准备不充分。在工作中,容易造成重大问题反应仓促,处理不力。

2.2部分公司安全责任不存在

一些企业对自身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深,不踏实去做。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安全设备设施投入不足,安全措施不力,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致使部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强调效率而忽视安全。

2.3职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国内部分企业经营出现阶段性问题,导致企业安防生产经济基础薄弱,风险较大。

3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措施

3.1驾驶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文明驾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车辆上与之竞争,但道路事故的发生频率要高得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司机素质普遍较高,即使路口无人看管,也能相互让行,文明行驶;他们也可以在不争吵或抢夺的情况下给行人让路。另一方面,我国很多驾车者在路口拒绝互相让路,能跟就跟着行人,或者紧紧跟在行人后面。据国家交警部门研究分析,违章违规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对司机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凡是违反规章制度的,都要严肃处理。

3.2安全管理员应有责任

各级保卫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把工作当成人民群众的托付和责任。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如履薄冰,全力以赴落实安全教育制度。此外,我们还要不断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刻检验安全教育成果。提高安全教育实效,鼓励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3.3完善行业机制,严格责任追究

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安全评价体系,制定行业安全监督评价制度和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制度。交通运输部门依法依规确定本部门权责清单,履行勤勉尽责责任,追究失职责任;制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外部服务机构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安全是我们所做一切的首要基础,我们将责任扛在肩上。安全生产管理将规范他们的行为,改变不良习惯。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负责现场监督检查要严于管理,防患于未然。

4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4.1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在运输管理中,车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车辆收费。在传统的车辆收费中,经常会出现车费丢失,影响车辆通行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车辆税的征收。建立车辆充电系统,主要涉及车辆识别、车辆监控、车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车辆充电的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化,提高车辆服务水平;(2)车辆导航,信息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交通管理的车辆导航中,主要包括道路提取、车辆检测和控制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准确识别车道边缘,因此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避免车辆交叉,保证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安全。量化车距,使车辆在安全范围内行驶;(3)车辆规划,信息技术应通过相互通信整合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和处理,为车辆规划提供有效信息。

4.2在智能监控中的应用

运输管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监管。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形势日趋复杂,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交通问题。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公路网的建设速度难以满足机动车的运输需求,使城市交通拥堵更加严重。同时,在交通管理中,交通违法行为难以有效查处,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监管。例如,红绿灯在路口起着重要的交通控制作用,取代传统的人工指挥方式,实现行人和车辆通行方向和车流的自动控制。同时,针对车辆在换红绿灯时不及时刹车或闯黄灯的现象,还可以设置具有倒计时功能的红绿灯,交通部门还在不断改进中对各路口的信号控制系统和信号灯系统进行网络化管理,根据各路段车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信号灯的变化,合理控制红绿灯变化的频率,尽量减少车辆闯红灯的次数,使车辆行驶更顺畅。信息技术的作用还体现在对违法行为的监测上。摄像头放置在车流相对密集的道路和路口。通过监控系统的信息反馈,可以及时控制交通流量和疏散。此外,新的图像采集和识别设备的使用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为检测和处罚车辆违章行为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运输安全事关全国人民利益,事关企业利益。驾驶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要牢记职责,做好安全工作。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断优化和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我国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使之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参考文献

[1]肖儒贵.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4(12):78-79.

[2]孔铭铭.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利用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4(12):49+48.

[3]田冬青.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4(3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