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防水技术在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现制防水技术在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

赵长勇

滨州市城镇化服务中心 

摘要:现制防水层由若干层防水涂层和增强胎体组成,兼具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优势,规避两者不足。不仅能在规整结构防水,还可在异型结构、多构件结合等难施工的部位防水,实现大面防水层满粘密封无接缝,大面、细部能连续。克服传统防水卷材接边多易漏水、难以满粘易窜水、阴阳角不易施工的缺点,且无传统防水涂料不耐疲劳开裂、厚薄不均、立面刷涂易流淌的缺陷。

关键词:防水技术;混凝土

1 传统卷材防水层渗漏原因

1.1 防水卷材搭接边部位防水能力薄弱

防水卷材在其纵向方向设计有2条搭接边,施工过程中进行幅与幅之间的重叠搭接处理,使防水卷材相互搭接形成整体的防水层。

在传统防水层制作模式下,1万m2的防水工程大约有10km的接边长度。卷材与卷材的搭接边是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如高聚物(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容易产生漏焊或焊不透;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边受水汽粉尘污染粘结不紧密等,均因粘结不彻底、不牢靠,在应用过程中一旦松脱,水会从搭接边处渗漏。另外,特别是厚型的防水卷材其硬度较大,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翘边现象,故防水卷材搭接边处的密封处理难度极高。当防水工程量大时,面对几十上百公里的搭接缝,每一个搭接缝都可能是渗漏点,在施工中一旦工艺处理不到位,就可能在后期引发渗漏。

1.2 防水卷材与混凝土基面粘结不牢

传统防水卷材与混凝土基面通过物理粘结(热熔粘、胶水粘、压敏自粘),无法粘结密封。且防水卷材本身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尤其厚度较大的卷材,机械强度高,伏贴性差;现场施工时容易在阴阳角、异型结构、基层不平整处形成空鼓,易受水汽溶胀、湿热循环、基层运动等因素影响,导致脱层甚至脱落,从而出现“破一点、漏一片”整个防水系统失效的现象。另外,水在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窜流,在不同的地方形成渗漏水,难以定位真正的渗漏水点。补救治标不治本,造成年年漏水年年修的困局。

2 现制防水技术

2.1 现制防水层

2.1.1 现制防水层组成

现制防水卷材由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和高分子增强抗裂胎基组成。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与混凝土、砂浆、金属、陶瓷、塑料等各种建材的干燥或潮湿界面均能有效粘结,以橡胶为功能材料,固化后的防水层具有蠕变抗开裂特性,无溶剂、冷施工,安全环保。高分子增强抗裂胎基薄而高强,抗撕裂、高憎水,与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易融合形成复合防水层,蠕变抗裂。

2.1.2 防水层现场制作

大面采用现制卷材机,节点等部分采用喷涂机施工,工人操控卷材机或喷涂机施工,防水卷材的制作与卷材防水层的铺贴在工地现场同步完成,因为是现场制作防水卷材,卷材胶料的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防水卷材之间搭接的地方与胶料最终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防水层。

施工时,先在混凝土基层刷涂或者喷涂1层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然后铺贴高分子增强抗裂胎基(主体增强层),最后再刷涂或者喷涂1层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待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干固后即可形成复合防水卷材层。实现了防水卷材现场“生产”和施工同步完成的效果,解决了传统防水卷材形变能力差,因伏贴不紧密而造成空鼓、搭接边部位防水能力薄弱的难题。同时主体增强层能够保证防水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也间接保证了防水层的厚度(主体增强层本身具有厚度,且施工时为了确保主体增强层不裸露在表面,最后一层水性橡胶复合涂料须达到一定厚度)。因此,也克服了传统防水涂料应用时存在的涂层结构单一、厚度不均匀的难题,很好地保持了传统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优点,并解决两者存在的缺陷。

2.2 现制防水卷材机

现制防水卷材机是实现在工地现场生产防水层的专用装备。现制防水卷材机可在工地现场快速制作防水层,在工地现场可在大平面施工,实现两涂一布、一涂一布或单独涂料,设备具备转向和自动纠偏功能,通过遥控器控制行走和卷材输出等功能。现制防水卷材机不仅能在规整结构进行防水施工,还可在异型结构、多构件结构等难施工的部位进行施工。具有机械化、轻型化、现场化等特点和智能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2.2.1 现制防水卷材机组成

现制卷材机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胶料仓、胎基供给装置、涂敷装置、动力装置、转向装置、控厚装置及监控装置构成。

2.2.2 现制防水卷材机的性能参数

(1)涂布功能:可实现两涂一布、一涂一布或单独涂料。

(2)厚度控制范围:可实现自动精准控制防水层厚度在0.8~3.0 mm。

(3)施工效率:机车施工运行速度3~15 m/min。

(4)动力系统兼具直充、蓄电池2大功能,蓄电池续航时间约为4 h。

(5)转向功能:机车可实现原地调头、方向回正。

(6)纠偏功能:施工过程中车辆因地面或其他因素有偏移可进行遥控纠偏。

2.2.3 现制防水卷材机优势

(1)模块化设计。现制防水卷材机可以方便快捷地拆卸、安装和搬运;整机模块化拆解,使清洗更方便、维护难度低,适合在大面积防水工程中进行机械化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及现制防水卷材施工的质量水平。

(2)精确控制防水卷材层的厚度。通过智能关联设备各机构性能参数,一次性完成控制防水卷材的顶涂和底涂厚度,进而实现防水卷材的厚度精确控制,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质量。涂布摊铺速度与设备行驶速度同步。解决了传统防水涂料需要多次涂刷才能达到所需的防水层厚度、防水涂料干燥速度慢、施工效率低下、多道涂覆之间时间间隔较长容易引起涂层分层的问题。

(3)实现防水卷材现场制作。通过自动化的顶部涂料、底部涂料和涂布的同时涂铺、现场制作、现场涂铺防水卷材,实现了防水卷材现场制作与施工铺贴同步完成的技术效果,施工后的现制卷材防水层兼具传统防水材料的优点,弥补两者的不足。

(4)施工效率高。设备的施工效率达到人工的2.5~3.0倍。且设备底部设置定位纠偏装置,预防行进偏离既定的路径,使牵引胎布时不会产生褶皱,保障施工质量。现场制作、现场涂铺防水卷材与基面的贴合性强,不受基面凹凸或潮湿的限制,应用于大面施工时,搭接边处的顶涂和底涂能渗透到下层的防水卷材,与下层的卷材形成一体,实现无接缝连接,解决了预制防水卷材搭接边处褶皱及窜水问题。

3 结语

现制防水层生产模式将工厂生产改为现场生产,手工作业变为机械作业。在现场机械化作业,防水层的生产与施工同步进行,一体完成。在机械标准化施工过程中消除施工人员手工作业不稳定的影响。保证施工质量稳定、可靠。形成的防水层通过化学和物理的交联作用实现与混凝土基面的满粘效果,克服传统防水卷材存在与基面粘结不牢的问题,实现全密封防水。

防水层新生产模式在创新材料、制备工艺装备和施工方法的同时,为解决防水行业痛点提供了新思路,并将防水生产施工带入机械化、智能化时代。

参考文献

[1] 杨斌.防水施工的一次巨大变革———我国自粘卷材研发、生产与应用发展纪实[J].中国建筑防水,2009(2):3-7.

[2] 王风.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18(20):42-49.

[3] 王澜,尚华胜,章丹铭.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培养:现状、问题与发展[J].中国建筑防水,2018(4):38-41.

[4] 金林平.促进防水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J].交通与运输,2019,32(S1):239-240,243.